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22 冬至 DONGZHI

书籍名:《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作者:李志敏



冬至时节,正是阳气初生时分,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这个时候也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



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冬至是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表示一年进入最后的阶段,同时它也是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冬至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开始慢慢地回升。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随之慢慢变短。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习惯自“冬至”起“数九”,即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歌谣,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也表明人们的防寒意识随着冬至的到来,日渐提高。

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9天至27天称为“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我国民间历来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候就春暖花开了。

冬至这一天,虽然北半球白昼最短,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按说是最冷的时候,但这时地面在夏秋储存的热量还可以补充,并非很冷。等到真正“三九”来临,地面储存的热量已消耗殆尽时,只要冷空  气一来,温度就会骤然下降,令人感觉到天寒地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冬至后,虽然进入了“数九天气”,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琼装玉琢;黄淮地区常常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而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一片“花香鸟语,满目春光”的景致。



节气养生指南


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而夜晚最长。在古人看来,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气,而冬至这天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天。冬至一阳生,在这一天,盛到极点的阴气开始衰退,从而会有一点阳气萌生,所以这是阴阳转换的时刻,历代养生家都很重视在这个节气上的养生。从这时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第一,冬至食补有讲究。谚语说:“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冬至时节,人们食欲大增,肠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食材的功效。营养学也研究证明,冬至进补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要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同时,要注意不偏食。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要补充维生素,建议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需要注意的是,冬至不可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品,否则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

第二,运动宜动中求静。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寻求一种气定神闲的境界。八段锦、太极拳等动静结合的运动方式都是很好的选择,而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伤阳气。

第三,起居养护。冬至前后,除了保证夜间睡眠质量外,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另外,要注意防风防寒,外出时要多穿衣服。冬至节气宜在白天多晒太阳,以利阳气的生长。冬日围条暖和的围巾,就可以将感冒的概率下降一半以上,因为脖子是风寒的窗口,所以外出时千万别让冷风吹进衣领。多穿一条薄裤子,可以少穿一个厚外套,因为寒从脚底生,到冬天还穿裙子的女生很危险。睡前一定要用温水泡泡脚,驱散一天的寒。

第四,打喷嚏,驱除寒邪。人体有成熟系统的排毒机制,咳嗽、喷嚏、流眼泪等,都是排毒的形式。冬日感受风寒以后,马上用纸巾搓成小细条,去轻刺激鼻腔,往往会喷嚏不断,十几个喷嚏打下来,你会发现身体出了一层汗,这就是郁在体表的风寒邪气释放了出来。这个时候,穿暖一点,多喝温开水,往往风寒很快就好了。当然,风寒重点还是在于预防,这里有一个防风寒的小绝招:每日出门前,或洗澡前后,将颈后最高点——大椎穴搓热,养成习惯,可以防止风寒感冒,尤其是小孩子。

第五,多说正能量的话。冬日寒冷,体内阳性能量不足的话,易导致情绪相对低落,变得悲观,伤感。尤其老人、病人,更是如此。若你家里有老人、病人,不妨常回去看看吧,这有利于情志的调节。在这冰冷的冬天,一句问候的暖心话,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礼物,胜过任何的保健品。



小妙招:保护好阳气,赶走瞌睡虫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不少人在冬天特别容易犯困,哪怕是在大白天,也总想跟枕头来个亲密接触。一般来说,冬季爱犯困与阳气不足有关。冬天天气寒冷,人体阳气不足,能量不够抵御寒冷,自然想要睡觉补充能量了。怎么办呢?中医认为,从冬至开始,阳气慢慢生发,这时再从肾上加把火,阳气自然也就越来越足了,身体也就  越来越健康了。当阳气充足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感觉到犯困了。

第一,平时多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散步、跑步,这样可以让人运动后感觉到精神气爽,精力充沛。但是,如果运动后大量出汗也要注意保暖问题,以免感冒。晨练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如果天气不好,最好取消晨练。经常锻炼不仅仅能让人神清气爽,而且还能健康长寿。

第二,保证睡眠。充足的睡眠不仅可以摆脱白天嗜睡,也是养肾的好方法。传统养生讲求睡觉时一定要关好门窗,使空气不流通,而且卧室也不宜太大。为什么呢?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卧室是聚集阳气的,如果太大的话,阳气聚集的浓度相对就比较小,而且,人在睡着的时候身体表面会形成一层阳气保护层,称之为卫气,如果室内有流动的空气就很容易把这层卫气吹散了,卫气被吹散后身体自然也就会从体内再度补充到身体表面,这样就会循环往复淘干阳气。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早上起床感觉浑身没劲的原因了,因为您的阳气少了。

最后,再介绍一个快速清醒的小办法:感觉犯困的时候,先吸气,双手从两侧往上抬,交叉在脑后;然后吐气,顺时弓身低头,保持1分钟;之后再慢慢挺直身体吸气,再吐气,最后两手慢慢放下,全身放松,如此连续5次,精神就会好很多。



小妙招:夏病冬疗,贴敷腧穴显奇功


冬季,特别是从冬至开始,阴气达到鼎盛时期。中医认为,这个时候就应当借阴补阴,夏病冬疗。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冬季气温寒冷,阴气鼎盛时期,运用穴位贴敷、针灸、内服药物、冬令进补等途径来治疗或预防多发于夏季或在夏季易加重的疾病。

