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乐读窝 > 传记回忆 >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第111页

书籍名:《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    作者:罗杰·洛文斯坦

在巴菲特投资后的一年内,它损失了4亿5400万美元,而且大出血不是很快    
就能止住的。    
          有一次,总裁萨斯·沙菲尔德给巴菲特打电话,对投资结果表示道歉。    
            “萨斯,希望你记住,”巴菲特反驳说,“是该我给你打电话而不是你    
给我打。之所以投资不好我只能怪自己,现在只有顺其自然了。”    
          巴菲特对自己的责怪更深刻得多。他本知道航空业的动态的——竞争激    
烈,固定成本高——但他还是投资了。因此公众对错误的焦点首当其冲地落    
到了巴菲特身上。带点威尔·罗杰斯的味道,他向股东们写道:“没人逼我;    
用网球术语说,我是  ‘失误’了。”这显然是他最糟的一次投资,但具有讽    
刺意味的是,这对美国航空的其他股东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它给困难重重的    
航空公司注入了急需的资金。    
          虽然巴菲特的证券组合中有几处败笔,但它轻易地就被其他股票弥补    
了,比如说可口可乐、吉列和雷诺烟草公司大额债券,他很快就从中获得了    
约2亿美元的利润。伯克希尔的资产净值不顾巴菲特的预言继续上升;它的    
股价也迅速反弹,到8月时达到了8800美元。最好的是,他下属各公司的问    
题与他无关。他爱说他对生活“作了安排”,这样就不用干不喜欢干的事了。    
1990年夏,此话成真了。他说他最担心的就是内布拉斯加和科罗拉多即将到    
来的比赛。    
          巴菲特对所谓“白钱”交易的辩护——即公司可以因“拥有大量的、稳    
定的和感兴趣的股东而获益”——也有待验证。也许这永远不成立,但矛盾    
渐渐消失了。就连常常遇到麻烦的所罗门兄弟公司那年的纪录也很可观。        
-----------------------  Page  231-----------------------      
                                                                  21证券大王        
                  约翰·戈弗洛德把所罗门经营得非常好。    
                                                                                                                                    ——沃伦·巴菲特    
          1991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报告    
          确切地说,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原型来自一场家庭纠纷。费迪南多·所罗    
门出生于阿尔萨斯·洛林,他们一家都是当地的经纪人。19世纪末他移居纽    
约时把祖传的生意也带来了,为证券公司提供短期贷款。在新世纪的曙光下,    
他四个儿子中的三个人成了他的帮手。当时华尔街周六还只开业半天。正统    
的费迪南多要保持犹太人的安息日,但儿子们坚持要工作。慢慢地他们的矛    
盾不可调和了;终于在1910年,儿子们凑了5000美元自立门户去了。    
          他们在百老汇80号开了家商店,兄弟们每天早上一家银行接一家银行地    
跑,问谁有多余的钱,并把钱放到经纪人那里。渐渐地他们也做起了公司债    
券生意。虽然传统观念认为这是个死气沉沉的业务,所罗门兄弟很快就找到    
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委托人——美国政府。1917年,所罗门成了财政部的注册    
经销商。不久,人们就认为做所罗门的伙伴就是做“美国财政部的伙伴”。    
但公司规模多年来仍然很小,使它获得发展的主要是两个重要决定,并最后    
把巴菲特吸引了过去。    
          所罗门公司自建立伊始,它的组织就不很严密,这招致了众多议论。但    
尽管出身卑微,它的一位兄弟阿瑟·所罗门却是华尔街上为数不多的小J.P.    
摩根要征求意见的人。有一次他正在刮胡子时得知摩根想见他,阿瑟来不及    
修理两鬓,就匆匆擦去肥皂跑到了摩根办公室。为了报答这种忠诚,摩根家    
族也经常给他块骨头啃一啃——比如一点公司债券——正是所罗门喜欢的那    
种。    
          但所罗门不满足于充当第二小提琴手。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华尔街上各    
大腕纷纷“撤资”以抵制最新成立的SEC时,所罗门深入险境,在认购中取    
得了立足之地。这种大胆的行为和它的伙伴们甘冒资金风险的勇气使公司欣    
欣向荣。    
          有人认为这种“有销路”的债券正是所罗门在战前获得发展的动力。但    
它仍是个谨慎的玩家,作为债券交易商,它难免担惊受怕,但在承保和投资    
银行业上仍十分大胆活跃。    
          1958年威廉·所罗门只用高明的一步棋就对公司实行了改革。第二代的    
所罗门规定每个伙伴除了每年抽5%的利润外必须把钱留在所罗门。急于买    
房的年青伙伴们要求开个先例。黑发的比利·所罗门自信地拒绝了;因此伙    
伴们的利益交织在一起,排外的精神也出现了,且当时750万美元的公司财    
产也开始增加了。    
          所罗门公司于是用日益增多的资金来弥补公司关系不好的不足。它挤进    
了出身高贵的摩根和基德尔·皮博迪的行列从事股票交易和投资银行业。1968    
年第一个受雇于所罗门的股票推销商布鲁斯·海克特回忆说:        
            我们是最后一家开始研究的商行,最后成立的一家投资银行。这主要不是因为我们与顾    
            客很熟,而是与市场很熟。我们是赚钱机器。        
          1979年,IBM要求摩根·斯坦利放弃唯一的承保管理人的传统地位,而        
-----------------------  Page  232-----------------------      
与所罗门一起管理它的10亿美元的债务。当摩根拒绝时,IBM选择了所罗门,    
让老伙伴摩根瞠目结舌。所罗门羽翼已丰,再不用匆匆离开理发间去听摩根    
的吩咐了。它的资金当时已升到了2亿美元。    
          这一次华尔街的私人公司感觉到需要资金,开始公开出售股票了。比    
利·所罗门认为保证稳定的伙伴关系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强烈反对发行股票。    
受他重用的约翰·戈弗洛德也有同感。有一次他偶尔听到几个伙伴在谈论采    
取这种行动,戈佛洛德粗鲁地插话说:“你们几个小子再想这件事的话,我    
现在就辞职。”    
          戈弗洛德成长于斯卡斯得尔的乡下郊区,他的父亲——一家肉类公司的    
老板常与比利·所罗门一起打高尔夫球。聪明内向的戈弗洛德在奥伯林念的    
是英语专业,本打算教书的。当他从朝鲜服役归来后,比利·所罗门请他到    
城里去。这位粗壮的年轻人被交易场里的繁忙景象深深吸引住了,于是他当    
上了一名学徒。    
          他在市政债券和辛迪加中工作努力出色,34岁时终于成了公司的一名合    
伙人。他带领所罗门公司在承保业中获得了闪电般的增长,但他却永远成不    
了华尔街中的一员,越战期间,已留了大胡子的戈弗洛德在金融区领导了一    
次反战游行。    
          好像为了补偿自己的不合群,他表面上显得很无礼,甚至很粗鲁。在一    
次正式招待会上,他被介绍给新泽西州养老基金会的经理罗兰德·麦克豪德。    
由于对从特伦顿得到的生意份额不满,他突然破口大骂:“哼,他妈的有什    
么必要要和新泽西州做生意呢?”    
          同事们认为他语言粗俗是不得已的,他其实只是掩盖自己的害羞性格罢    
了。公司里的一位好友吉德尔·哈勒韦兹说:“约翰的问题是,他不想让别    
人知道他富有同情心。他离不开这个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