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乐读窝 > 传记回忆 >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第33页

书籍名:《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作者:罗杰·洛文斯坦

          事实上,这些投资者们开始有点崇拜巴菲特了。罗克珊·伯兰特,经纪    
商亨利的妻子,在她女儿的《儿童手册》上“三个现代最伟大的人物”一栏    
下面写道:施韦策,爱因斯坦,还有沃伦·巴菲特,他是一个除了百事可乐    
其他什么都不喝的毫无架子的天才,他能一年又一年地把华尔街上的对手打    
得落花流水。    
          巴菲特谦虚地鼓励说只有很自信很成功的人士才能做好。那些自嘲的连    
珠妙语以及预测自己成败的谦虚话语,只能更加增长投资者们对他的敬畏。    
这种崇拜之情无疑让他感到高兴,但它也使得他急躁起来。随着一次次成功    
的飞跃,代表期望的横竿越来越高;星星越是明亮,它燃尽之后的阴影越是    
黑暗。巴菲特一直都认为这种赢利水平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在华尔街这种    
地方,没有谁能做到永远。        
-----------------------  Page  68-----------------------      
                                                                          6买空卖空        
                                                        我在目前的条件下迈出了自己的步伐。    
                                                                                                沃伦·巴菲特,给合伙人的信,1967年10月    
              格雷厄姆这辈人退休了,随之带走了对大萧条时期残酷的记忆。华尔街    
    觉察到年轻一代人的崛起,他们中的许多人在1929年时尚未出世,同时也对    
    上一辈人无穷无尽的回忆十分厌倦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大崩溃之前的狂    
    乱岁月没有任何记忆。对他们而言,投机是无可厚非的。60年代牛气冲天的    
    股市对于他们就像初恋一样充满新鲜感,甚至连他们交易的股票都是新的—    
    —电子发行,庞大的集团,小的成长股票。所有这些都要求一种忠诚,似乎    
    此时,只要忠诚就足够了,股票在纷纷上涨。    
              当巴菲特的基金规模还很小时,这些对他丝毫没有什么干扰,但当他的    
    资本扩大后,巴菲特却逐渐不安起来。拥有更多的现金可进行投资而可做的    
    交易越来越少这两方面的矛盾使他陷入了困境。他对自己必须在压力下想出    
    新点子以至于逐渐把弦绷得太紧的局面牢骚满腹。的确,他在60年代晚期写    
    的信读起来就是一部岁月颠倒的编年史。在华尔街变得更加兴高采烈时,巴    
    菲特却更加狐疑了。    
              在1966年初,他迈出了决定命运的一步,关闭合伙人的企业,并将它变    
                                  ①    
    成了新的账户  :        
                  只有唯一的方法能使这一举措发挥效用,那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它。并且我也提醒    
                苏茜,如果我们有了更多的孩子,那还得靠她为他们找到一些其他的合伙人。        
              在巴菲特关闭他的阀门的同时,华尔街却开始洪水泛滥,越南战争推动    
    股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当年青人都在街道上列队行进时,他们的父母,    
    则看到了战争带来的扩张的影响,纷纷在证交所排起了长队。共同基金如雨    
    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首次突破了1000点大关。它曾    
    在另外三次又达到了心理大关,但每次都在这个充满魔力的数字下收盘了。    
    然而,到了1966年春天,市场跌入了令人目眩的深渊之中(新投入的资金都    
    陷入恐慌之中),于是投资者们逐渐把注意力放在短期投资上。    
              巴菲特的某些合伙人打电话给他,提醒他市场走势还会更高。对于这些    
    电话,巴菲特都一一驳回了,他提出了两个问题:    
              ①如果他们在2月份就知道5月份道·琼斯指数将达到865点,那为什    
    么他们当时不让我进入市场呢?    
              ②如果他们不知道2月份以后的3个月中将会发生什么事情,那他们怎    
    么会知道5月份的情形呢?    
              毫无疑问,合伙人的这类建议只有到未来十分清楚的时候才有说服力。    
    由于某种原因,市场的评论家们往往有一个特殊的盲点,他们习惯性地假设    
    一旦当前时刻的“不确定性”被指示出来了,他们就会对直到判定为止的未    
    来一段时期有一种清晰的观点。而事实上,就算他们无法预测目前的不确定        
①  巴菲特也受到联邦证券法的制约,它规定合伙人企业只能有99  个合伙人。据他的律师丹·莫纳说,投资        
于他的人的个数远远超过了99  个人,但并没有超过99  个“合伙人上限”——他的解决办法是把一大堆投    
资者算成一个个的小实体。“这是符合法律的条文规定的”,莫纳说,“我不知道这个条文的真实意义。”        
-----------------------  Page  69-----------------------      
性,也丝毫不影响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未来前景不会有新的乌云笼罩。        
            让我再重申一遍:对我而言未来永远是不明白的。  (如果你觉得后几个月局势很明显,    
            给我们来个电话——或者,就此事而言,未来的几小时也同样如此。)        
          巴菲特尽量避免对股市进行预测,同时也绝不按人们的观点来买入或卖    
出股票。他更愿意尝试着去分析单个公司的长期商业前景,这得归咎于他对    
逻辑推理所有的偏见。一个人可以“预言”股市的趋势,就好像一个人能够    
预测当一只鸟飞离树梢时它将从哪飞走一样,但那是一种猜测而非一种分    
析。如果他以前“仅仅因为某个星象学家认为标价也许太低了”就卖出股票    
的话,他警告说,他们都会陷入困境的。    
          道·琼斯指数的确开始走低了,并且只达到700点左右。但是更广阔的    
市场却掀起了泡沫。有两次,正当巴菲特要着手买入他认为的热点股票时,    
竞争者们一把将股票抢走了。(与大多数职业人士一样,巴菲特在市场上逐    
渐积累头寸,以免在自己买入时引起价格的上升。)有一种股票的价格超出    
了他的限定范围,而另一种股票则被他人接了。但这些并没使他变得疯狂。    
          在这种局势下面,巴菲特恪守自己的秘密,有时达到了有些偏执的地步。    
他的经纪人都明白,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谈起巴菲特选择的股票,甚至连办公    
室里的人也一样。据他的一位奥马哈的桥牌密友凯·克特尔说,巴菲特甚至    
认为附近的黑石饭店通过望远镜放大技术对他位于凯威特广场的办公室施行    
了窃听。克特尔补充说,巴菲特雇佣了一家安全公司前去检查,但他们什么    
都没有发现。    
          真正的问题倒不是在于人们偷他的股票,而是由于他不能找到足够的符    
合自己标准的股票。同时也因为格雷厄姆的信徒已非常之多,在计算机的协    
助下,他们正纷纷从树上猛拽着累累硕果。    
          到了1967年初的时候,巴菲特觉得有必要提醒自己的合伙人,最近有些    
新的共同基金已经超过了他的业绩。另外,他还警告说,尽管他不分昼夜地    
拼命维持着,他灵感的源泉已经变得只有“点点滴滴”了。他的语气充满了    
不祥的预兆,如果他灵感的涌泉“完全干涸了,你们会收到我诚实而迅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