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乐读窝 > 传记回忆 >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第52页

书籍名:《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作者:罗杰·洛文斯坦

    廉·泰勒陈述理由的一封信中,巴菲特解释道:        
                H.安得森(《奥马哈世界先驱报》出版商)是我的一位好朋友。他会告诉你,我对好的    
                报纸怀有多么大的热情,我同样也热衷于证券买卖。如果能把两者结合到一起,那种诱    
                惑力是我无法抗拒的。《波士顿环球》的股票市场价值只有不到3千万美元,这简直太    
                荒谬了。        
              在市场上投资的技巧就是把钱用在刀刃上——按巴菲特的话来说就是    
      “结清支票”。由于巴菲特及时发售了债券,伯克希尔公司有了充足的资金。    
    它到处买进股票,尤其是传媒介的股票,有布思报业、多媒体公司、哈特—    
    汉克斯报业,它一直在买进。    
              这个时候,巴菲特向奥马哈的迪克·霍兰老兄提出了一个听起来十分幼    
    稚的问题:拥有一家广告机构有什么样的好处?霍兰没有多想什么,便口若    
    悬河地谈起自己当老板的感觉有多么多么好,很快地就发现了巴菲特的真正    
    意图。伯克希尔想要买下两个大机构的主要部分,国际出版集团和奥利维·马    
                                  ①    
    萨尔国际集团  。    
              巴菲特把广告业看成传媒业的一张免费票券,为什么说是免费的呢?比    
    方说,与新贝德福德的工厂所不同,广告机构不需要资本——一张桌子加上    
    几支铅笔足矣,对巴菲特说,没有资产是锦上添花的事,因为利润就可以直    
    接流进所有者腰包中了。    
              华尔街上的箴言却恰恰与此相反,只要一个机构的“资产”在晚上从电    
    梯上搬下来,这个机构就不复存在了。像GSO这样的机构,其实什么都没有,    
    只有一些英语专业的人在空喊口号,从理论上来讲,谁都可以做得到。比尔·瑞    
    恩和巴菲特一样也在买进相同的广告股票,就这一观点,他对《华尔街纪事》    
    着实恼火了一番。    
                          纪事:  (广告业)是种开放的行业,任何人在明天都能成立一个广告机构。    
                          瑞恩:我们谈论的不是指那些呆在格林威治山庄阁楼里的留着长发的艺术家。我    
                们所说的是一家遍布世界的国际出版企业,它就像可口可乐,通用以及爱克森公司这样    
                的客户,它的净收益估计能达到1亿5千万!    
              事实上,大机构都相当稳定。另外,由于华尔街上人气低落,巴菲特和    
    瑞恩在做多时,价格都在底价为3~4倍赢利率左右。    
              到1974年为止,伯克希尔公司拥有了国际出版17%的份额。执行副总    
    裁卡尔·施皮尔弗格突然意识到巴菲特有可能在考虑接管国际出版,赶忙打    
    电话给巴菲斯询问他下步的计划是什么。    
              巴菲特笑着问:“什么计划?”    
              这下施皮尔弗格真的有些担心了,巴菲特邀请他在下次飞往西海岸时在    
    奥马哈停留一段时期。“太巧了,下周我就要去加州。”施皮尔弗格撒了个    
    谎。在他的记忆中,“当时奥马哈气温大概有零下十度左右,我走路都跌跌    
    撞撞的。我没有穿高统橡皮套靴,因为我得假装自己是在加州的路上。”    
              巴菲特向施皮尔弗格说自己买进了国际出版公司纯粹是为了投资。他拉    
    长音调谈论自己的哲学:收费桥梁;本·格雷厄姆……等等,整个儿是个问        
①  巴菲特仍然在尽可能地保守秘密。但是,有规定要求所有的投资者披露5%的执有额。        
-----------------------  Page  107-----------------------      
答考试。在施皮尔弗格听起来,这些东西都过于简单了。身为麦迪逊大街的    
智者,他适合于做一名自然哲学家。实际上,他一点也不相信巴菲特说的话。    
          这并不让人觉得惊奇。尽管巴菲特在市场上有所活动,但他还是相当隐    
蔽的,他在伯克希尔公司年度报表的信都内实真实、言简意赅,丝毫没有他    
在写信给合伙人时的那种文采飞扬。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则更让人难以    
捉摸。    
          年度会议是在新贝德福德召开的,就在西伯格·斯坦顿陈旧的象牙塔里。    
会议正式开始以后,巴菲特就会让大家敞开提出各自的问题,这是一年唯一    
的一次可以问巴菲特有关投资方面的问题的机会,但是很少有人来问,曾经    
和巴菲特一起上过课的科拉德·塔夫以及塔夫的兄弟——证券专家埃德温会    
来参加,而巴菲特会花上几个小时来回答塔夫兄弟提出的问题。    
          人们对伯克希尔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兴趣,连报纸上都不标出它的股价,    
公众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买进它的股票,然后“免费搭车”(无须付费,正    
如合伙人一样),但是对它本身的兴趣几乎是零。自从1973年达到  87美元    
的价位以后,伯克希尔股票就一直在随大势暴跌。到了1974年,它的价格竟    
然只有40美元/股,据埃德温·塔夫说:        
            人们普遍都丧失了兴趣,即使那些认识沃伦的职业投资者也是如此。有人说过他想在80    
            美元的时候买进,等着看它升回去,结果沃伦宣布自己退休的消息,把这帮人都给甩了。        
          但是似乎巴菲特在头脑里已经为伯克希尔公司的未来做了一番打算,他    
还在更多地买进,甚至让证券行业的朋友们罢手,以使那些零散交易的股票    
一旦出现就可以第一个落入他手。巴菲特在奥马哈的经纪人查尔斯·海德尔    
说道:“沃伦不乐意让别人买伯克希尔的股票。”巴菲特下定决心要巩固自    
己的统治权,他让主管会计韦尔纳·麦肯齐不要对自己的公司进行投资。(直    
到1978年,巴菲特才终于告诉麦肯齐说他可以投资了。——此时已是麦肯齐    
受雇以来的第12个年头了。)    
          与此同时,巴菲特的股票一跌再跌,到1973年底,伯克希尔公司曾花费    
5200万美元的组合市值跌到只有4000万美元了。巴菲特给洛克福特银行的    
吉恩·阿贝格写信说:        
            你说银行的计划在1973年里业绩有多么糟糕,我的情况比你更惨。幸亏我做的时候已经    
            解散了合伙人企业了,这对我的合伙人来说真是件好事。        
          到了1974年,账面损失更加严重了。而用伯克希尔股票价格来衡量的净    
价值跌了一半多,然而这些事实对他的士气却没有任何打击,另一位也在凯    
威特广场工作的资金管理者斯坦·帕尔米特说:“从巴菲特的谈话中来看,    
他仿佛没意识到什么。”    
          巴菲特这种世人少有的可以把自己的感情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隔离    
开来的本事是他成功的一大原因。60年代当他有成堆的金钱时,他却满脑子    
是恶兆。而如今当他的投资组合陷入困境时,他却对此垂涎三尺。他在给伯    
克希尔公司股东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们觉得手中持有的证券具备在未来显著升值的潜能,因此我们对股票投资组合很满        
-----------------------  Page  108-----------------------      
            意。        
          他所持有证券之一的联合出版公司,在1973年内赢利率增长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