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做过什么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做过什么

第八章 场所隐私

书籍名:《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做过什么》    作者:洛丽.安德鲁斯



每天放学回家后,15岁的布莱克·罗宾斯(Blake  Robbins)就像践行青少年的一种礼仪似的,走进卧室,打开苹果笔记本电脑,开始上网。他稍微做一点家庭作业就要跑到社交网络上去查看最新动态,发即时消息给好友,或者用键盘往上敲打自己的个人动态。他的父母和朋友进出房间时,以及他自己洗澡更衣甚至睡觉时,电脑都一直开在那里。

苹果笔记本电脑似乎是布莱克通向世界的窗口,但同时它也是世界通向布莱克卧室的窗口。只是布莱克不知道,学校发的这台笔记本电脑用摄像头把他的个人生活尽收眼底,一览无遗。  [1]  每次他登入或退出,只要不处于睡眠模式,笔记本电脑都可以通过摄像头拍照,捕捉屏幕,并每隔15分钟向学校局域网上传一次图片。  [2]

5.5英里以外,在宾夕法尼亚州罗斯蒙特市的哈里顿中学,信息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对这些从学生笔记本电脑上收集来的照片进行查看。尽管这种摄像头应该只在电脑被偷的情况下才被开启,信息服务人员却理所当然地采集着有关学生,以及学生家人、朋友甚至老师的成千上万的图片信息。

“这样很夸张,有点像劳尔梅里恩学区肥皂剧。”哈里顿中学的信息服务技术员阿曼达·维斯特(Amanda  Wuest)在邮件中写道。

“我知道,但我爱死它了!”这是互联网服务协调员卡罗尔·卡菲罗(Carol  Cafiero)给出的回复。  [3]

这个富裕的学区向其教职工及2300名学生免费配发笔记本电脑时,  [4]  负责人克里斯托弗·W.麦克金尼(Christopher  W.McGinley)大张旗鼓地给这个项目做宣传。“每名高中生都会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成就21世纪名副其实的移动性学习环境,”他说,“在其他学区还在探索怎样实现这一点时,我们的项目已经整装待发了。我们能走在前沿并非偶然,在劳尔梅里恩,领先,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5]

麦克金尼没有告诉学生和家长的是,学区另外还花费了143975美元购买到LANrev系统许可,让这些笔记本电脑能接收到学校的远程服务和防盗追踪信号。  [6]  这使得布莱克电脑上的网络摄像头程序被激活,直到出乎意料地被一位学校管理者传唤的那一天,他才得知原来电脑里还安装了防盗追踪软件。

2009年11月10日,副校长林迪·马茨科(Lindy  Matsko)把布莱克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塞给他一张照片。

他不可思议地发现:这竟然是自己在卧室里的照片!

她指着照片上他的手,指责他染指毒品。  [7]

布莱克再仔细地看了一眼照片,不知道她在说什么。然后他辨认出了照片里他握在手中的物品,那是他一直在吃的Mike  and  Ike(美国著名水果糖商标——译者注)糖果。  [8]

布莱克惊呆了,“我认为他们完全不应该管到我家里去。”他说。他的父母火冒三丈,他们要回了这张照片,联系了记者。

《费城咨询报》(Philadelphia  Inquirer)  [9]  的专栏作家迈克尔·斯默柯尼希(Michael  Smerconish)写道:“罗宾斯的脸能被看得清清楚楚,从姿势上可以看出他正在和某人谈话,拇指和食指间夹着一样东西,应该就是一块Mike  and  Ike糖,因为形状和大小看起来都和它一样。虽然我们现在有办法确实他手里拿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但这与学区这种‘上演真人秀’的做法正当与否无关。”

布莱克的笔记本电脑捕捉了400多张照片——其中有他和朋友即时聊天时的屏幕截图、他睡觉时电脑摄像头在他屋里拍下的照片,还有他刚从淋浴房里出来时衣冠不整的样子,以及进入他房间的父亲和朋友。  [10]  笔记本电脑还传送了IP地址,让学校能据此确定其物理位置。  [11]

这位专栏作家发现,最麻烦的是对毫不知情的第三方的隐私侵犯,比如布莱克与朋友在互联网聊天时被截图。聊天记录被删节,斯默柯尼希无法判断布莱克和朋友在聊什么。“30年前,当这项技术还没有诞生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年龄的我在谈论什么。”斯默柯尼希写道,“女孩、体育运动、老师、管理员、啤酒聚会。只是顺序也许不是这样的。”  [12]

随着布莱克·罗宾斯事迹的传开,该学区的其他学生家长——尤其是女生家长——都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也被窥视了。高二学生萨凡纳·威廉姆斯(Savannah  Williams)说通常她“换衣服、做作业、洗澡、不管做什么”时,卧室里的笔记本电脑都是开着的。  [13]  教职工克里斯汀·贾沃克(Christine  Ja-work)则早就觉得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有些怪异。于是,当学生告诉她笔记本上绿灯无缘无故就亮起来了,她便拿胶布把摄像头封了起来。  [14]

哈里顿中学引起了人们的担忧。该校的信息服务部门通过网络摄像头收集了30564张照片以及27428张屏幕截图  [15]  。

布莱克的父母对此义愤填膺。他们觉得,在人们家里对人们进行监视算得上是一种犯罪。但又一次,法律无力胜任对社交网络和数字设备的管理。美国联邦调查局就该学区是否触犯刑事窃听法进行了调查,但结果并未提起公诉。检察官赞恩·梅莫杰(Zane  Memeger)说:“政府若要对一起刑事案件提起公诉,首先必须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证明被起诉的人在行为产生时带有犯罪动机。但在此案中,我们并没有找到这样的证据。”  [16]

