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19 立冬 LIDONG

书籍名:《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作者:李志敏



立冬时节,阴气盛极,阳气潜藏。立冬意味着冬季开始,万物收藏,以避寒冷。过了立冬之后,大自然阳气开始渐长,阴气渐退。这时候,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养生应顺其自然界闭藏之规律,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为来春的生机勃发做准备。



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每年11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25度,为立冬节气。对“立冬”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寓意“建立、开始”。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说文解字》上说:“四时尽也。”如此看来,立冬不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确切地说,立冬意味着冬季开始,万物收藏,以避寒冷。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愈发拉大。北方许多地区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地区仍然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作为早已入冬的西北、华北、东北等地,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此时的大风、降温可以说是习以为常。从华北中南部到黄淮等地,立冬期间的冷空气,常常不是大风把这一带山区红叶一扫而光,就是把城里的树也吹成“光杆”,让人们有一种一下子进入冬天的感觉。若遇到势力强、速度快的冷空气,一路狂奔,使北方山口地区和南方的江湖河面风力加大,大风还会一直吹到东南沿海和台湾海峡。

而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便寒风扫过,气温也会迅速回升,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不仅气候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非常有利。这里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不过,对于深秋中的“小阳春”,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幅度就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大风过后,依然阳光照耀,气温回升较快。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已接近尾声,也进入了红叶的最佳观赏期。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但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节气养生指南


立冬,标志着冬季即将来临,对人体而言,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生活起居也要顺应这一规律,做出相应调整。

第一,适量运动不可少。冬天寒冷,人体四肢较为僵硬,锻炼前适当做些热身活动。先进行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等活动,待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老年人出外锻炼,也要注意保暖,同时,要避免晨练起得太早。因为早晨气温低,人体血压容易升高,心肌耗氧量也增加,此时晨练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溢血等意外情况。晨练时间可以适当推迟,以“见太阳才运动”为宜。而且在冬季锻炼身体时,要防止运动过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体微热为度。

第二,恬淡无求。在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因此,要保持精神安静,恬淡无求。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要多晒太阳。因为冬季天黑得早,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也是容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原因。

第三,调节好睡眠时间。在生活起居方面,冬季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早晨不宜起得太早,也不宜太迟,一般太阳升起也即阳气生发时再起床。

第四,饮食调养。立冬以后,天气逐渐转寒,为了增强人体对寒冷的抗御能力,调整饮食、增加热量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在寒冷的环境里,适当进食高热量食品,能促进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同  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避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建议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食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则主要来自粮食和薯类,谷类食物也不能减少。



小妙招:冬天来了,晒一晒你的背


进入冬天的时候,大家的工作通常会繁忙起来,精神紧张导致睡眠的质量也不好,早晨起床眼泡就会有点肿。这通常是阳气不足的表现。按道理来说,应该休养一阵,但是工作也放不下,怎么办呢?教你一个方法:晒太阳。

在冬天,寒邪最为猖狂,往往在暗地里伤人。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这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赋予光明,温养万物。没有阳气,人体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体质会越来越弱,变得越来越怕冷。人也会变得沉闷、胆怯、遇事不敢面对,有点困难就逃避,做事拖拖拉拉的,连自己都不满意。

当你发现自己有拖拉的毛病时,就要注意了,这往往说明你的阳气不足。中医圣贤教导我们在冬天要注意封藏,以养阳气。人与自然之气相通,适当晒太阳是最好的补益方式。而冬天的自然规律是阴盛阳衰,所以应多晒太阳以强壮阳气、温通经络。体内阳气足了,内心的阴霾也驱散了,心情舒畅,连病邪也赶走了。

晒太阳的时候,尤其要掌握方法,如此方能获得好的养生效果。古代养生家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不宜直接对着太阳,以免阳气过旺,所以后背最合适。即“负日之暄”。养生典籍《老老恒言》说:“背日光而坐,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

每天以背部对着阳光,然后闭上眼睛做几十个腹式呼吸,就是入冬补阳第一大法。就这样,一个立冬节气晒下来,你会发现,所有的疲劳感全部消失了,白天精力十足,晚上睡眠质量也非常好。真可谓大道至简:方法越简单,效果越神奇。



小妙招:百菜不如白菜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容易发生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这个时候,可多吃一些大白菜,能有效缓解其不良症状。

大白菜含水量丰富,高达95%。冬天天气干燥,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滋阴润燥、护肤养颜的作用。

白菜中含有的纤维素,可增强肠胃的蠕动,减少粪便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帮助消化和排泄,从而减轻肝、肾的负担,防止多种胃病的发生。

