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乐读窝 > 传记回忆 >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第66页

书籍名:《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作者:罗杰·洛文斯坦

          的方方面面都理解得很透彻。        
          反正,伯恩一定会去做的,而且一旦他去做了,股票自身就会证明这是    
一笔不错的交易——也许比这还好。    
          在伯恩离开几小时以后,巴菲特起床给戈德曼·萨克斯交易所的经纪人    
  罗纳德·古特曼打了个电话,指示以2  18    的价格买进50万股,    
并说随时都准备“买它几百万股”。在《邮报》董事会会议上,晕头晕脑的    
巴菲特泄露出消息:“我刚刚投资了一家兴许会破产的企业。也许下周,所    
有的投资都会化为泡影。”但是一旦他越界了,他就绝对不会停下。伯克希    
尔很快便投资了400多万美元到GEICO的股票上。    
          伯恩后来说:“在凯家的那个晚上是一个转折点。”但GEICO还远远没    
有脱离危险。它需要的是,首先,说服管理当局给它足够的时间;第二,说    
服竞争者提供给它再保险,以此来减小GEICO发生损失的风险。    
          巴菲特为伯克希尔提供了再保险,同时还给特区的保险业督察马克西米    
利安·沃勒克打了个电话。事实上,巴菲特认为如果伯克希尔在深思熟虑后    
对GEICO投入了数百万美元,那么沃勒克也许就不该这么着急地要把它关闭    
掉。    
          与此同时,伯恩也在争取使其他承保人同意承担再保险——但仅仅以“如    
果”二字作担保是不够的,  GEICO必须筹集到新的资本。伯恩跑遍了华尔街    
上的8家公司,都一一遭到了拒绝。他极度沮丧地回到了当时还是个小公司    
的所罗门兄弟公司。    
          所罗门公司的第二把手约翰·古特弗伦德早已直言不讳地拒绝过了伯    
恩。但是有位名叫迈克尔·弗里凯尔的初级研究分析家曾约请伯恩在午饭后    
和所罗门谈一谈,由于伯恩要到楼里来,古特弗伦德便同意让他顺路拜访一    
下自己的办公室。    
          当伯恩坐定以后,古特弗伦德拿走嘴里叼着的雪茄,冲他很不高兴地冷    
笑了一下,“不知道谁会买你想兜售的这该死的再保险协议。”他说道。    
          伯恩心平气和地答说:“你对自己所说的该死的东西一无所知。”    
          他表现出来的男子汉气概给古特弗伦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伯恩送    
出门去以后,告诉所罗门的分析家弗里凯尔研究一下GEICO,然后写出一份    
推荐书。弗里凯尔的结论是GEICO可以被挽救回来,并且应该去挽救它。如    
果它恢复了元气,他说:“它对投保人会很有价值,同时对于投资者而言也    
有利可图。”听到巴菲特投资的消息后,古特弗伦德更加安心了。    
          8月份时,古特弗伦德同意办GEICO承销价值7600万美元的优先股,这    
可是惊天动地之举。其他公司都认为GEICO非常危险,因而都不愿意加入这    
个辛迪加之中。正如通常的情况一样,一旦发行失败,所罗门就会因  7600    
万的巨额资金而陷入困境之中。    
          参与这项交易的一位律师在一些细节上对银行家不厌其烦地抠来抠去,    
古特弗伦德大声说道:“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工作是你的,可钱是我的。”    
在11月份发行的前一天时,所罗门公司看样子得承担一大笔损失了。    
          在承销前不久,巴菲特告诉古特弗伦德说他愿意承购下所有股票,而且        
-----------------------  Page  136-----------------------      
由他自己来作价。伯恩希望以每股10.50美元出售,但古特弗伦德很清楚巴    
菲特的上限,坚持以9.20美元的价格出售,他不做任何让步——一分钱都不    
让,巴菲特是他的后盾。    
          最后,发行终于成功了。巴菲特买下了25%的股份,相当于伯克希尔2300    
万的投资。幸亏有了Catch—22,投资一旦做出,就不会再有风险了——追    
加的资本使GEICO脱离了危险。在伯恩眼中,此次搭救的英雄是古特弗伦德,    
是他在其他任何人都不愿意出面的时候促成了资本的投入。巴菲特对古特弗    
伦德的印象很深,很显然,古特弗伦德也是他这种类型的投资银行家。    
          短短6个月时间里,GEICO就上升到了818  美元——达到了    
原来的四倍,这只是对它潜能的一点点微弱的显示。随后的几年里,伯克希    
尔把份额翻了一倍,从而使得巴菲特成为了具有控制权的投资者。GEICO似    
乎陷入了巴菲特的模式——巴菲特对许多公司都有类似的影响。GEICO,和《华    
盛顿邮报》一样,购回自己的股票,GEICO的老板也养成了常常拜访巴菲特    
的习惯,它完全被巴氏化了。伯恩是一个很老练的行家,但是他与巴菲特的    
商业关系与凯和巴菲特的关系没有什么差别。引用伯恩的话来说:        
            我问他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对我展示各类有关财务方面有价值的方法。他从不吝惜自己    
            的时间,但永远不会——也从来没有——给过我建议。很久以前沃伦就曾想过,如果他    
            是个乐善好施的股东,他会为伯克希尔挣更多的钱。就是这个家伙使他赚了更多钱。        
          每年巴菲特都会和GEICO的主管们举行一次提问对答式的活动。他在台    
上显得从容自如,运用凯西·施藤格尔的技巧来避免过于文学化。他把问题    
的动机都当作一般化来处理,他还会继续讲一个小故事,其中常常蕴含着一    
个关于投资的训诫,他的表述风格非常简单朴素。他很随意,然而遣词造句    
优美精确,你不能不为之吸引。    
          伯恩发誓说,GEICO的人们宁可取消假期,也不愿错过这个机会。有一    
次,巴菲特说一个投资者在进入股票市场时,就仿佛拿着一张能永久保存的    
计时卡。每次他买了股票,就相当于在卡上打了个洞。当这卡上有20个洞时,    
他此生就不再做更多的投资了。非常明显,这个投资者将筛选出最棒的点。    
正在经营GEICO投资组织的卢·辛普森说,这个比喻对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    
影响。    
          实际上,巴菲特早就拿定了在GEICO“打一辈子洞”的主意,并且不遗    
余力地想让伯恩明白这一点。不论是私下里,还是在伯克希尔的公开报告里    
都是如此。在这样一个时代里,管理者们要么是被迫抬高股票价格,要么就    
是得面临着被别人接管。但是,巴菲特希望伯恩从长远角度来进行管理,并    
且一再强调自己一定不会将股票买掉。    
          当一个在《幸福》杂志排前500名的企业做出一个严肃的投标想要收购    
GEICO时,它必然面临着一场考验。伯恩曾打电话给巴菲特询问他的想法。    
巴菲特说:“这取决于你。”伯恩说:“噢!拜托——你完全可以告诉我是    
什么。”但巴菲特什么也没说,只是同意陪伯恩去参加一个在纽约沃尔多夫    
—阿斯托里亚举办的夜市交易。    
          投标者和他的银行家自然是要对这个具有控制权的股东自我介绍一番    
的。巴菲特说:“你们的谈话对象就错了,他(伯恩)才是你们该找的人。”    
伯恩把巴菲特拉到一边恳求道,“你就在我耳朵边悄悄说个价格嘛!”结果        
-----------------------  Page  137-----------------------      
巴菲特还是保持缄默。    
            “真是难以置信,”伯恩说,“我们要谈的是大约10亿美元的买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