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反常识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反常识

直觉越多,错误越多

书籍名:《反常识》    作者:邓肯.J.瓦茨



如果常识在处理政治冲突、医疗经济学或市场营销等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表现得非常糟糕,那为什么它的缺点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呢?毕竟,在物质世界中,直觉被广泛地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接住一个飞来的棒球就需要大量物理性的直觉,并且,与社会世界不同的是,在物质世界里,我们早已认识到了“物理常识”非常容易出错。比如,常识告诉我们,重物会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但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站在一个完全平坦的平面上,左手拿着一颗子弹,右手拿着一把装有同一种子弹的手枪,两手保持在同一高度,然后在开枪的同时放开子弹,哪颗子弹会先落地呢?初中物理就能回答我们,两颗子弹同时落地。即使知道这点,我们也很难不去想,枪里平射出的子弹速度很快,所以它可能会在空中停留更长时间。

在物质世界中,类似上述违背常识推理的事情比比皆是。为什么在南半球和北半球,马桶里的水螺旋下降的方向是相反的呢?为什么午夜之后可以看到更多流星呢?当水杯中的浮冰融化时,水位会上升还是下降呢?即使了解一些问题背后的物理学原理,你还是很容易出错,而且这些问题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中真正奇怪的现象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这些让物理系学生绞尽脑汁,并让我们屡屡受挫的物理常识对人类文明却大有好处:它能迫使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如果想要弄明白世界的运作方式,就必须用细致的观察和实验来检验我们的理论,并且无论直觉是什么,只能相信得到的数据。尽管这很难,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人类在认识自然世界中得到的所有成果和发现,本质上都离不开这种科学方法。

在人类世界中,我们的直觉比在物理学中好用得多,而科学方法则很少用到。例如,为什么大多数社会群体在种族、教育水平,甚至性别分布上都如此相似呢?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流行起来,而其他的不会呢?媒体对社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选择多了是好是坏?税收会刺激经济增长吗?社会学家总是被这些问题困扰着,但很多人认为自己就可以给出满意的解释。我们都有朋友、工作,也都会购物、投票、看电视,我们处在市场、政治和文化的环境中,所以对其中的运作方式非常熟悉,至少在我们看来是这样的。与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问题不同的是,关于人类或社会行为的问题,如果运用昂贵、费时的科学方法来研究我们深信已经知道的知识,似乎毫无必要。



四大误区,常识这样让我们犯错


毫无疑问,参与社会生活的经历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理解社会的能力。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深入认识,没有对他人言行举止的大量观察和解释,包括亲身经历和远程学习,我们不可能理解复杂的人类行为。然而,我们依靠直觉、经历和学习得出的关于社会的常识解释,也掩盖了一些常识推理的错误,这些错误和物理常识的错误一样,都非常系统和普遍。《反常识》一书第一部分将集中探讨这些误区,并把它们分成四大类。

第一类常识误区是,当我们想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总是不自觉地把注意力放在像激励、动机、信念这些我们意识到的因素上。尽管这种观点听起来好像很合理,但几十年来的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已经发现,这种观点只是人类行为的冰山一角。例如,我们不会想到,酒水商店里的背景音乐可以影响人们的购买选择;不同字体写的声明,可信度也不同。当预测人们的反应时,我们不会考虑上述细节,但是,它们确实举足轻重,其他许多看似琐碎或无关紧要的因素也同样重要。事实上,我们不可能预见与既定情况相关的所有因素,无论我们多么设身处地去考虑,当预测人们在其他情况下的行为时总会犯下大错。

如果说第一类常识误区是,人们在描述个体行为的心理模型时存在系统性的缺陷,那么第二、三类常识误区就是,人们在描述集体行为的心理模型时表现则更加糟糕。无论是在社交活动、工作场所、志愿组织里,还是在市场、政党里,甚至是整个社会中,只要人们聚在一起,就会相互作用,比如共享信息、散布谣言、交流意见、和朋友比较、对别人的行为做出奖惩、学习他人的经验,并且影响他人对好坏、贵贱、对错的判断。正如社会学家长期以来的观点,这些影响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不断累积,就形成了集体行为。集体行为是自然产生的,所以不能单独去理解它的组成部分。面对集体行为如此复杂的情况,常识的解释会本能地退回到个人行为的逻辑上。有时我们会借助假想的“代表性个体”,比如“大众”“市场”“工人”“选民”等,他们的行为可以代表多数人的行为和影响。有时我们又会挑出“特别之人”,比如“领导者”“富有远见的人”“有影响力的人”等,我们将他们视为“代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我们对集体行为的解释总会掩盖事实。

