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30天告别单身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30天告别单身

为什么过去相爱那么简单?

书籍名:《30天告别单身》    作者:李贤娜



一、古代爱情在“父母之命”下也不乏浪漫


古人对于婚姻怀着神圣的崇拜心理,因为结婚对古人来说是人生大事。古人认为,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一)古代高端相亲会:“同年”大会

“洞房花烛”与“金榜题名”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一种长期的风俗。唐朝时,每逢朝廷举办科举考试,全国秀才们便奔赴长安。发榜那天,参加应试的秀才都挤着去看榜。凡中了进士的,便凑钱一起到当时长安城景致最好的曲江池畔,举行“同年”大会。唐代进士非常难考,报名应试者数十万人,最后录取的却不过几百人,考上的就显得特别“金贵”。

所以,在新科进士举行“同年”大会这天,城里的待嫁美女倾城出动,涌向曲江寻找意中人。如果相中了,告诉父母再找个媒人去提亲,而且大多是当即举行婚礼。王公勋贵以及一般官僚也会在新科进士中为女儿挑选如意郎君,同样是当即拜堂。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当然也不忘借赐宴新科进士之机为自己的女儿挑选驸马。不过,公主挑选的一般是进士群中的第一名——状元郎。由于众多的新科进士大多会被人选为女婿,“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也就联在一起密不可分了,而且延续了上千年。



※古代最大的“相亲节”:女儿节以诗展才艺


三月三,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也是古代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还是真正的古代情人节。这一天,藏在深闺的女子终于可以外出了,她们在河畔嬉戏、插柳赏花,如杜甫所说“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所以,这个节日又被称为“女儿节”。而男子们也分坐河渠两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以曲水流觞的方式吸引意中人。如果双方对上眼了,则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赠,笑声不断。



※古代“情人节”:元宵节玩灯下邂逅


元宵节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人约会的最佳日期。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一起赏花灯、逛花市,尽情玩耍。同时,这一天也多少带着笑语盈盈的“相亲”色彩,自有一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



※古代“夫妻节”:七夕节不是情人节


七夕节是一个在今天被当成“情人节”来过的节日,不过民俗专家认为这个节日正确来说应该称为“夫妻节”。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情人与夫妻泾渭分明,牛郎织女更像是分居两地的夫妻。

(二)古代兴“黑暗约会”:大多闪婚不闪离

古代除了特殊的可以见面的“相亲”会外,大多数人是以“黑暗约会”的形式将自己的终身大事托付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代每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子和举行完冠礼的成年男子都会迫不及待要走入婚姻。古人结婚的年龄都很早,周代曾规定男子结婚年龄是20至30岁,女子是15至20岁。到春秋时,又规定男女婚姻只许提前不许推后,孔子就是在19岁娶妻。在唐朝贞观时期,12岁就可以结婚,18岁不结婚就会受到处罚。以后虽没有明文规定结婚年龄,但大多数人早婚,女子20岁未婚就属大龄,古人的渴婚比今天还甚。

但是,由于古人的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诗经·齐风·南山》)“男女双方非媒不知名”(《礼记·曲礼下》),也就是说父母和媒人是沟通男女双方的唯一媒介,没有媒介则不能成婚,即使成了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即使再恨嫁的姑娘也没法像今天一样走上相亲节目征婚,还得耐心等待父母安排。不过,古人深信日久生情,认为感情可以在结婚之后再培养。所以,通常恋爱过程都免去,直接闪婚。如果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那就更加完美。

(三)古代大龄“剩女”典范:“丑女无敌”钟无艳嫁入豪门

尽管古代各种礼教约束着男男女女,但也有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主动追求爱情的名篇。而且,令人意外的是大多数得到社会的接纳。君子主动追求淑女的浪漫故事自是不胜枚举,而女子主动出击的案例则是一朵朵奇葩,流传千古,比如红拂女倒追李靖、卓文君倒追司马相如,再比如钟无艳倒追齐国国君。

