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我们要自学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我们要自学

6.2 学习画画

书籍名:《我们要自学》    作者:张玳


我在很小的时候学过一段时间画画,不过没能坚持。成年之后再拿起,现在仍然还在学习之中。这里面谈论的理论很多我都在实践,而且也做过一些实验工作坊,效果不错。希望把这些思考放在这里能给大家一些学习上的参考。

在我看来,学习画画(素描)分成画准、画好和创作几个阶段。先要能想画什么都能画准,这是基础,就像是拉小提琴的时候要把音拉准,然后才能说演奏的问题。然后才谈画好,即把一个东西给艺术化,风格化。最后才是创作,即完全用自己的思维来形成绘画对象。这几个阶段要求的东西是不同的。接下来我分别介绍一下这几个阶段。



6.2.1 用初心来画准

在画准的阶段,重要的是“初心”。所谓的初心,就是最原始,最纯净,没有任何先入为主印象的心。那么,为什么说最重要的是初心呢?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怎样画才最准确?毫无疑问的是,拿一张半透明的纸,盖在一张照片上进行描摹,那么任何人都画得准确。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不用动脑子去思考,让笔跟着线条走就行了。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不要管它是什么东西,就能画准。一旦开始思考“这是什么”的时候,我们的物体识别机制就打开,这不仅会干扰我们画画,还会形成“脑补”的情况。所谓的“脑补”,就是人在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先归类(是一双手、一个人、某种植物、某种动物等),再照着脑海中理想的形象来画。这样画出来的东西往往是高度理想化的,或者有很多符号化的特征。

要想看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在《素描的诀窍》(Keys  to  Drawing  )一书里,Bert  Dodson  提到了这样一个练习。

▲  极端角度的手

这是一只角度非常奇怪,而且所有指头并在一起的手。如果在画它的时候,我们启动了识别机制,那么就很容易画不准。我们来看看在一次实验工作坊中参与者对这只手的描绘结果。

▲  动脑子画的手

可以看到的是,很多参与者无法抵制大脑想要识别这只手的欲望,导致手指被拉长,或者指甲的形状变得非常正。有的参与者甚至画出了袖子上的褶皱,而这是根本就不存在的信息——仅仅是因为我告诉他们这是我的手,而我那天正好穿了一件袖子上有褶皱的衣服。先入为主的概念,绘画过程中识别机制的启动,都打破了画画人的初心。

如果能保持初心,能画成什么样呢?

在回答之前,我们先想象一下。此刻,宇宙中飞来了一个外星生物。这个生物长得像下面这个样子。

▲  来自外星的画家

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我们没见过的物种,眼睛长在身体中间和底部,耳朵长在顶部,鼻子向上,只有一个钳子。和我们熟知的外星人(比如  ET  或者都教授)完全不同。

好吧,其实它也是一位画家。不过,它不知道所谓地球上的人类长什么样子,也没见过。所以,当它遇到上面那张手的照片时,一定可以画得非常准确。为什么呢?因为它完全没概念,不知道那是什么,所以它必须不断地看,仔细地把看到的画下来。记忆和识别都帮不上忙,因为这个东西它从没看到过。

对于我们来说,初心就像这位外星画家的心,看到什么都新鲜,都像第一次看到,不借助先入为主的概念和记忆,靠观察来作画。这样,就能画得准确。

虽然我们不可能忘掉所有的概念和记忆(识别、简化、归类是人类能记忆大量概念并生存下来的重要求生技能),但是我们可以尽量试着抵制住大脑这种识别机制,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既然在二维空间描摹最简单,最不动脑子,那就想想怎么来在三维空间模拟描摹。

怎么描摹三维的物体?答案就是靠视觉暂留。在一秒内快速切换  24  幅动作连续的图片,就能产生动态感,形成我们熟知的电影,这也是电影为什么被称之为“动态图片”的原因。其原理就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形成动态的错觉。如果我们能看一个东西,然后马上盯着画纸,那么画纸上就会留下印记,然后我们就只需要跟着印记描就行了。

