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23 小寒 XIAOHAN

书籍名:《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作者:李志敏



小寒时节,处在三九隆冬的时候,到底冷不冷,关键还要看冷空气的声势大不大。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因此这个时候正是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所以这个时候要注重保养肾,男人要壮阳,女人也要壮阳。



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在1月5日至7日之间,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但是此时天气并不完全靠节气掌控,小寒冷不冷,关键还要看冷空气的声势大不大。

对于我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节气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从气候观测资料来看,小寒之后,我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节气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之所以叫小寒而不是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在黄河流域,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节气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后几天,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从字面上来看,小寒虽然还没有到最寒冷的时候,但是在以往的气象记录中,二九结束时迎来了小寒,三九恰与小寒并肩同行,四九的开头刚好赶上小寒节气的末尾。

可见,进入小寒,往往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严寒期,人们开始经历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小寒、大寒冻作一团”“街上走走,金钱丢手”等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

由于天气寒冷,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小麦、果树、瓜菜、畜禽等易遭受冻寒。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寒冷,但是气温也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至于小寒和大寒节气哪个更冷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历史资料统计表明: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情况不  尽相同,一般来说,北方大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要低于小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南方则反之。

小寒时节,也是降雪的日子。俗话说:“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说明这个时节是逐渐寒冷的日子,也是降雪的日子。如果下小雪或雨雪稀少,来年的降雨,也必将贫乏,田地将干旱开裂。



节气养生指南


小寒时节,阴冷干燥、寒意逼人,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不管是食补,还是合理锻炼以及调理起居,都可以让人们安心地度过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具体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保养。

第一,滋补优先。节气到了小寒,跟天气一样,人体也呈现“阴盛阳衰”的状况,受寒冷气候的影响,身体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人体耐受寒冷的能力和免疫功能,为此,日常饮食中,要多食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这类食物主要有羊肉、狗肉、鸡肉、糯米、韭菜、茴香、香菜、南瓜、大蒜、大枣、栗子、核桃仁、杏仁以及生姜、辣椒、胡椒、葱等。虽然强调“滋补优先”,但对常人来说,千万不要大吃特吃肥腻之物或者为了“补”而“补”,一定要有的放矢。

第二,锻炼因人而异。小寒节气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机。但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切不可盲目,即使身体强健的人,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平时生活中,要经常散步、慢跑、做操等。在天气较暖和的时候适当到室外活动,以减少感冒的发生。另外,外出时还应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第三,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每天做到早睡晚起,可以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脏腑,增强身体素质。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因  此,入睡前也别忘记泡脚。以热水洗脚,可以使血管扩张,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改善睡眠质量,特别是那些“夜猫子”,久坐到深夜的人,睡觉之前更不要省了这个步骤。

第四,补膏方。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此时,人们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膏方是由药物煎熬而成的黏稠糊状的特殊剂型,冬季服用可驱寒,特别是在小寒时节,冬令趋寒,阳气潜藏,是一年中进补佳时。在严寒冬季,膏方利于制作和保存,使得冬季食膏方进补进一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膏方期间,如遇伤风、感冒、腹泻、咳嗽加重、痰液增多变黄等症状,必须待治愈后再服用。另外,外服期间,也要忌食虾、蟹、生白萝卜以及生冷食物。



小妙招:敲打肝胆经,清理内湿热


冬天正是进补的时候,但是因为人们不明白排毒的缘故,结果补得油光满面、口干口苦、胸口发闷。身体吃不消了,才发现太阳穴的位置和手掌上的青筋暴起。很明显,体内的“毒”太多,肝胆负担太重。怎么办呢?敲打肝胆经,排出体内湿热。

正值三九寒冬,寒冷的气候最能考验一个人的体质。在这场比赛中,肝主疏泄与胆主升阳的能力是重要的考核指标。在小寒上,气血旺于胆经,正是提升肝胆气血的好时机,一定不能错过。

胆经在大腿的外侧,就是平时我们裤子外裤线的位置。每天早晨起来,双手沿着裤线的位置来回推拿。哪里痛,哪里就是毒素的淤积所在,要重点敲打和推揉那里。每天敲一敲胆经,能促进肝胆排毒,增强身体免疫力。

肝经在大腿的正内侧,也就是内裤线的位置。每天睡觉之前把双腿打开,先从左腿开始,双手相叠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  盖。反复推上几十遍就可以打通肝经、疏调肝气,使肝脏充分排毒。如此坚持早起敲胆经,晚上推拿肝经。用不了一个月,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身轻体健,工作也有精神了。

女性朋友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解决腿粗的烦恼,同时可以清除脸上的黑斑,达到美容美体的效果。在经期前后做一做,还可以调节月经。

男性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升发阳气,充沛精力,改善生活质量;而老人家可以用它来作为保健养生的日常功课。

排毒养生,一招在手,百毒不侵。除了按摩手段之外,想要保障肝胆的正常工作,当然还要注意饮食,不能暴饮暴食。同时,要注意生物钟,避免熬夜,晚上11~3点是肝胆排毒的重要时间,这个时候一定要睡觉,以免累坏了肝胆。



小妙招:小心着凉,预防感冒


天寒地冻,要注意保暖,要是不小心就着凉,则会导致发热头痛、困乏无力、打喷嚏、流清涕、食欲不振、鼻塞等感冒症状。对此,该如何应对呢?

