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情商(全六册)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情商(全六册)

缺乏同理心的“残疾人”

书籍名:《情商(全六册)》    作者:丹尼尔.戈尔曼



山姆不善于察言观色,有一次,他听到电话铃响起,一拿起电话就听到了抽泣声,对方说要找他的妻子马西。山姆听了以后,丝毫没察觉到对方的悲伤情绪,还高兴地对妻子说:“马西,找你的!”然后把电话递给她。

夏威夷大学的心理学家伊莱恩·哈特菲尔德(Elaine  Hatfield)很了解山姆这样的人,她说:“山姆对什么都满不在乎,所以对情绪方面的信号丝毫没有察觉。”

仅具备同理心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有意识地运用它。不过,有些人表面上缺乏同理心,实际上可能是出于某种策略的考虑,有意装作缺乏这种能力。他们有意避免流露出不安或关切的样子,保持冷漠的表情,为的是抑制自己帮助他人的冲动。在工作中,如果这种策略运用得当,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管理者如果过分重视人际关系,或者一心只顾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而忽略组织的利益需求,就会在管理时弄得一团糟。在某些情况下,换位思考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公司和员工签订合同前对工资讨价还价。这时,双方是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的。同样,大家都知道,律师法庭辩论时也会对对方的痛苦刻意视而不见。

对组织内紧缺资源进行调配时就更需要抑制同理心的活动。我们越认同众人的个人利益,就越容易走极端,过分关注他们,甚至可能因而做出损害集体利益的决定。

另外,管理者也要有一些同情心,适当为他人考虑,这样才能做出恰当的决策,否则后果极其严重。这种情况在那些无情地裁员的公司十分常见。公司裁员后,老板或管理者发现留下来的员工情绪低落,甚至痛恨老板,开始表现出不信任的态度。还有一些管理者为了避免考虑员工的情绪,采取对员工情绪不闻不问的态度,员工就会认为老板很冷漠或傲慢。

有位缺乏同理心的外科医生负责治疗我的朋友腿上的血肿。他说,做手术有风险,弄不好可能会截肢。我的朋友一听就吓哭了。

那位医生却说:“你要是哭,就去找别的医生治疗好了。”这是典型的缺乏同理心的表现。

后来,我的朋友果然去找别的医生给她治疗了。



同理心有时带来苦恼


有一位女士当了七年的儿科护士,但是现在却想调换到医疗中心的其他部门。为什么呢?

她说:“我无法承受某个孩子因癌症而夭折给我的打击,这让我太难过了。”

这位痛苦的护士为我们研究同理心痛苦症提供了案例。有同理心痛苦症的人总是受到别人痛苦的感染。以这位护士为例,她不能帮助孩子减轻痛苦,所以她自己也陷入悲伤难过之中。

同理心痛苦症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我们过度关心某个人所受的痛苦和折磨,我们为对方感到难过。例如,我们关心朋友的烦恼,或者听说一位同事担心要被解雇,这时我们也产生同样的感觉,我们也同样难受。一个人如果非常善解人意,看见别人心情不好,而自己又不能调整情绪的话,难免会经受同理心带来的痛苦的折磨,这时就产生了同理心痛苦症。

有些医生故意让自己变得“铁石心肠”,这样他们就不用受同理心痛苦症的折磨。医生有时与濒临死亡的患者开开玩笑,其实是要缓解他们的情绪。实际上,这不过是医生保护自己情感的外包装而已,是他们对付自己同理心痛苦症的办法。这种做法也有负面作用,用不好就会像那位把我朋友吓跑的外科医生一样显得冷漠无情。在医学院新开设的课程中,有一门课程一方面教学生控制痛苦情绪,另一方面教导学生保持同理心。

某些行业的工作人员总要和心情不好的人打交道,这些工作人员也有患上同理心痛苦症的危险。比如,有些人要经常照料患者,帮助弱小,同理心痛苦症将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烦恼。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要想避免痛苦,就要保持心胸开阔,学会自己控制情感,这样他们就不会被接触到的痛苦和不幸压垮。