当然,这个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非常难,因为视觉暂留非常短,而且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它是不精确的,很快就会消散。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用大部分时间来观察物体,手同时移动画笔,然后眼睛偶尔盯一下画纸。也就是说,主要利用手和眼的配合来进行“盲画”,并用视觉残留来辅助检查。

关于盲画,Kimon  Nicolaides  提到过一个方法,那就是用极慢的速度来画,眼睛慢慢略过要画的对象,感受整个绘画对象的质感,手则跟随着慢慢地画。这和平常时候的盲画希望快速画出整个对象的做法是不太一样的。在我看来,这主要锻炼的是手和眼的协调,以及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

有时候即便眼睛盯着物体,但实际上根本没有用心去观察,导致画错。这就是所谓的“走神”。要避免走神,就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馈,比如,这根线的弯曲角度如何,这个形状的长宽比例如何,两个形状之间的距离如何。为了避免再次触发识别机制,在自我反馈的时候要使用抽象的词汇,比如形状(圆形、椭圆形、月牙形、三角形),或者角度、比例、距离等,而不要使用具体名词(比如苹果、叶子、眼睛、耳朵)。

除了识别机制导致的“脑补”之外,在画画时还有一个阻碍就是习惯。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字都有自己的痕迹,所以刑侦上有笔迹鉴定一说。不仅每个人的字,就连人画画的线条也是如此。当你太过于适应,就容易用习惯的做法来画。也就是说,过于放松反而会影响绘画的准确。最好的绘画状态,一定是松紧适宜的,既不过度紧张,又能全心而仔细地观察。

贴士

想避免“脑补”,还有一些办法。比如,把照片倒过来画,或者把很多地方都盖住,只画一个部分。这些都要求我们对绘画对象进行一些改变,所以这里没有介绍。如果实在无法抵抗自己识别物体的冲动,不妨可以试一试这一类强制式的办法。

这里,我介绍一个特别的方式来解决习惯的问题——用左手来画,或者说,用非惯用手来画。除了少数天才能够做到左右互利手,绝大部分人都有惯用手。惯用手会让人养成很多习惯,让人松懈,或者被惯性所推动(比如线条僵直等),无法回到真正的初心。反观之,非惯用手则没有这个问题。没有了习惯的帮助,每一笔都必须从观察得来,认真地画。这也许感觉很难,但其实只要怀着尝试的心态来做,不用多久就能适应。这其实就是把之前提到过的“镜面法”用在了绘画上。

下面还是那次工作坊中参与者们的作品。

大家可以看到,虽然参与者大多是零基础,而且用的是非惯用手,但结果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差。而且,更重要的是,这里画的是人们常常会觉得很复杂的人脸。

为什么要画人脸呢?

首先因为人是自然生物,自然生物身上没有完全直的直线以及完美弧度的弧线。我个人非常不赞同用画各种石膏几何体的方式来练习,因为石膏几何体有着完美的直线和弧线,稍有差错则非常明显,很容易让人(尤其是初学者)产生强烈的沮丧情绪。另外,大自然中的很多东西都不是完美直线和弧线的,所以画石膏几何体并不能给我们画其他东西带来太多提升。

其次是因为人脸或者人体虽然因人而异,但却遵循着一定的准则。比如眼耳口鼻大概位置,头发的位置,这些可以很容易地帮助我们对各个部位的大小、距离、比例、相互关系进行测量,从而画准。

我们现在很多的素描教育,说的是每天画直线或者在纸上画圆,画它三个小时,“练习基础”;或者照着死气沉沉的石膏来画,“练习解构”或者“练习明暗关系”。这样的做法我觉得是有问题的。这其实是前面“自学的方法”一章里面说的“隔离薄弱点”的做法。如果你要强化练习某一个部分,那一定是你在画的过程中已经发现这是你的相对薄弱点,然后才针对这个部分来练习。练习一阵子,就需要把这个薄弱点放回整体,看看效果,看看它是否仍然是薄弱点。

如果把这种强化练习作为“基础”,以枯燥无味的练习取代本来应该很快乐的学习,自然会让很多人退避三舍。很多本来经历过这一磨难的受害者还声称这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属于“必经之路”,这在我看来,无疑是变成了新的加害者。