对于感冒的预防,应以增强自身抵抗力为主。每天早晨起床洗脸时,将冷水轻轻吸入鼻腔进行清洗,既刺激了鼻腔,提高自身抵抗力,又可以清理鼻腔,打扫卫生。

鼻腔经过这样的每日一练,渐渐习惯了低温,再有冷空气入侵,也就见怪不怪,不会动不动就感冒了。

这个方法还可以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使用温热的水,加入些生理盐水或者医用酒精,用以清洗鼻子,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

泡脚也可以提高人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感冒的目的。天冷时人的四肢末端较冷,每晚用40~50℃的水泡脚15分钟。注意,不要一次倒入太烫的水,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图21 感冒是如何引起的

如果已经受寒感冒了,则在感冒初起的时候,采取连续打喷嚏的方法,驱除体内寒气。或者食用葱白发汗,具体方法是将1段葱白洗净切碎,沸水冲泡,趁热饮服,汗出即愈。当然,也可以使用生姜替代葱白。

若是感冒比较严重,有发热头痛、困乏无力、打喷嚏、流清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则可用葱白、生姜各25克,食盐5克,混合捣成糊状,用干净纱布包好,擦胸、后背、脚心、手心及腋窝、肘窝等处,擦完立即卧床,半小时后即可出汗退热。

如果着凉觉得肚子不舒服,则可以吃一点大蒜,可以帮助你改善不适症状。

当出现发热、咳嗽、嗓子疼等症状时,最好躺在床上安静地休息,同时饮用一杯新鲜的菠萝汁,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还可以降低支气管炎的发生。



小妙招:桂枝大米粥,预防风湿病


人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劳累过度,肌肤毛孔疏于防守,风寒湿邪气就会乘机侵入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从而出现关节疼痛、局部肿胀、弯曲不利、关节畸形等症状。由于冬天气候严寒,很容易让风湿病在这个时候“卷土重来”。如果不加注意,很可能会加重病情。那么,我们该怎样预防风湿病呢?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款粥品,桂枝大米粥,具体的做法是:备好桂枝10克,大米100克,葱白2根,生姜切3片。将桂枝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10分钟左右,再水煎取汁。把大米放入煎好的桂枝水中熬煮,当粥快熟的时候,把洗好的葱白和姜片放入锅中,再煮两开即可。连续食用3~5次即可。

这款粥品可以让你减少风湿的折磨。需要注意的是,粥一定要趁热吃,可别等到粥都快凉了才吃,那样效果就不太明显了。此粥之所以有效,关键在于桂枝。

桂枝性辛味甘,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对于赖在经络、肌肉、关节中不走的风寒之邪有很好的驱散作用。与生姜同用,可以温经散寒,缓和风湿病带来的疼痛。

当然,这款粥虽然对风湿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但是终究不能去其根本。要想彻底治愈风湿病,还需要医生的帮助。不过,你可以通过饮用此粥来调理自身的抵抗力,加快痊愈的脚步。

另外,患有风湿病的人要注意适当的运动。运动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保持和恢复关节功能的最有效的方法。适当运动对风湿患者非常重要。可以进行诸如体操、走路、打太极拳、跳舞、爬山等慢运动,其中尤以走路为最佳方式。冬天室外寒冷,你可以在家里多走走,  长期坚持,对风湿病人的康复是有利的。



小妙招:常在暖房里,注意暖气病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待着,把寒冷关在门外。但是整天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待着并非健康之举。因为长时间待在有暖气的屋子,很可能会有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焦躁不安、皮肤发紧、口鼻干燥、胸闷的症状,其实这些都是让暖气给热出来的“暖气病”。

冬天的时候,人的阳气是闭藏的,而如果屋子过于暖和,那么本来是内藏的阳气就会向外耗散,阳气受损了,自然也就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的情况。如果冬天的时候阳气没有藏好,而开泄于外,那么春天就容易生病。例如,有些人春天的时候容易感冒,也常常与冬天经常待在有暖气的屋子里有关。正像老百姓说的那样“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那么我们该怎样应对暖气病呢?

第一,每天早上和晚上开窗通通风。经常通通风,让身体与自然保持相同节奏,这样可以在维持屋子暖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接近天人合一,让身体的阳气趋于闭藏状态。屋子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即可。

第二,保持室内的湿度。屋子里温度高,空气太干燥,人便会出现烦躁不安、皮肤发紧等症状。这个时候,可以在屋子里经常撒一些水或者放一盆水,也可以养一些像仙人掌、吊兰、发财树等绿色植物。植物不宜太多,一个房间一两盆即可,记住经常给植物浇水。

第三,谨慎使用加湿器。很多人喜欢用加湿器来增加房间里的湿度。从中医角度来说,加湿器还是少用比较好。因为加湿器通常会导致空气中的湿度过大,过多的湿气就会被身体吸收成为内湿,从而形成痰湿,影响脾胃。

第四,多吃点润肺的食物,像百合、梨、蜂蜜等。梨子粥也很不  错。具体做法是:梨子2个,洗干净后连皮切碎,再与粳米10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用小火熬成粥,当粥浓稠时,放入适量冰糖即可食用。此粥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非常适用口鼻干燥的人。

第五,可以多喝点热汤,像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在寒冷的冬天,白菜、萝卜都是当季食物,而且白萝卜还有清火降气、消食的功效,非常适合这个时候吃。



节气习俗:腊八粥,美味易吸收


小寒时节,正是腊月,民间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而较多的说法则与佛教有关,说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腊八粥不仅是习俗和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因为腊八粥易于吸收,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这些都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对于老年人说来,腊八粥同样也是有益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