白菜本身所含热量极少,不至于引起热量储存。白菜中含钠也很少,不会使机体保存多余水分,可以减轻心脏负担。中老年人和肥胖者,多吃白菜还可以减肥。

中医认为,白菜性微寒无毒,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可用于治感冒、发烧口渴、支气管炎、咳嗽、食积、便秘、小便不利、冻疮等。

冬季如果患有冻疮,可将大白菜洗净切碎煎浓汤,每晚睡前洗冻疮患处,连洗数日,即可见效。

总之,白菜是补充营养,净化血液,疏通肠胃,预防疾病,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佳蔬良药。

不过,再好的东西都要服用得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若不然,不但不能获得好处,反而会带来问题。

比如,对于气虚胃冷的人,多吃白菜,可能引起恶心吐沫。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吃点儿生姜,暖一暖胃。

另外,民间在冬天的时候会做“白菜炖豆腐”,吃起来特别爽口,虽然美味但要注意的是两者结合容易形成结石的草酸钙。

当然,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菜维生素含量都比较丰富,要经常调换品种,合  理搭配,对健康更好。



小妙招:多吃一些菌类食品


进入冬季,新鲜的蔬菜缺乏,特别是绿叶菜减少,而冬季人们的食量明显增大,食用菌类蔬菜便成为养生的首选食品。冬天吃菌类食物既健康又能长寿。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菌类食品的养生效果。

香菇,性平味甘,具有和胃益肾、补气健脾的作用。香菇内含有能降解癌毒素的多糖成分,从而减少癌毒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被誉为“蘑菇皇后”的香菇,营养价值非常高,是冬季里食用火锅的佳品。

黑木耳,具有清肺益气、润燥、益胃、活血、滋补强身的功效,对于血痢、痔出血、便血、崩中漏下等症具有辅助治疗效果。黑木耳中含有的植物胶质,更是有益于人体的天然滋补品,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冬季里家庭烹饪中经常食用的佳品。

银耳,性平味甘,可以养阴生津、润肺化痰。冬季经常食用银耳,可以有效缓解失眠、神经衰弱、心悸、身体虚弱、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等症状。

金针菇,具有补肝、益肠胃的功效。金针菇中锌含量较高,对预防男性前列腺疾病较有帮助。金针菇还是高钾低钠食品,可防治高血压,对老年人也有益。

平菇,具有补虚、抗癌的功效,能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调节自主神经。平菇还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缓解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经络不适等症。



小妙招:双脚分一分,补一补肝肾


冬季阳气初生,火力方微,饮食养生宜顺应体内阳气潜藏,调理肝  肾。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是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代谢器官和防御器官;肾是生命之本,生命的衰退与肾有直接的关系。中年人尤其应当注意肝肾的保健,而且冬季是最适宜补肝肾的季节。

除了饮食上的保养,平时多做一些运动,也可以起到保护肝肾的作用。中医认为,强筋即可补肝,强骨即可补肾。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再简单不过的动作,是我们每天都可以轻松做到的。那就是每天双脚分一分,轻松保健补肝肾。

具体方法:坐姿,把双腿伸直,两脚分开,将脚尖回勾,用双手抓住脚趾,让身体慢慢往下压,坚持片刻后恢复自然状态。不要小看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每天做几次,就可以轻松地补益肝肾了。

这是因为大腿内侧走有肝、肾经,肝藏血,肾藏精,做两腿分开向下压的动作能够拉伸肝、肾经,补益肝肾,而且在脚底还有一横一竖两根“地筋”,一个养肝,一个养肾,肝、肾经要一起锻炼,才会协调一致,这个动作可以同时锻炼到肝肾功能,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运动。

每天利用闲暇时间做数次,几天后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养血蓄精,精血充足,仿佛加满油的汽车,一直跑下去都不会感到疲惫。每天早晨练上几分钟,精力充沛,让一天都精神饱满。晚上练几分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轻松入睡。

长时间坚持,更会明显增强肝、肾功能,起到护肝护肾的效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做这个动作时不必刻意要求身体紧贴于大腿,只要感觉腿后的大筋确有拉伸就可以了。

图18 分脚示意图

注意,不要过于用力,甚至使用蛮力,否则会使经络感到不适,适得其反。只有身体自身觉得舒适,才会起到补益的效果。



节气习俗:冬酿酒,味更醇


立冬习俗,最素朴且最具人情味儿的,当属酿酒。对此,《诗经》中记载道:“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到了宋代,在吸取前代的基础上,酿酒技艺也逐渐成熟,不仅酒的种类增多了,酒的醇香美味也日渐提高。

清代立冬节气时酿酒,顾禄在《清嘉录》中有记载:“十月间,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谓之‘冬酿酒’”。可以拿来酿酒的草药有秋露白、杜茅柴、靠壁清、竹叶清。山村田园人家自己酿的酒,味醇浓香,大多以自家的米酒搭配草药酿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