钟无艳原名钟离春,齐国人。史书上形容她相貌极丑,丑到什么程度呢?书载她额头、双眼均下凹,上下比例失调,肚皮长大,鼻孔向上翻翘,脖子上长了一个比男人还要大的喉结,头颅硕大,又没有几根头发,皮肤黑得像漆。因为长得丑,人们干脆称她“无艳”,列为中国四大丑女之一。也是由于长得丑的缘故,钟无艳40岁了还嫁不出去,沦为大龄“剩女”。但是,她是古代的“丑女无敌”,作为才女的她志向远大,一般人她看不上。她主动跑去见齐宣王,陈述了齐国的四点危难,句句在理,说得齐宣王大为震动,诚邀她加入政坛。但是,钟无艳却提出,要嫁给齐宣王才会扶助他。齐宣王竟然同意了,还立她为王后。

在现代女追男,未必能成功。但在古代,女追男还真的是“隔层纱”。假如古代有娱记,这类事件在男权社会应该非常吸引公众眼球。古人勇敢如此,直教今人情何以堪?

(四)古代爱情归宿是婚姻:百年好合是终极追求

古代大多数婚姻由父母安排,看似平凡无奇,但也绝不缺少惊喜和浪漫。特别是古代婚礼,通常举办得既庄重得体又饱含深意。中国古代婚礼,最早称为“昏礼”,因为婚礼通常在黄昏举行。据史料《白虎通》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在文人们看来,黄昏是一天感情达到最丰满状态的时分。爱情邀约也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婚礼上一杯合卺酒更是道出了古代婚姻的内涵:结婚当天,新人都要喝合卺酒,俗称“交杯酒”。卺,是一种瓠瓜,味苦不可食,俗称苦葫芦。当天,新人父母会将自己亲手配制的香甜美酒倒入两瓣苦涩的葫芦瓢中,寓意夫妻二人从此合为一体,同甘共苦,患难与共。这杯酒承载着父母的祝福,也诠释了古人对夫妻“百年好合”的寓意。



二、父辈的爱情含蓄中燃烧着“革命激情”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婚姻变革的声势和影响远远超出此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段,形成了近代中国婚姻变革的高潮。国内学者梁景和先生指出,这一时期的人们崇尚“独身、结婚、离婚,夫死再嫁或不嫁,可以绝对自由”的婚姻自由观,具体包括自由恋爱、自由结婚、自由离婚、寡妇再嫁自由、同姓结婚自由等,这一切都体现了“五四”时期对婚姻问题的全面反省。在此之后,中国人的婚恋观随着社会几经变革,在含蓄中燃烧着“革命激情”。

(一)20世纪50年代的爱情:为了革命需要结婚

1949年开始,结婚与革命挂钩,不仅是家庭之间、个人之间的事,更重要的是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事,领结婚证需要单位证明和领导签字。1950年5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首部法律,可见婚姻在国家层面的重要性。

50年代是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是计划的,包括婚姻。组织的安排是所有婚姻的基础,如果两个年轻人互生好感,必须告诉父母,上报组织。在那个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的时代,婚礼非常简单朴素,否则就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有一个志愿兵的故事就颇具代表性。

这是在1951年,当时中南军大的女兵段奇瑁刚满19岁,她被介绍给大她10岁的志愿军38军政治部的保卫科长王凯。对于介绍,王凯回信是“同意和小段建立革命感情”,于是她便收到一份公函:“鉴于段奇瑁同志和王凯同志的关系,特调段奇瑁去朝鲜工作。”段奇瑁就这样怀着不安的心情来到朝鲜。这对未婚夫妻第一次见到对方,段奇瑁完全是一副战士对首长说话的样子,她觉得王凯就是自己的领导,而王凯也很快“下命令”说要结婚。第二天,段奇瑁就去医院作了婚前体检。然后,王凯就写了结婚申请书。认识第7天,他们办了酒席,这对革命夫妻从此携手共度人生。

(二)20世纪60年代的爱情:女不嫌男贫可以“裸婚”

