乐读窝

全景玛雅

乐读窝 > 外国小说 > 全景玛雅

第24页

书籍名:《全景玛雅》    作者:西尔瓦纳斯.G.莫莱

集中、最精致的哥伦布征服美洲前的建筑群,这一事件的巨变本质就不难理解。
随着普克被遗弃,紧随其后的就是奇芩伊策萨的宗教建筑上的大规模冲突。根据
对考古历史的了解,在那时蓄水池已经停止建造,可能在诸如蓄水池被破坏的此
类压力下,普克衰落了。

        在尤卡坦平原南部没有已知的后古典主义时期地点。两个主要的地点:奇芩
伊策萨和玛雅潘所在的区域因有集中的天然蓄水池而闻名,这里的蓄水池的大小
足以保证大批聚居人口的用水。奇芩伊策萨的居住模式与普克的没有明显的不同
;居民仍然保持分散居住的状态,只是为了祭奠定期朝拜宗教中心。

        然而,在玛雅潘可以看到,一个令人震惊并且有意义的变化。卡耐基研究院
的研究表明这一地区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中心,更是一个真正的城市。一堵石墙环
绕护卫着1.4  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一区域,有主要的宗教区域和2100座可以完
全确认的房屋废墟,这里的聚居程度是乌瓦夏克吞周围密度的好几倍。玛雅潘毫
无疑问地包括居住在附近的人们,然而古典主义时期玛雅从来没有这样过,宗教
仪式开始成为他们惟一集会的场合。

        然而,从玛雅人的生活模式到墨西哥的生活模式的变化不是很完全。托尔特
克城市大都是墙壁相连的房屋,只有球场和不规则的通道分隔开,但在玛雅潘,
乡村的自耕农场保留了下来,为了适合刻板的城市生活的限制,自耕农场十分像
美国小镇上退休农民的家,每个玛雅潘的房屋,或两三座住宅群,坐落在周围有
矮矮干石墙的院子里。兰达似乎描述过16世纪尤卡坦的这种住宅:

        他们在改良的土地上种上葡萄、棉花、辣椒和玉米,由于惧怕敌人,他们住
得很近,敌人把他们抓做俘虏,而由于西班牙人的侵略,使得他们分散居住在树
林中。

        带有围墙的小院一直是玛雅城镇生活的正规特点,同时也是蔬菜、水果、蜂
蜜的来源,并且也是玛雅地区的传统加强的进一步证据。

        /*  27  */第四章建筑之美(2  )

        人口中心的分类

        根据它们相比较的重要性,对玛雅宗教中心分类的基本标准:

        (1  )他们崇拜的地区;(2  )该地建筑遗迹的数量和范围;(3  )他们雕
刻的纪念碑的数量和质量。然而,即使这样明显的比较标准也导致了严厉的反对
意见和冲突的结果。一些地点由于规模数量,建筑物的装饰,显得十分突出,但
是它们鲜有已雕刻的纪念碑;另一些地方有一些相对无意义的建筑遗迹,但是却
拥有大量雕刻精湛的纪念碑。然而,我们并不知道那些地点突出是由于杰出的陶
器、雕刻、羽饰、编织;这些技术在古玛雅都十分受人尊重。

        在进一步描述一些重要的中心时,我们有必要对表9  进一步解释。在表中所
列出的地点,除了其中11个外,剩下的都有同一特点:无论它们规模大小,它们
都有一个或更多象形文字的碑铭。这些例外是在中部区域的红穆尔和北部区域的
马尼、特洪、伊扎梅尔、索图塔、塔巴斯科、丘切托克、洪彻伯、布布斯图尼克、
斯威尔图克、阿坎克哈。

        虽然表9  中只列出了四个一类地点,蒂卡尔、科潘、奇芩伊策萨另外还有两
个——中部佩滕地区的卡拉克马尔和东北部尤卡坦的科巴——也应包括在第一类
中。卡拉克马尔拥有的纪念碑比玛雅文明的其他所有城市所拥有的都多。科巴也
有着大面积建筑遗迹和大量的雕刻石柱。然而,这两个地点都归入第二类。虽然
在卡拉克马尔有着大量的纪念碑,但单个的雕刻石柱大部分都无审美价值。同样,
在科巴也有许多建筑。其中,24个雕刻石柱风格平常,无法同科潘那样的纪念碑
媲美。