夏病冬疗适用于夏重冬轻的慢性疾病。夏天易加重的疾病是阴虚阳亢之病,所以应当在冬季加紧养阴。而寒冬季节,阴气最为浓重,此时最宜养阴,等到夏季到来时症状就会有所减轻。

最普遍的夏病冬疗法是贴敷。冬至是三九的开始,也是每年贴敷的日子。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三九天采用贴敷的方法保健,是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

其方法是将配方的敷贴药物磨成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从冬至那天开始,贴于人体重要腧穴上,然后用胶布固定,每次贴2~4小时,每隔9天敷贴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

贴敷可以达到健脾补肾、温阳益气、祛风散寒、通经活络等功效。贴敷主要可治疗本体阳虚、遇冬怕冷以及呼吸系统反复发作的疾病,如反复感冒、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肠炎、慢性胃炎、夜尿频多等。



小妙招:维持肠道健康,防止便秘


冬天,人们很少运动,喝水也少了,这就很容易发生便秘。长期便秘可导致大便带血、脱肛、肛裂或诱发痔疮等。而且,宿便堆积在肠道里,毒素被肠道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导致面色晦暗、皮肤粗糙、褐斑、痤疮、肥胖等。如何防止便秘呢?

首先,饮食要有规律,做到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狼吞虎咽。不吃早餐不利于形成排便反射,必须予以纠正。平时少吃辛辣刺激性的辣椒、生姜、大蒜、咖喱、芥末等调料;忌食有收敛作用的柿子、李子、山药、浓茶等。

其次,便秘与久坐的生活方式有关。锻炼身体会增加腹肌和膈肌的运动,这样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帮助大肠有效地行使功能。至少每两天要进行30~40分钟的轻快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这样不仅有益于改善便秘症状,而且有利于全身健康。

再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最少排便一次。有便意时应立即  去排便。如果经常在有便意时却不排便,会抑制引起排便所必需的神经冲动,久而久之将会导致持续的便秘。排便时间不可太长,每次排便最好不超过6分钟。排便的时候不要看书报、玩手机、听音乐等。排便不宜太用力。

如果出现了便秘,则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调理。

第一,菠萝可以防治便秘。菠萝蛋白酶能有效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增加肠胃蠕动,帮助解决消化吸收的顾虑。有便秘困扰的朋友,可以每天早晨,食用一片新鲜的菠萝。

第二,酸奶可以防治便秘。每天食用一瓶酸奶、天然新鲜酸奶酪或含双歧杆菌的制品,是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的一种好办法,有助于减轻便秘的症状。

第三,膳食纤维有软化大便,促进代谢废物排出的作用。每天用1~2汤匙的亚麻子以水冲服,或拌于麦片粥、米粥或汤里食用。

麻油拌菠菜,可以改善便秘症状。将20克菠菜放入沸水中烫约4分钟后捞出,用麻油调拌,早晚各食1次。此方法有滋补五脏、下气调中、润肠通便之功效。老人、儿童及产妇便秘者皆可食用,尤其适用于高血压、脑外伤后遗症之便秘患者。



小妙招:常吃降压菜,告别高血压


到了冬天,有高血压的朋友该如何保健呢?其实冬天是一个最好的保健时期,若能保养得法,对于高血压的改善很有帮助。

有高血压的朋友可以吃一些降压菜。如冬瓜、萝卜、胡萝卜、番茄、茄子、土豆、莲藕、洋葱、绿叶蔬菜等都是很好的降压菜,如果稍加菊花为佐料,可以调神益气降血压。

每天进行适量的家务劳动,可以显著降低血压。整理房间、做饭、洗碗、洗衣服、扫地等简单的家务活,都对降低血压有一定帮助当然,  家务劳动不宜太重。

除此之外,可以做一些强度不大的有氧锻炼。研究显示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具有多种益处。如游泳、步行、骑车等,都是有益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至于像举重、引体向上等锻炼肌肉的运动,则不适合高血压患者。

表2 各年龄段的血压比对速查表

活动之后,需要休息,这时候可以通过打坐静思来稳定自我情绪状态。科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沉思时,血管收缩压会降低6.5%;而那些做普通心理放松的人,收缩压则会增加1.6%。这说明打坐静思可以改善血压升高的状况。

打坐静思的方法很简单: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均匀呼吸。不要去关注头脑中的思绪,只关注自己的呼吸。

除了以上的调理方法之外,有高血压的人不宜喝酒,一天喝一小杯,对血压升降无大碍,但若超过此量,则会自找麻烦。

同时,血压偏高的人应该控制每日的盐分摄入,保持清淡的口味比较好。很多人总觉得口味太淡,吃不下饭,但是实际上大部分人减少盐的用量后,就会发现他们需要的盐量的确没有想象得多。



节气习俗:冬至吃饺子,耳朵冻不坏


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这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老人们称之为“安耳朵”,意为不会冻坏耳朵。现在人们吃饺子,花样已经很多了,各种馅都有。

要论哪种馅料最适合冬季进补,羊肉大葱馅无疑是上上之选。这是因为羊肉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可谓一举两得。需要提醒的是,羊肉大葱馅的水饺虽是好东西,但也不宜多食,再好的东西,如果过量食用,也会威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