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乐读窝 > 传记回忆 >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第78页

书籍名:《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作者:罗杰·洛文斯坦

特刚嘲笑说这样的买卖只对“服务员”有利,顾客们却要多付小费。    
        他的态度有点极端,凡是与“股东利益至上原则”相抵触的方法一概不    
采用。多数其他总裁没有这样的原则,他们甚至连想都没想过。但巴菲特的    
确很在乎。他有意组建一个意见一致的股东群,他们和他一样注意长期价值。    
如果有人因为一个与价值无关的原因买股票——比如说分股——那么他什么    
时候都会卖出。巴菲特尽量不让这样的异教徒成为他的伙伴。从中我们可以    
看出他与伯克希尔的关系有多深,它是他的王国,就像英格兰对丘吉尔的重        
-----------------------  Page  160-----------------------      
要性一样。    
          巴菲特在同一份1983年年度报告中发表了几条原则,目的之一是吸引和    
稳定他想要的投资人。表面上看这些原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提炼后人们会    
发现,其实巴菲特和芒格是承诺对投资人开诚布公并对他们的钱负责。这些    
原则的精神与19世纪的企业家奥利弗·察思的作风很像,好像巴菲特就是他    
的副本。可它与巴菲特自己的精神不一致。他的目标是找一个好行业并获益    
于它的长期发展,而不是审时度势地进入退出,或者用金融或不同方式的“分    
大饼”和“买大饼”(当然是在价格低的时候)。从讨厌变化这一角度看,    
巴菲特是很保守的。他直言道,其实他不愿借债,也不想玩抢位子的投资游    
戏,尽管这种态度会影响伯克希尔的利润。        
            不管价格多高,我们根本不想卖掉伯克希尔的好业务,也不愿发行股票和债券,只要我    
            们还能从中获得一点好处,只要我们还对老板与工人间的关系感到满意。我们希望不要    
            再在资金分配时犯选择这些行业的错误……不过,玩米兰牌不是我们的风格。        
          这段话在风平浪静时也许无人注意,可80年代的金融界不是普通时期。    
美国到处都有恶意接管、垃圾债券和杠杆收购。企业家也不再是财大气粗的    
奥利弗·察思,他们成了华尔街上的操刀人和赌棍。那时的特点就是“流动    
性”,不仅股票,就连整个公司都被转手、肢解、重组、再分配。这段时期    
的信仰也反复无常,信誉只是诱饵,动荡则是必然结果。如果察思复活,我    
们可以想象他会吓成什么样。如果他再读读他公司的报告,他会不会认为一    
切都完了呢?        
-----------------------  Page  161-----------------------      
                                                                13地毯夫人        
          巴菲特在分析商情时常问自己,假设他有足够的资金、人员和类似行业    
的经验等条件,他参与竞争有多容易。    
          1983年春天,一次这样的分析之后,他走进罗斯的牛排店对面的一家大    
商店,内布拉斯加家具世界。穿过排着多用途沙发和餐厅用具的大厅,他走    
进一个铺着地毯的房间,见到了本店的主人。一个长宽高都差不多的女人,    
正站在点缀着蓝色的混呢大地毯当中。他微微吃了一惊,停了下来。在巴菲    
特看来,这女人足有10尺高。    
          罗丝·布朗金,奥马哈人都称她B夫人,正乘着高尔夫球车在巡视。她    
顺着过道开着,一边与一个店员高谈阔论,一边精力充沛地打着手势,倒像    
个只有她年龄——89岁——一半的人。她双颊泛红、棕色的头发蓬蓬松松    
的,只有两鬓有些灰白。巴菲特想,他宁可“和灰熊搏斗”,也不愿和B夫    
人竞争——这正是他来的原因。    
          巴菲特小心地问她是否愿意把商店卖给伯克希尔·哈撒韦。    
          B夫人说:“愿意。”    
            “您要多少价?”巴菲特问。    
            “6000万。”  B夫人脱口而出。    
          他们握手成交。巴菲特拿出一张协议——这是巴菲特迄今为止最大的收    
购。B夫人不会写英文,连读都很困难,于是她在底下画了个押。几天后,    
巴菲特就给了她一张90%的支票(布朗金家族仍有一小部分股份)。她看也    
不看就把支票折起来,然后说:“巴菲特先生,我们要把所有竞争者都送入    
绞肉机。”交易就这样达成了。    
          B夫人正是巴菲特理想中的商人,她好像是从他的报告中蹦出来一样,    
巴菲特创造了她来实现自己理想的价值。B夫人坚决、果敢、有头脑,像巴    
菲特当杂货商的祖父、零售商本·罗斯纳和巴菲特家庭的其他英雄们一样。    
她的经历是让巴菲特熟悉和激动的典型的美国人的故事。就像一个霍拉肖·阿    
尔杰的剧本,再配上《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主题音乐,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1893年除夕,罗丝·戈里克出生于沙皇俄国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小村子。    
共有七个兄弟姐妹,大家挤在一个房间里,睡在稻草上。她父亲是个犹太牧    
师,可是罗丝却不是虔诚的教徒,因为她发现父亲的祈祷并不能给家里多弄    
来一张床。她常常半夜醒来看见她母亲,一个食品店主,正在火炉上烤面包。    
她不愿母亲如此辛劳,因此6岁时就在店里帮忙了。那时哥萨克人经常攻击    
犹太人,流血事件时有发生,这也是影响她性格形成的另一原因。    
          布朗金一家无力供孩子们上学,罗丝从未见过教室里面是什么模样,但    
她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里学会了读和算术。受母亲的影响,她坚信求别人是件    
可耻的事。13岁时,她靠辩才为自己在莫斯科一家布店谋了个职位。16岁时,    
这店就由她经营了,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管理着五个大男人。1914年她与伊    
萨多·布鲁明克结了婚并把他送到美国,以便日后跟着移民过去。可终于没    
能成行,大战爆发了。在1917那个绝望的冬天,欧洲遍地烽火,俄国岌岌可    
危,她登上了穿越西伯利亚的火车。在中国边界上,她被一个俄国士兵扣下    
了,她没有护照。B夫人告诉这个士兵她正为军队采购毛皮,并保证回来时    
给他带一瓶伏特加。就这样她穿过满洲里到了日本,然后设法在一艘运花生    
的船上弄了个铺位,6个星期后,她登上了西雅图。        
-----------------------  Page  162-----------------------      
          1919年她和丈夫在奥马哈定居下来。尽管身无分文,她还是把父母和兄    
弟姐妹都接过来了,一家人住在一起。伊萨多经营着一家当铺和旧服装店。    
为了多赚点贴补家用,B夫人把地下室的家具卖掉了。她不会说英语,就让    
正在上学的孩子们教她。    
          1937年当她44岁时,一共攒了500美元。于是她在法南街租了一个店    
面,就在巴菲特家杂货店往东一个街区。她起的店名叫内布拉斯加家具世界,    
期望有大发展。我们从她那时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一张坚毅的脸,黑黑的头发,    
挽着髻子,下巴结结实实的。她的经营方式就是她的座右铭:“价廉,不欺。”    
大公司认为她的卖价太低,不可能维持业务,于是拒绝供货。可B夫人是个    
精明的投机者,她会坐火车跑到芝加哥或堪萨斯城,那儿的像马歇尔·菲尔    
德这样的零售商会以比成本稍高一点的价格把余货卖给她。当她实在没有货    
时,就把自己的家具搬出来。有一次,她那已长大成人的女儿接到她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