绘画一旦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殊途同归,不管是解构,还是笔法,都会殊途同归。但是,它的起始点和过程可以不同,你可以使用解构  +  切割的契斯佳科夫素描学习体系(中国大多使用这个体系),也可以使用新的学习体系,比如  Bert  Dodson  的曲线  +  负空间  +  笔势方法,或者  Kimon  Nicolaides  的盲画轮廓  +  触感体积的全身心画法。

对于我来说,我新旧两类方法都尝试过,但是后两种给我的感觉要比第一种好得多,学习起来快乐得多。所以,这里讲述的主要是后两种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让自己学得快乐的方法。

契斯佳科夫素描学习体系

我们现在的石膏几何体解构练习和多面体切割画法来自于俄罗斯画家巴维尔·彼得罗维奇·契斯佳科夫。

这套体系于  1955  年引入中国之后迅速成为了官方素描教育体系,影响了好几代中国的画家,而且直到今天它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教素描的老师都使用这套体系。契斯佳科夫认为,物体没有线,再小的线也是一个平面,所以,在画的时候,先画一个大的几何体,然后不停用线条切割出多个面,越切越细腻,直到所有面都细化到一定程度,形成了最终的形象。

他反对直接临摹物体轮廓、外形,而是强调把物体解构成几何体再进行细化切割,以达到精确还原的目的(所以才会让学生练习石膏几何体)。这和  Bert  Dodson  或者  Kimon  Nicolaides  的方法完全相反,因为他们希望学生临摹物体的轮廓,并利用负空间和相互比例来画准。此外和契斯佳科夫用直线“切割”的画法不同,Dodson  和  Nicolaides  都强调自然线条的使用。



6.2.2 用艺眼来画好

如果你能把看到的东西较为精确地画出来,那说明初心就锻炼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是把画画好。和画准稍有不同的是,这个阶段要求的是夸张和风格化。也就是说,你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我把这称之为“艺术家之眼”。

比如说,同样是画一个杯子,为什么下面那张图看上去就不如上面那张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下面那张图的对比度不如上面那张。所谓的对比度,其实就是黑的更黑,白的更白。此外,上面那张加入了我肉眼并没有看到的细节,比如桌面反光,等等。

稍微了解一下素描的基础,我们就能知道一个物体的光影分为三个层次:

亮部,物体接受光线照射的部分

暗部,物体不接受光线照射或者接受光线照射很少的部分

投影,物体的影子



不管你要画什么,都会包括这三个层次。我们还可以继续细分:亮部再集中一些,对光的反射再高一些,就是高光;暗部和亮部的交界是灰部;暗部有部分接受地面反射光的则会稍微亮一点点;等等。

这里的问题在于,我们真的能通过肉眼看到这么多的层次吗?如果摆一个石膏在面前,把灯光调好,那我们也许还能分清这么多细腻的层次。不过,生活里的东西可不是石膏,都是白色,光源也不会那么准确、单一。那时候,我们再用“初心”来观察,就行不通了。这时候,我们需要借助艺术家的眼睛来“看”这些层次。

在画准的阶段,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大脑介入绘画的过程,要把绘画的对象忠实地记录下来。而在画好的阶段,我们又必须人为地夸张一些效果,使绘画更加丰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能灵活地在冷静的观察者和热情的艺术家之间自由转换。此外,还得能知道如何来进行夸张。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学习一些理论知识。

得到这些理论知识有两个办法。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尝试,自行领悟,也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书籍文章来学习。这部分知识本身比较死(几种面,几种调子,等等),所以很容易落成文字,也很容易理解,但运用起来却没那么容易。究其原因,是因为世间的事物并不像演示光影关系的图那样,总是一个石膏做的圆球,而且总是放在一个主光源之下。

这就要求我们多练习,并在练习的时候注意思考。当然,这个阶段的反思仍然十分重要。比如说,客观看待自己画的画时,哪个部分不满意,或者不自然?是因为光影关系不够突出而觉得有些怪异,还是说光影的关系画错了?人的感官其实很灵敏,很容易就能发现画错的地方,只是很多人没有锻炼自己的反思能力,所以只觉得有点“不对劲”,但说不出来哪里不对。这是我们要注意的,要能正确地对自己的画作进行批判。



