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全景玛雅

乐读窝 > 外国小说 > 全景玛雅

第33页

书籍名:《全景玛雅》    作者:西尔瓦纳斯.G.莫莱

没有在哥伦布时代前的美洲使用。利用k'abal制作的器皿有着与使用拉坯
轮车制作的陶器相似的精致轮廓,在大范围征服前的玛雅陶器上具有这一特征。

        尤卡坦灰陶的准确起源地尚未可知,但多半是在车尼斯区域。在其南方的里
奥贝克地区,为数不多的可以得到的数据显示了考古地点从佩滕风格的废墟到其
南方在建筑和陶器上严格的区分。沿着这条界定线似乎存在着一道文化疆界分割
了两个政治群落及其扩张范围即从佩滕到南方,由车尼斯—里奥贝克到北方。就
像建筑风格一样,由于从属于相对较晚的时代,普克地区的陶艺可以看作是车尼
斯风格的一种变形。似乎由于普克地区相对较晚地被附近地区的人们征服,征服
时间可能仅仅是在天然蓄水池中的水泛滥之后(参见第五章)。在车尼斯的地区
发现了普克风格的建筑和陶器,反之亦然,在普克地区发现了车尼斯风格的建筑
和陶器。这里当然没有疆界,车尼斯似乎与普克与车尼斯和里奥贝克有着共同的
文化起源和广泛的文化联系,而且普克是这些区域中最后一个有人定居的地方。

        可能是9.18.0.0.0(公元790  年)后,早期的陶艺和建筑衰亡,形成期的陶
器和后古典主义时期风格的建筑统治整个的北部的尤卡坦。灰陶的传播是潜移默
化的,有证据证明至少一百年或者更长的一段时间内,车尼斯风格的灰陶与区域
性单色的陶器一起使用。这些沉积中的容器的形状和制造品的关联正在逐步揭示
出来,某个特定的容器形状都是灰陶;另一些只是单色陶器。这可能由于这一时
期在各种地域间的贸易所至,每一种都有专门固定的陶器制品和形式,在这些地
区现在大部分作为本国商品用于交换。有证据表明在普克地区有同样的专门化社
区及贸易。

        在最初几个阶段,玛雅地区的容器类型都是相当类似的。在上釉的陶器中,
有两种罐子,一种大到可以装下完整的辎重或水,而另一种只有2  到3  夸脱的容
量。半球型的盆很普通,在一些地方也发现了低沿浅盘。两种都带有厚边。碗有
两种类型并且形状比起前面的都要小,底部有裂纹的碗的容量为1  到3  夸脱,它
们的底部是近乎于扁平的,而侧面十分华丽。它们有专门的支撑物——一个环形
底边或三个支撑足。可以放一品脱到一夸脱的半圆形的碗,也有一个平底或环形
底部。表面有条纹的未上釉煮锅前面已经介绍过了,用于宗教用途的熏香炉同样
也未上釉,但它们表面装饰着条纹并且刷着白漆或灰浆。那些薄壁容器手工细致,
装饰精巧广泛用于交换,其中最普遍的是圆柱型的陶器。一些陶器表面有着微弱
的光泽,一些是桶型的。饰有闪亮的环底的薄胎半球瓷碗也是这一类型的。

        这是对陶器类型的一个汇总,可能只反映了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玛雅人似
乎将他们特有的对富有和奢华的喜好带入了他们的宗教。

        后古典主义时期

        奇芩伊策萨的后古典主义时期的陶艺帮助我们理解托尔特克人的征服。从他
们使用的材料和技术,可以看出他们是其前辈兴盛时期陶艺的直接承袭者,但是
从形状和装饰上,他们附庸并拙劣地沿袭了托尔特克从维拉克鲁斯引入的精巧的
橙色陶器。从托尔特克时期以后陶土的准备上有了变化,随后红釉的颜色有了差
异,而这种釉色仍然在尤卡坦使用。后来,一种新形式的煮壶传入这里,表示带
入外国女仆的数量;饰有小雕像香炉的传入表明了在宗教习俗上的显著变化。

        比起托尔特克人,西班牙人给尤卡坦陶艺带来的变化比较小。装饰玻璃没有
传入,同样拉坯轮车也没能代替k'abal,容器的形式也保持了惊人的一致
性,也许是在玛雅的传统生活中一个令人惊奇的细微变化的折射。从公元1350年
到1950年可能是尤卡坦的陶器历史上最保守的时期。自从托尔特克征服这一区域,
这里在美洲从最进步逐渐退化到文化的停滞。

