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洋葱阅读法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洋葱阅读法

第9页

书籍名:《洋葱阅读法 》    作者:彭小六


你看,一张图就是一个概念。

如果只用一种方式了解某样事物,你就不会真正了解它。了解事物真正含义的秘密取决于如何将其与我们所了解的其他事物相联系。通过联系,你可将想法内化于心,从各种角度看问题,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才是思考的真谛!


——马文·明斯基

博学家、认知科学家



我还有更多的文字记录,比如什么叫学习,什么叫内化,这些概念都是最近更新的,一旦你对这个概念有了充分的了解,你就能知道事物真正的含义和秘密,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如何将自己所了解的和其他事情相关联。这样的话,你才可以形成“内化”。所以学东西的时候,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内化的过程。你看这也是一个概念。

有了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李笑来老师的一个总结。他说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第一要看他是不是有足够多且清晰准确的概念;第二是对于这些概念之间的关联他是不是有足够的了解;第三是看他有没有系统的方法论;第四是看他有没有成功的经验。





关于这四点,第三条、第四条的方法论和经验,是在你形成了概念的连接,建立了一些知识体系,有了一个知识结构,有了一些成熟的套路之后才逐渐形成的。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的两个基础,实际上就是前两条——有没有足够多且清晰准确的概念和对这些概念的联系是不是足够的了解。你可能会觉得有一点点抽象,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是方法层面,工具还有实际操作的部分我们后面会再介绍。

回到碎片化阅读,其实你会发现碎片阅读更像一片一片落在地上的树叶。这些叶子落在地上,当你捡起的时候你很难知道这些叶子具体来自哪棵大树、哪根树枝。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学习一些系统知识,这片是枫叶,应该是枫树上掉下来的;那片是樟树叶,应该是从樟树上掉下来的。

理解了这个你会发现为什么会出现下列情况:我是一个作者,我要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可能要从脑袋里抽出一个概念放到文章里。为什么要这样?是因为一篇文章大约会有三千字,所以我一定要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清晰地讲解出一个点,所以我就只能跟你剖析其中的一个概念,但这个概念是从你根本就看不见的结构里选择和呈现出来的,否则你就很难知道这个概念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碎片阅读的工具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知道了碎片阅读就是对一个个的碎片化的概念进行梳理和理解,那么如何整理呢?

我在前面已经提到的一个工具就是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是一款在手机端、平板端以及电脑端均可以登录的工具。

我们都知道吸引力法则,你关注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你当下关注什么领域呢?思维导图?时间管理?写作?还是职业规划?抑或是心理学?首先,尝试着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设置信息“临时收集箱”



微信、网页、资讯app里面的内容,可以直接放入“暂存区”



其实我们只要做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那就是先去创建一个收集箱,把你所有乱七八糟的,只要能看到的文字、图片还有文章都收集进去。有了这个收集箱就意味着所有资料不会再零星分散到各处。你会统一地用一个地方对它们进行收集和保管。

现在很多app,比如得到、微信、网易,都可以支持一键点击同步保存到你的印象笔记里,你在任何地方都能够查看你之前所收集过的信息。所以当我看到大家已经在分享自己关注的领域,无论是你关注一个领域还是多个领域,你都可以尝试先创建一个这样的目录(上图右所示),把这个领域相关的所有你能看到的碎片化信息全部收集过来。

小马宋是一个在营销界非常有名的文案大神,他在《从锅炉工到创意总监》中写到了自己如何通过这样的碎片化方式进行学习,比如他收集了十年来两万个顶尖的创意作品,然后分门别类地整理成了十个PPT,反复看了很多遍。然后又收集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文案,把它们全部抄写一遍,其中的大部分文案都能达到背诵或者复述的程度。而在他做广告的六年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保持至少要阅读十个广告案例的状态。

所以,小马宋老师通过碎片阅读,用了几年的时间,就从一个锅炉工变成了一个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非常厉害!

此外关于工具的部分我还想再多说一句,有的人说:“如果我用的是‘有道’app可不可以?”其实什么工具都可以,方法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有的app不支持使用有道云笔记,或者说有道的软件跟很多app并没有直接贯通,用的时候要稍微注意一下。

资料的“零存整取”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收集信息之后,该怎么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呢?

“零存整取。”比如,当我想去了解什么叫作商业规划或者想写一篇商业规划的文章时,在印象笔记里输入“商业规划”,就能搜出所有之前收集过的图片、视频、公众号文章还有群分享里面一些相关的聊天记录,这就是一个“零存整取”的过程。





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你的知识体系从哪里来


讲完了工具,我们再来看看知识体系。之所以要讲一下知识体系,是因为我们在谈到碎片阅读的时候会遇到种种问题,比如,你已经收集到很多文章了,这时你是选择放在网页的收藏夹里,还是放在你的微信收藏里,抑或是放在印象笔记里?——你最需要的是将收集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在你还没有将收集到的碎片化内容进行转化的时候,实际上那些内容就像一大堆砖头。但是你必须明确地知道你收集了这么多“砖头”究竟是要用来做什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砖头是盖房子用的啊。所以你得知道怎么盖房子,才能让这些砖头派上用场。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什么叫作盖房子的能力,也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知识体系。你要知道应该怎么用这些碎片化的内容,简单来讲就是我应该先搭起一片墙还是先建起一个炉灶。



你得先知道怎么盖房子,然后你才会知道砖头怎么用



所以当我们关注一个领域时,我们到底应该关心什么内容呢?如果我们没有构建一个知识体系是不会知道的。

时间管理的知识体系





比如时间管理,当你不知道时间管理方面到底应该关注什么时,你就去收集这方面的内容,只要是看上去与时间管理有关的都收集起来。但是你还是没有办法把这些碎片化的内容转化成你的知识体系。比如,关于时间管理的知识体系,你可以用一张图(上页图)告诉自己时间管理可以分成3个部分:时间分配、任务的执行以及怎样去做。

学习任何东西都会讲到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从哪里来


知识体系的由来其实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来自课程  ,比如,“洋葱阅读课”的体系就是把阅读分成了碎片阅读、快速阅读、主题阅读、深度阅读等不同的方面。这就是一个阅读的知识体系。

另一个是来自图书  ,比如一些教学类的专业书,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科的知识都是有结构和系统的,而且大部分专业书的体系都是成体系化、非常清晰的。

当我们看到这一点,就意味着看一本书,从目录开始看就可以了。即使你不能看完所有的内容,至少可以从目录大概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艺术的故事》中提出的艺术史分析的概念框架

1.时间及区域

2.艺术家的地位

3.艺术家的目标

4.艺术的内容

5.艺术的形式

6.艺术家的意图



比如,《艺术的故事》一书虽然看上去好像很枯燥,但它更多地提供了一个艺术分析的概念和框架;而《小顾聊绘画(贰)》则是“顾爷”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带领我们了解艺术史上有意思的精彩片段,但是他并没有说怎样去分析艺术并转化成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何提炼和构建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