6.2.3 用想象来创作

对于绘画来说,创作,就是能依靠想象来作画。这是绘画的最高层次,也是绘画与摄影等艺术的最大差别。

在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里,米开朗基罗绘制了穹顶画和壁画。这些画作气势恢宏,人物众多,充满了力量的美。不过,米开朗基罗难道找了这么多模特来照着画吗?当然不是,所有这些画都是米开朗基罗依靠自己的想象来画的。

不仅如此,圣母怜子像和大卫像这类举世无双的杰作,也不是看着模特凿出来的。米开朗基罗说过:在我眼里,每块大理石块里面都封存着一个雕像,姿势和动作都已经摆好;我需要做的只是把多余的石料凿掉,让这个雕像露出来,这样其他人就能看到了。

新闻人陈虻有这么一句话:拍一部片子只能谈创作体会,拍十部片子才可以谈创作经验,拍一百部片子才可以谈创作规律。这对于学习来说非常适用。优秀的画家和雕塑家之所以能靠想象画出精细的画作,雕琢出真实而细致的雕像,就是因为通过大量练习,积攒了经验,并通过更大量的练习,摸清楚了各种规律,比如人体结构、骨骼、肌肉、血脉等。知道了这些规律,他们就能在脑海中自然地组合、拼接,并且凭空画出真实的作品。

要说起来,我们现在的参考资源真是过于丰富了。文艺复兴那阵,画家们要学习和了解人体结构,还得冒险摸黑去研究尸体,而现在呢,不管想画什么,学什么东西,都有现成的模型、软件程序或者参考书做参考。这些参考资料不仅丰富,而且很多还带有互动,方便使用。

说白了,普通人和天才的差距,还是在愿不愿意学,愿不愿意进行摸索和反思。



6.2.4 总结

你也许会发现基础的部分我们讲了很多,然后越来越粗略。这是因为过了基础的部分之后,学习者就应该形成自己的方法和套路了,所以这里仅仅简单地提一下,不做详细展开。

按照这样的画画学习思路,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大脑的参与度是逐步增加的。从一开始的极少参与以保证初心的观察,到最后的几乎都是靠大脑的想象和规律来作画,其作用是慢慢显现的。对于一门技艺来说,免不了要从练熟开始,在习惯成自然之后,大脑再从中抽身出来,去反思和创作。

总而言之,画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可以选择不那么痛苦地从啃理论或者最冷冰冰和无趣的石膏几何体画起,而是跟随自己的内心,从自然的线条开始。不过,在漫长的学习和练习之路上,任何方法论其实都无法解决坚持的问题。不管用哪种方法,总归都要回到大量的(也许是枯燥的)练习上。通过不断地练习,逐步解放大脑,让大脑参与到创作过程之中,并随时进行探索和反思。在我看来,这就是绘画的真谛。

▲  随时随地都可以画,作者在出差飞机延误时画的乘客



6.2.5 书籍推荐

如果我一辈子只能看一本绘画类的书,那我希望它是《素描的诀窍》。这本书绝对是我有生以来读到的最有用、最与众不同的绘画书。能读到它是我之大幸。

这本书完全不像很多绘画书那样刻板无聊,一开始先讲线条或者画材,而是上来就直接讲观察,非常有意思。而且,书中讲方法讲得很粗略,基本上是指出了一条非常好的方向,但是又没有给人任何限制,读者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的绘画方法。

与这本书配套的还有一本《创意素描的诀窍》。如果说前一本书讲的是画准和画好,那么后一本就是创作了。不过它讲的主要是生成创意的方法,而不是创作所需的具体知识。

如果需要创作绘画具体的知识,那么读者可以看一些工具和参考书。比如画人物或者人体,就可以看看艺用解剖类图书等。

除了《素描的诀窍》之外,还有一些书也很有意思。比如说之前提到过的  A  Natural  Way  to  Draw  ,以及之前很流行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些书都比较特别,不走寻常路,值得一看。

当然,书只能传递理论知识,手上的熟练、肌肉的锻炼以及手眼协调还得靠长时间的练习,任何理论知识都无法速成,也无法替代。此外,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更应该怀着批判的心态,保留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到合适自己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