60年代初,新中国处于物资匮乏的艰难时期。在食物、物资有关部门工作的职工,成为最佳择偶对象。这一时期裸婚很常见,仅有的物资多是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的粮票、烟票、糖票等。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爆发,随后是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家庭出身、职业影响了人们挑选结婚对象。总体而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打地洞,“红五类”最好找“红五类”,“黑五类”最好找“黑五类”。但是,这一时间也有一些条件优秀、长相出众的女子会嫁给综合条件远不如自己,但家庭出身好的男子,以此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

当时,许多下乡知青选择了在农村恋爱和结婚,那时的恋爱常常以“探讨革命工作,交流革命思想”的名义悄悄进行,颇具特色。而由于历次运动中,军人是最少被波及的群体,军人当时也成为民间择偶的香饽饽。在政治压倒一切的时代,结婚证上还写着毛主席语录,明确指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夫妻有互爱互敬,互相帮助、互相扶养、和睦团结、劳动生产、抚育子女,为家庭幸福和新社会建设而共同奋斗的义务。”

(三)20世纪70年代的爱情:“坐在自行车上笑”

70年代的爱情没有50年代、60年代那么凄苦和煽情,尽管也是计划经济时代,很多东西也要凭票购买,但经济条件也开始被列入考虑因素。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被称为“老三件”,是当时年轻人结婚的必备品。如果谈恋爱的时候,男士能够骑着自行车载着女士,女士巧笑倩兮,留下一路“丁零零”的车铃声,势必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今天五六十岁的人还能回忆起“当年,我骑着自行车,把老婆娶回了家”的场景,因为在70年代,大多数是新郎骑着自行车把新娘娶回家。

一位市民就曾记忆犹新地回忆道:“结婚那天,起了个大早,换上了一件崭新的中山装。按照风俗,我要独自一人把新娘从15公里之外的娘家接过来。当天早上6点钟,我就骑着老式的自行车出了门。可是,由于路途太远,1个小时之后,我还只赶了一半的路程。直到上午8点半,我累得满身大汗才赶到新娘家中,而新娘已经梳妆完毕。稍事休息,我载着新娘,又花了3个小时,才回到家中。正好赶上附近邻居都来了,一场热闹的喜筵就等着我和新娘子的到来。”

(四)20世纪80年代的爱情:爱要诚信不分职业

70年代末,“四人帮”被粉碎,改革的春雷在中国上空响动,婚恋也开放起来。1980年,新中国第一部国产爱情片《庐山恋》诞生。在影片中,女主角周筠不仅对着山谷大叫“我爱你,Motherland”,还在男主角耿桦脸上印上一吻,这个极为前卫的举动顿时轰动了全国,令时人脸红心跳。一年后,新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也出现了:“求婚人丁乃钧,男,未婚,40岁,身高1米7。曾被错划为右派,已纠正。现在四川江津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任数学教师,月薪43.5元。”几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征婚启事出现在杂志报纸上,大家的目标都一样:我要结婚。当时,登征婚启事还需要出示单位证明,征婚的和被征的都在相识之初就如报户口般亮出全部个人信息。

当年政治面貌、工作情况、兴趣爱好——尤其是文学爱好等都会登上征婚启事,不仅是党员,就连工人、农民都会自信地填上自己的职业。80年代的单身男女就这样读着征婚启事给征婚人写信,寻找与自己一样志同道合的“爱人”,并效仿文艺作品中的桥段,带上男女朋友去“情人桥”这样的地方散步,还有勇敢地穿上婚纱和西装——在婚礼上满面通红地说“我爱你”。

今天看来,过去的一切都那么简单,让为爱纠结的今人不由得感叹,怎么过去的人找个对象就这么容易!当2010年厦门一位80岁的老人终于和分别55年的少年情侣法国女人弗丽达再续前缘时,这份半个世纪的白发之约就这样感动了我们。我们为过去的爱情而沉思,也开始正视真爱的存在。我们在前人的经历中驻足体会,感觉着关于爱和婚姻的体温。通过阅读父辈的时代,你开始读懂爱和承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