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情商(全六册)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情商(全六册)

恢复力

书籍名:《情商(全六册)》    作者:丹尼尔.戈尔曼



我在纽约的一对熟人中年得女,视为掌上明珠。而且他们家境富裕,为孩子请了好几个保姆来照顾她,为她买的玩具都可以开一个玩具商店了。

尽管这个4岁的孩子拥有宫殿般的游乐室、宽敞的花园和各种各样的玩具,但她依然显得很可怜,因为她没有一个可以一起玩耍的朋友。原因很简单,父母担心其他孩子会惹她不开心。

他们错误地以为只要孩子能够避开所有的挫折,长大后就可以幸福快乐地生活。

这种观点是对恢复力和幸福的误解,因为过度的保护实际上是一种剥夺。不惜一切保护孩子不受任何伤害的做法,阻碍了孩子对现实生活的了解,而且也剥夺了他们自己寻找快乐的机会。

专家们经过研究证实,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寻求不现实的永恒幸福要重要得多。因此父母的目标不应该是培养孩子不堪一击的“乐观”个性,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依靠自己恢复平静乐观的心情。

比如,能够“重组”某一次挫折的父母(比如告诉孩子“不要因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会教会孩子排解紧张、痛苦情绪的方法。这种干预会在孩子的大脑中逐渐灌输勇敢面对挫折、用积极的眼光看待挫折的思想。在神经层面上,孩子们得到的这些教训会植根于他们控制痛苦情绪的眶额皮层中。

如果我们在童年时期没有学会应对挫折,在情感上就会缺乏足够的准备去应对成年生活。想要学会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我们必须经历与小伙伴在操场上的摸爬滚打,这样我们长大后才能应对日常交流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大脑对社交商的控制机制决定了孩子需要体验社交活动的快乐与悲伤,而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幸福。

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当孩子不安的时候,他可以自己调节这种不良情绪。孩子是否具备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他体内压力荷尔蒙的水平得到反映。比如在刚刚进入小学的几个星期里,那些性格最开朗、社交能力最强、最讨人喜欢的孩子,其大脑中引发荷尔蒙的神经系统活动是最活跃的。这说明他们的大脑正在积极应对进入新环境、结识新朋友的挑战。

那些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融入新的环境,这时他们体内的压力荷尔蒙水平就会开始下降。而那些孤立的孩子体内的压力荷尔蒙仍然维持着高水平,甚至还会逐渐上升。

“第一周神经过敏”时期压力荷尔蒙的升高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生理反应,它可以帮助身体应对新的未知环境。体内压力荷尔蒙的升高以及成功应对挑战后的恢复会呈现出正弦曲线。而那些恢复力较差的孩子的情况则大相径庭,他们体内压力荷尔蒙会一直顽固地停留在较高水平。



学会控制压力


我的一个孙女在两岁的时候迷恋上了卡通电影《小鸡快跑》。这是一部黑色幽默剧,讲述的是某个农场的家禽为了逃避被屠杀的命运而集体大逃亡的故事。这部电影中的部分场景气氛压抑,不像一般儿童卡通片那么轻松。其中的部分场景甚至引起了这个两岁女孩的恐惧和惊慌。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不厌其烦地坚持要看这部电影,每个星期都要看。她坦白承认这部电影“真的很吓人”,但是她又会马上补充说这是她最喜爱的电影。


为什么如此恐怖的电影会对她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这很可能是因为在反复观看这些恐怖场景时她可以体会到一种混杂着害怕与因为已经知道结局而释然的惬意感觉。

可以证明惊慌的益处的最有力证据来自对松鼠猴的研究。从它们出生17个星期(相当于人类的四五岁)开始,在接下来的10个星期中,科学家们每个星期都会把小猴子从它们温馨的窝里移出来,然后分别放进另外一个笼子中,和它们从未见过的成年猴子一起待上一个小时。许多迹象都表明这会使它们受到一定程度的惊吓。

在它们断奶之后(它们在情感上仍然依恋自己的母亲),研究者们把小猴子和它的母亲一起放进一个陌生的笼子里。这个笼子里没有其他猴子,但是有丰盛的食物,还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它去探险。

结果发现,那些事先曾经被放进陌生笼子里的小猴子比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的小猴子要勇敢得多,好奇心也要强得多。它们在新笼子里自由探索,并且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享受美食。而那些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的小猴子则胆怯地依偎在母亲身边,毫无进取精神。

更引人注意的是,那些独立的小猴子尽管在小时候进入陌生笼子时非常恐惧,但是此时它们却没有任何恐惧的迹象,这表明经常经历恐慌会使他们对压力产生免疫力。

导读

不管是人类还是猴子,如果在小时候能够经历一些压力并且学会控制自己的惊慌,这种能力会深深植根于他们的神经系统中,他们成年后应对压力的恢复力就会较强。

如果利用得当,适当的压力似乎可以帮助正在发育的大脑学会控制自己的惊慌并且恢复平静。神经学家总结说,不管是人类还是猴子,如果在小时候能够经历一些压力并且学会控制自己的惊慌,这种能力会深深植根于他们的神经系统中,他们成年后应对压力的恢复力就会较强。显然,重复经历这种由恐惧转为平静的过程可以塑造恢复力这一基本情感能力。

就像理查德·戴维森所说的那样:“经历自己可以控制的压力或者威胁,能够增强我们的恢复力。”如果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压力,孩子们就什么也学不到;而过大的压力则会使他们产生对于恐惧的错误认识。判断一部电影中的恐怖情节是否适宜孩子观看的标准,就是他在观看之后恢复平静所用的时间。如果孩子长时间停留在对恐怖的回忆之中,那么不仅他的恢复力没有得到锻炼,而且还会让他体验到无法克服恐惧的挫败感。

但是如果孩子遭遇的“威胁”是处于安全范围之内的,大脑可以体验到短暂的恐惧,但是很快又可以恢复正常,大脑神经系统的反应就会大不一样。这也是我那两岁的孙女喜欢《小鸡快跑》的原因。难怪许多人,特别是青春期和前青春期的孩子都喜欢看恐怖电影。

根据年龄和孩子个性的不同,他们能够接受恐惧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例如迪士尼的经典电影《小鹿斑比》中小鹿妈妈的去世,对于当年蜂拥而至观看电影的许多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十分痛苦的场景。诸如《猛鬼街》之类的恐怖电影肯定是不适合较小的孩子的,但是它可以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提高恢复力。较小的孩子会被里面的场景吓倒,而十几岁的孩子就可以在恐慌的同时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如果孩子在观看一部特别恐怖的电影之后几个月内晚上都会做噩梦,白天也在恐惧中度过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已经丧失了对恐惧的控制。这种恐惧情绪只会不断增强。研究者们推测,不断经历过大压力的孩子,不管这种压力来自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他们在成年后都很可能会出现抑郁或者焦虑症。

社交脑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技能(比如父母沉着冷静的态度)的。当我两岁大的孙女看到非常紧张、吓人的情景时,如果能够听到妈妈的安慰或者感受到爸爸的安抚的话,她就会产生安全感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也可以帮助她克服人生其他阶段的困难。

这种童年时学习到的基本技巧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它不仅会培养孩子对待社交的积极态度,还会锻炼他们处理纷繁复杂的成人之爱的能力,而爱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生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