同理心的权术


权力和等级观念在同理心方面也有所体现。通常人们认为下级应该对上级的情绪敏于察言观色。相反,有人认为大权在握者不必关注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换句话说,有的人故意不同情他人,不考虑别人的感情变化,其实是在以当权者的角色维护自己的权威。

在民权运动期间,马丁·路德·金发现白人丝毫不理解黑人的感情,对此他非常惊讶。他说,黑人如果想在一个种族主义的社会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更敏锐地察觉白人的感受才行。同样,某种程度上,由于女性在社会中受到压迫,所以女性也必须比男性具有更强的同理心,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权力地位与同理心成反比。由于在企业组织当中越来越注重团队合作,相应的等级制度日渐减弱。过去的某些安排在今天也产生了变化。现在的领导必须具有同理心,那种强调权威的管理方式在今天已经不那么有效。

当然今天仍然有些人认为,做管理的人不需要同理心。他们认为替别人着想是“心太软”的表现。有些人之所以这么想,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同理心有两种常见的错误理解:一种是,他们把同理心与心理分析混为一谈;另一种是,他们错误地认为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情况就等于接受对方的观点、同意对方的做法。

理查德·博亚特兹告诉我:“在一家著名的计算机制造公司,我请该公司的管理者描述一下他们怎样帮助遇到麻烦的员工,我想借此测评一下这些管理者的同理心。我发现有些人大谈特谈他们怎样探索员工的心理状况,他们提到去了解员工儿时的经历,或者使用“拖累症”等流行的心理学理论分析问题。其实这是心理分析,不是同理心。他们实际上是在避而不谈问题怎么解决,反而专注于分析问题的起因。”

博亚特兹发现,使用心理分析的管理者往往在工作中业绩平平,而优秀的管理者则善于倾听他人的谈话,能理解对方的感情,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优秀的管理者不勉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种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在朋友闲聊时也许有趣,也许对某些人有帮助,可是在工作中却不太适用。心理分析虽然表面看来是同理心,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理解别人的看法和观点,了解他们做事时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受,不等于接受他们的看法、观点和情感,尤其是做生意时,理解对方的想法不是指必须做出让步,而是说要更讲究谈判技巧,表现通情达理的态度。即使是看来最艰难的决定,我们也表现出为对方着想的态度,也可以减少对方的不满和怨恨,或者不至于让对方长期记恨在心。

我现在还记得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领导团队的负责人的谈话。这家公司主要生产航天航空产品。有一段时间该公司大量裁员,许多管理者不得不解雇数百名员工。有些人说,那是他们必须做出的决定,也是最冷酷的决定。我提醒他们,有些管理者也许认为同理心使他们心太软,以至很难做出这样冷酷的工作决策。我问他们,是否认为同理心影响了他们的决策。一位管理者回答说:“绝对有影响,当你不得不让数千人离开公司时,留下来的人都盯着你看。”尽管结果十分痛苦,但还是必须裁员,不过管理者们还告诉我,如果只管裁员全然不替员工考虑,就会打击士气,甚至引发大家的抗议。

现在我们举两个例子——两家公司关闭部分工厂时的情况,我们看看他们怎么对待员工。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职员们在被裁员前两年就会得到通知,说工厂将关闭,公司会裁员,公司将尽力为他们介绍并帮助他们寻找其他工作。而另一家公司在工厂关闭前一周才通知大家,员工怎么选择下一份工作,他们对此毫不关心。

结果怎么样呢?大约一年后,大多数之前为通用电气公司工作的员工都说他们找到了好工作,93%的人感谢公司为自己提供了合理的过渡期。而另一家公司只有3%的人说他们找到了一份好工作。通用电气公司赢得的是一片好评,而另一家公司留下的只有怨恨和骂名。

帮助他人进步

了解他人的发展需求,培养他人的能力。

人们一旦具备这种能力,就可以:

•知道并鼓励他人发挥自己的优势、技能和潜力。

•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反馈,并明察他人的发展需求。

•及时给他人提供指导,合理分配艰巨的任务,帮助他人培养技能。



以下会谈到一个小小的教训,教训虽小却影响深远。有一位女士是一家全国性杂志的编辑,她喜欢表现自己,晋升也很快。可是,她遇到了麻烦,她说:“我常常遇到事情就草率作决定,脑子一热就把某个选题接下来了,接下来以后就找作家不断写、不断改。可是,文章最后还是被‘毙’了。感情上我可真受不了,这也让写稿的人对我非常不满,他们也很沮丧。”

接着,这位编辑告诉我:“但后来主编教给了我一句话,对我帮助很大。”

这句话是什么呢?

