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

2.由“印度的老虎”产生的两种思维盲点

书籍名:《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    作者:威廉.詹姆斯


人们对不同事物的了解有快有慢,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事物本身的特性是否简单,是否容易理解;另一个是了解事物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合适。例如,如果一些事物像白纸一样,内容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复杂的特性,那么要了解它们就很容易,只需要借助直觉就可以快速达到目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性复杂的事物,要想尽快了解它们,我们就需要从概念或表象性着手。

在特定的环境下,有些事物的内在意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要了解这类事物就必须附带其所属环境一起考虑,这样一来,我们才能迅速对这一事物进行充分深入的了解。以“印度的老虎”为例,如果抛开特定环境的限制,我们很容易了解“印度的老虎”这一事物,人们对它最直接的理解是一种位于印度境内的、体型仅次于狮子的大型猫科动物。但是,如果将“印度的老虎”放在经院哲学体系中来看,我们就不能凭借直觉来了解它了,而要从其概念或表象性入手。

在我看来,大多数人都会有以上观点,因为人们的思想会有着某些相似性和习惯性。假设这一观点在此成立,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概念性的知识为例,反向确定和证实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可以这样假设: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我们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然后一个人问道:“‘印度的老虎’是什么?”那么,我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可能是一只老虎的画面,然后是关于印度的场景,将这两种画面相结合,我们就能看到一只老虎躺在印度土地上的场景,然后我们就将这只老虎称作“印度的老虎”。这是我们的一种想象,或者说是我们思维的一种可能。

我们对“老虎”的概念并不陌生,对于未接受过教育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听到过他人关于老虎的谈论、看到过老虎的图片,或者从广播中听到过他人对老虎的描述,他们从这些经验中认识老虎,对老虎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

而对于接受过教育的人来说,他们除了通过以上经验对老虎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还可能在生物上认真研究过老虎,在室外课上由老师带着去亲眼观看过老虎,或者在报纸上看到过有关老虎的新闻报道。也就是说,这类人可以通过学习关于老虎的知识来了解什么是老虎。

无论是通过积累经验还是学习知识,人们都能对老虎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当然,我们不能断言他们知道多少,但至少,老虎的一些特征他们是清楚的,因此在提到老虎时,他们一般都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幅老虎的基本画面。总体来说,我们对老虎是有所认识的,按照沙德沃斯·沃斯的说法,老虎对我们来说是已知的。这种说法虽然比较生硬,但不可否认,它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但是,人们对印度又有多少理解呢?有些人只知道印度是一个国家,但不知道印度的具体环境,脑海中对印度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印象;或者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印度是个国家,所以对于印度的东西更无从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向他们提问“印度的老虎是什么”,那么他们很可能只给出关于“老虎”的答案,而对“印度”这一概念却没有任何描述,因为他们不知道“印度”为何物,自然不会将语言浪费在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上,对于他们来说,“印度的老虎”就相当于“老虎”,与其他国家的老虎都是相同的。这种下意识地按照自己的心意,将“印度的老虎”当成“老虎”来解释的行为,正显示了这些人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

另外,也有一些人不同于上述所说。这些人虚荣心很强,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他们为了展示自己学识渊博,虽然意识到既要解释“老虎”,也要解释“印度的”,但却故意选择了模棱两可的态度,只向别人解释“老虎”,而刻意忽略了“印度的”这个概念。这些人显示了一种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换言之,他们知道思维盲点的存在,却没有指出自己所不知道的。

同样是思维盲点,但因为人的意识状态不同,所以其本质也是不同的。如何理解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和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呢?举例来说,一个人无意犯了思想上的错误,将猫当作了老虎,并将“老虎”关在了笼子里,那么他就很容易得到宽恕。但是如果这个人明知道猫和老虎的体型相差很大,却还将猫当作老虎关进笼子,那么对于这种故意犯错的行为,人们就很难给予宽恕。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比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更严重。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只是一个盲点,而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却是由两个盲点复合而成的盲点。例如,教师教授给学生一个知识点,第二天学生却无法说出这个知识点,那么思维盲点是对这一知识点的盲目,也就是他不知道这个知识点。这便是一种无意识状态的思维盲点。但若是学生第二天在不知道这个知识点的情况下,故意含糊其词来欺骗老师,那他的思维盲点就变成了有意识状态。

生活中,避免思维产生盲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如果无法避免思维产生盲点,我们也应该将思维盲点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比如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是我们需要避免的,但是相对于更糟糕的情况,我们可以接受它,而盲目性更大的有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盲点是需要坚决避免的,因为它是我们无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