常识推理的第四类误区是,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内容远比我们想象的少,而正是这种错觉扭曲了我们对未来的理解。每当一些有趣、离奇或可怕的事情发生时,比如,服装品牌“暇步士”(Hush  Puppies)再度流行起来,一位不知名的作家写的书成了全球级畅销书,房地产泡沫破裂,或是“9·11”事件等,我们总是本能地寻找解释。由于我们总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去解释,所以我们的解释往往过于强调实际发生的事情,而很少关注那些可能发生却没有发生的事情。此外,我们试图解释的仅仅是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事,而这些事只占真实发生的事情的很小一部分。我们眼中的因果解释实际上只是描述所发生的事情,而关于事情作用的机制,我们了解得很有限。由于这些故事在形式上还是存在因果关系,所以我们总是觉得它们具有预测能力。就这样,即使理论上不可能发生,我们还是骗自己相信,我们可以做出预测。

常识推理并不是只受到一种因素的限制,而是会受限于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彼此加强影响,甚至相互掩饰。最终结果便是,对于世界,常识可以言之有理,但不一定能揭示真正的原因。就像是在古代,当我们的祖先被从天而降的电闪雷鸣惊吓到时,他们也会煞费苦心地编造出神话故事来缓解自己的恐惧感。他们认为,神和人一样,也会斗争,所以才会出现这些现象。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现象完全是自然的过程。通过一些易于理解的故事,他们解释并理解了奇怪而可怕的现象。这些故事也制造出一种错觉,让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搞懂了世界,从而有勇气迎接新的一天。这样很好,但在拥有相对发达的科学理论的今天,我们不会说我们的祖先真的“理解”了所发生之事。在我们眼中,古代神话甚至有些可笑。

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其实常识的作用和神话一样。无论世界抛给我们何种特定情况,常识都会给我们提供现成的解释,这些解释能让我们自信地生活。有时我们难免会纠结,我们自认为了解的事情究竟是真的,还是碰巧是相信的东西?而常识减轻了这种顾虑。依赖常识的代价便是,我们认为自己已经理解的事情,实际上被我们用一个看似合理的故事掩盖了。这种错觉反过来又会削弱我们像对待医学、工程和自然科学问题一样对待社会问题的积极性。常识实际上阻碍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反常识》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给出一些建议,并会提供一些在商业、政治和自然科学领域已经试行过的方法。毫无疑问,自然事件和鬼神事件之间有共性,即它们都必须为“真实”解释的发展让步,这是解决问题的重点。然后,真实解释会反过来刺激我们思考:常识是如何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知道的比实际上知道的还要多。25

章末总结

常识推理的四大误区

1.  用常识解释个体行为产生的误区:总是不自觉地把注意力放在像激励、动机、信念这些我们意识到的因素上,而忽略了其他许多看似琐碎或无关紧要的因素。

2.  用常识解释集体行为产生的误区:相比于描写个体行为的心理模型,描述集体行为的心理模型更加糟糕。常识的解释会本能地让我们将思考回退到个人行为的逻辑上,所以我们对集体行为的解释总会掩盖事实。

3.  用常识解释意见领袖影响力产生的误区: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法则不是一个假设,而是两个假设的融合。第一,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具影响力;第二,这些人的影响可以被一些引发社会潮流的“传染”过程极大地增强。在大多数情况下,极具影响力的人确实比一般人更能引发社会潮流,但是他们的相对重要性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4.  用常识解释历史事件产生的误区: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内容远比我们想象的少,而正是这种错觉扭曲了我们对未来的理解。



在很多国家,政府通常都会询问公民是否愿意死后把器官捐献出来。如今,器官捐献这件事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一方面,它可以将一个生命的损失转化为另一个生命的延续;另一方面,对将不再属于自己的器官做出安排,会让人觉得有些不安。不难想象,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决定,不同国家的器官捐献率也不相同,但是国家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大到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