“让我再考虑考虑。”

主编提出这个劝告就是帮助他人进步的典型案例,领导的一个关键作用就是开发别人的能力。高层管理者更需要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仅次于团队领导能力。对负责销售的管理者来说,培养和开发销售人员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那些领导销售团队的佼佼者通常都具备这种能力。

帮助他人进步是人与人交流的艺术。指导和帮助他人进步实际上是一种提供咨询的行为,给予咨询者的建议要有成效,就离不开同理心,也离不开对自己情绪的觉察能力、与他人分享的能力。

有人曾对12家大型组织的主管、管理者和高级行政人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管理者在帮助别人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非常大,这表明帮助别人提高能力对第一线的业务员和架线工等员工来说极为重要。一个人如果当上了管理者和高级行政人员,就容易产生更大的影响,可是他们直接开发他人能力的机会少了,与此同时,其他的能力(比如领导力)显得更重要了。

咨询心理学的开拓者哈里·莱文森(Harry  Levinson)告诉我:“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师。”他补充说,“现在,人们需要知道自己在工作中的能力是否提高了,或者说想知道自己还能否在组织机构中继续干下去。”

循循善诱的指导或辅导可以帮助员工把工作做得更好,增进他们对组织机构的忠诚度以及对工作的满意度,使他们能够晋升加薪,也降低他们跳槽的可能性。

在工作业务指导方面,上下级之间彼此坦诚、互相信任是成功的基础。有58名高级主管,他们是销售额超过50亿美元的公司里副总裁以上的领导,他们自身的经历充分说明了这种相互关系是成功的基础。这些高级主管注重帮助他们认可的、有潜力的员工,正如一位高级主管所说:“那些做好本职工作的员工,我待他们都非常友好,但是我真正重视的是那些有才华的员工,我督促他们不断提高。”

这些管理人员提供帮助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提高员工业务素质上,主要方式是给予员工意见反馈,提出培养所需技能的建议。管理者提出的大部分建议都是正面积极的,他们只有5%的时间用来处理特别棘手的问题。

在企业里当好员工的顾问,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最优秀的顾问对接受自己指导的人表现出真正的个人关心,设身处地替他们考虑,理解他们。彼此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员工对上级领导没有信任感,也就不会把他的建议或忠告放在心上。如果顾问待人冷漠、处事极端,或只顾自己的利益,其建议也很难被采纳。顾问如果尊重员工、表现信任、事事替人着想,那么其建议或忠告也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不过,如果员工不想听从顾问的建议,也不想改变目前的习惯做法,那么也许顾问会失望透顶,甚至想放弃提供帮助。

一家大型传媒集团公司的副总裁曾对我说:“回想起来,我在工作上曾有过一次重大失误,那就是我刚入职时没有得到他人的指点和帮助。我总是担心别人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不敢请教他人指导我怎样处理某些事情。结果,我把许多可能给我出点子、提建议的人拒之门外。现在我的一位年轻助手主动向我求教,请我指点她在某些事情上怎样与我们的总裁打交道,或怎样应付某种局面。她这样做说明她很聪明。”

通常,人们认为指导或建议是有经验的老手给予身边讨人喜欢的新人的帮助。其实并非如此,真正热心并乐于助人的员工愿意帮助任何人,甚至给他们的上级出谋划策、提建议。帮助上级领导做好工作也是指导能力的一种体现形式。例如,美国海军的一位军官以其亲身经历告诉我:“我不得不教那些上级军官学会怎样指挥我。我告诉他们:‘你们负责的是指挥这艘舰艇,我负责的是为你看管这些设备。你有权知道我管理得怎样、有权质问我,要求我在力所能及时帮助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