        /*  35  */第六章艺术和工艺(1  )

        织物

        古典时期的织物无一留存,只有一些后古典主义时期的织物存留了下来。从
在恰帕斯东方的特纳姆发现的白色棉花布碎片,也许可以追述到西班牙征服前。
基于相关年代的陶器,人们猜测这块布可以追述到后古典主义时期的后期。大量
小张已碳化的布块在奇芩伊策萨的献祭井中被发现。这些布的纹理复杂,可追溯
到后古典主义时期的后期。

        它们是已发现的古玛雅纺织品惟一的标本,但是古典主义时期和后古典主义
时期雕刻见证到玛雅纺织的丰富和变化。危地马拉高地的现代玛雅人瑰丽的纺织
品艺术毫无疑问承袭于被征服前他们的祖先。东方恰帕斯的拉坎顿玛雅人依然保
持着用手摇纺织机纺织和编织的传统。这一技术在北部尤卡坦失传也仅仅是过去
一两代的事。

        古典时期的雕塑显示在那个时期棉制织物种类极其丰富和编织繁复,上面似
乎还有精致的刺绣。

        固定长度、宽度的手编棉制品在古时候作为商品用来交换,而在被征服后成
为印第安人呈献的主要贡品。

        拉坎顿人,生活条件与那些古老玛雅人十分相似,他们依然在利用与其祖先
的相同的技术,纺织棉线,编织粗糙棉布。

        纺纱和织布向来是女人的工作。她们采来棉花并把它们纺成线,使用一个一
英寸长的削尖的木棍状的纺锤,放置在陶盘的较低部的边缘。这些陶盘就是锭子
的锭盘——保存下来的古老玛雅纺织和编织工具。当纺锤在右手中快速转动时,
它们给了主轴平衡并加重它的分量,而这时主轴的较低的边缘放置在葫芦瓢状物
或地面上。未纺的棉花握在左手中或搁置在肩膀上。

        玛雅织布机与其他的美洲印第安人部落的织布机是同样的类型。一个木杆系
到每块布的歪曲的边缘,使布拉长到所需要的宽度。一根粗麻绳索纳入每根杆的
下沿,经过织布者的身后,这样她可以向后斜靠来拉紧歪曲的部分。上端的绳子
系在柱子或树上。布带可以做到8  英尺长,并且当它加长时它可以缠绕在上面的
杆上。为了尽可能保持织布机的水平状态来达到所要求的张力,织布者应背对着
柱子远远地坐着。织布机有2.5  到3  英尺宽,当要织更宽的布时需要将两块布缝
在一起。这种古老的技术在《特洛—科尔特斯古抄本》中有详细的描述,伊希切
尔——艺术的女保护神——在演示编织。

        危地马拉村镇仍然由他们所编织的不同类型布以及他们的传统图案来标志。
尽管自从被征服后羊毛引入这里,但大多数本国衣服仍然是用手工织布机织成的
棉布制成。现在丝绸通常在刺绣中使用,但是在更早时刺绣则是使用染色的棉线
和羽毛。没有绝对相同的图案,但是每个村镇在传统模式上都有普遍的一致性。

        危地马拉的印第安人在使用他们的图案颜色的象征意义上仍然与古代玛雅有
着一定的联系。黑色代表武器,因为它是黑曜石的颜色;黄色象征食物因为它是
玉米颜色;红色代表鲜血;而蓝色代表祭祀;皇家的颜色是绿色因为那是绿咬鹃
(克扎尔鸟)的颜色,它的羽毛为统治者珍藏。

        在织物的染色上,多为先染线再编织而不是织物完成后再染色。尽管苯胺染
料现在已经代替有机染料和矿物质染料,但还有一些仍然在使用。在本国染料中
深得好评的是一种深紫色——从太平洋沿岸发现的一种软体动物体内提取的,这
种软体动物是可以提取著名的“泰尔港的皇家紫色”的地中海所产的软体动物的
亲戚。

        在尤卡坦,现代玛雅人使用的刺绣类型是十字绣法。更早期的图案是像那些
仍然在中部昆塔纳罗州使用的几何图形,但是几何图案现在大部分被花状图案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