        在第二类列出的19个中心,有12个位于佩滕的中心部位;其中的一个在西南
高地上;在坎佩切的中部的车尼斯区域;还有五个在尤卡坦北方。

        在谈及第四等地点时有一点必须注意:在划分此组时,无论是它们的规模、
面积,还是建筑遗迹的数量都不再考虑范围内。划分这一组仅是基于它们拥有象
形文字的碑铭,虽然每一处不超过四或五件。

        重要的玛雅地点的描述

        遗憾的是除了科潘外,大部分玛雅中心区域城市的古代名称都遗失了。当西
班牙人第一次到达这个地方,从16世纪开始这一地区已经叫做科潘。在被遗弃前
它有一段很长的历史,现在人们质疑的问题是科潘是否是它最初的名字;而其他
古典主义时期的中心,没有一个的名字早于18世纪,大部分都是近50年前现代考
古学家命名的。

        北方地区的情况稍好些。我们从《契兰。巴兰》里得知半打城市的最初姓名
:奇芩伊策萨、乌克斯马尔、夏卡普吞、玛雅潘、伊扎梅尔、科巴、特洪(即现
在的梅里达)——但其他许多城市的古代名称早就被人遗忘了。

        蒂卡尔,玛雅文明最大的城市

        最大可能也是最古老的玛雅文明的中心即是在佩滕中北部的蒂卡尔。庙宇和
政府管辖区覆盖将近1  平方公里,但除此以外这里只有一个小型露天广场,周围
环绕着建筑遗迹,绵延有二三公里,且越向外越松散,蒂卡尔可以分为9  部分,
A—I最重要的是A建筑群,这部分建设在两个峡谷间人工水平的狭长地带。它
由一条拾级而下的石子路与东南方的G建筑群相连,通过一条长长的甬道穿过北
面的峡谷与北方的E建筑群、H建筑群相连。D建筑群和H建筑群由第三条甬路
相联。没有在图60上标明的I建筑群,位于G建筑群的东南方,由甬道与其相连。

        蒂卡尔最显著的建筑特色,即它的六座金字塔神庙,金字塔神庙是玛雅地区
最高的建筑。从地平线到神庙顶端的测量数据如下:神庙1  ,高155  英尺;神庙
2  ,高143  英尺;神庙3  ,高178  英尺;神庙4  ,高229  英尺;神庙5  ,高188
英尺。

        大量的建筑也由于它精美的木刻而受到世人的瞩目。在那些神庙里的门廊上
最初都横跨有常青树的横梁,其中的八个横梁上都刻着壮观的宗教仪式的场面。
它们中的大部分毁坏了或是转移到了国外的博物馆;最精美的横梁存放在瑞士巴
赛尔的民族学博物馆中。展现了另一根横梁的一部分;一个国王坐在宝座上,他
身后是一个美洲虎的形象。

        蒂卡尔的建筑是十分吸引人的,除了早期(317  年~593  年)的石雕外,其
他时期的石雕也不是很出众。在蒂卡尔86个已知的石碑中只有21根是有雕刻的。
可能是未雕刻的石碑最初覆盖有一层灰泥上面绘制着人物和象形文字,但是已经
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了。在蒂卡尔21个雕刻的石碑中只有五根是早期的。

        科潘

        科潘是半岛南半边第二大的中心。也是古典主义时期的科学中心。这座城市
包括一座主城和16座相互依靠的卫城。与仪式中心相距7  公里。主体结构。覆盖
了75亩土地,包括卫城和五个相连接的露天广场。由于相互连接的原因,卫城可
以看作是金字塔、庙宇、圣坛的建筑混合体。它覆盖了12英亩的土地,顶端有123
英尺高。它支撑着城中三座最精致的庙宇:庙宇26,建于756  年,阶梯上篆刻着
象形文字;庙宇11也建于756  年,是为了纪念科潘历史上重大的天文发现(日月
食时间间隔准确长度的确定);庙宇22建于771  年,是为了纪念金星。

        主体结构中包括五个广场或球场:1.主广场;2.中央球场;3.有象形文字台
阶的球场及在卫城中;4.东方球场;5.西方球场。主广场有250  平方英尺,三面
都是一排排的石椅,在另一面中部建有一座金字塔,这个广场上只有九座雕刻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