在听闻这种偷偷摸摸在人家里进行摄像监视的行为就这样被放过了之后,参议员阿伦·斯佩克特(Arlen  Specter)和罗宾斯一家一样震惊了。斯佩克特悲叹罗宾斯事件引发了“法律是否已落在科技发展之后”这样一个问题,  [17]  后来他引入了《2010年秘密视频监控法案》(Surreptitious  Video  Surveil-lance  Act  of  2010)作为对联邦《窃听法案》的补充,明确规定在他人居所内秘密获取视觉影像属非法行为。  [18]  参议员拉斯·法因戈尔德(Russ  Fein-gold)——该补充法案的共同支持者——评论说:“美国竟没有一部联邦法规可以保护人们不在自己家中遭到监视,这是很多美国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19]  不幸他们提议的这项法规并没有被通过,最后只能无疾而终。

既然刑事诉讼不可能,罗宾斯家庭便开始诉诸民事法庭。2010年2月11日,布莱克同父母迈克尔和霍莉·罗宾斯(Michael  and  Holly  Robbins)对劳尔梅里恩学区提起了诉讼,对他们侵犯隐私的行为申请索赔,并要求他们停止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监视。  [20]  他们还试图从那些厌倦了计算机上的cookie的人们所争取来的法律那里寻求庇护——投诉对方违反《窃听法案》  [21]  中有关非法拦截电子通信信息和《存储通信法案》中有关未经授权获取他人电子通信内容的规定。  [22]  但因法庭认为只要有一方授权(本案中学区一方已授权),拦截和获取数字通信内容都可以不算作“违法”,两个法案中的规定在过去并没有起到作用。因此,即便罗宾斯的案子受到审理,或许也不应对联邦法规抱有太大的期望。

诉讼提起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校方相关人员便开始粉碎证据。在学校负责人的命令下,他们不仅关闭了受监视电脑上的防盗追踪软件,还开始删除收集到的照片等数据。  [23]

法律诉讼使学校不得不告知其他监控对象实情,并要求学校允许学生及家长查看剩下的图像资料。贾利勒·哈桑(Jalil  Hasan)这才知道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有1000多张照片从自己的计算机中上传到了学校——469张由网络摄像头拍摄,543张是屏幕截图。  [24]  这些照片暴露里他在卧室里的样子,以及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样子。这些监控一直进行着,直到布莱克提起诉讼那一天才停止。“看到这些照片时,我真的吓坏了。”贾利勒说。  [25]

他的母亲法蒂玛·哈桑(Fatima  Hasan)告诉《费城咨询报》,他们从费城搬家到这个风景如画的城郊学区,就是为了帮儿子找一个“安全的环境”上学。

“但当我看到这些照片时,”她说,“我盯着这些抓拍,就感觉在问自己‘我究竟是把孩子送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6]

贾利勒也雇了罗宾斯一家的律师马克·霍茨曼(Mark  Haltzman),他递交了第二份诉状,里面写着:“如果不是罗宾斯提起了团体诉讼,可以说,现在贾利勒的笔记本电脑只要一打开,就会继续呼呼地忙着拍照和捕捉屏幕。”  [27]

罗宾斯和哈桑两个家庭气恼的都是家的神圣受到了侵犯。且从宪法基本原则的角度说,隐私权是自由社会的一个构成部分。美国宪法《人权法案》中赋予了这项权利相当的分量。

学区向媒体透露,他们为这个案件所花的费用达120万美元。  [28]  这一招挺管用,因为很多担心赋税可能增加的家庭没有选择与罗宾斯家庭站在一条战线上。这些家长倡导,与其表现出对孩子遭受秘密监控的担忧,只要学校不再继续,事情就算告一段落。  [29]

但这里涉及的原则问题——人们家中的隐私权史无前例地受到了侵犯——就足以使美国公民自由联盟不再袖手旁观。联盟发表了非当事人陈述意见。  [30]  “人们在家中的隐私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31]  联盟的律师写道,并引证了联邦上诉案件,“人们居于自己家中,不受不合理的政府侵入,是宪法第四修正案的核心意义。”  [32]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在宾夕法尼亚拥有1000位成员,其中一些成员的孩子也就读于劳尔梅里恩学区。该联盟主要关注的是科技案件这条线,其中包括美国最高法院对擅自使用热感仪器确定他人是否在家中种植大麻这一案件的判决。“与凯洛案中的红外热感手段相比,住所内部的秘密视频监控是一种更严重的侵入和暴露。事实上,视频监控所引起的‘情节尤其严重的侵犯个人隐私’事件已促使一些法院做出决定,要求政府只有在提供‘特殊需求证明’的前提下,才能展开这类搜索。至少有一家法院已把这一监控行为描述为‘奥威尔式’”。  39

学校管理者声称他们事先不知道计算机具有监控学生的性能。而事实是,在管理层授权购置这些计算机和防盗追踪软件时,供应商就已对远程跟踪性能做出了说明。学校信息服务部的工作人员把装有布莱克·罗宾斯照片的文件夹放入副校长的电脑中,正是因为这样,这名副校长才找来布莱克问他手里拿的是否为毒品。  [33]

有些学生早已发现了防盗追踪软件的存在,也表达了他们的担忧。2009年,学生会的两位同学曾对他们的高中校长当面提出对这款软件侵犯隐私的顾虑。  [34]  《费城咨询报》报道:“学生领袖告诉校长,对于任何监控,所有的学生至少都应该收到正式的警告。”  [35]  校长却没能在全校范围内就这一政策通知广大学生,也没有做出任何改变。

布莱克和贾利勒的律师马克·霍茨曼提出证据表明,在配发笔记本电脑前,在信息服务部实习的一名学生也曾向部门负责人提起过跟踪会带来的危险。这名学生给信息服务部的负责人弗吉尼亚·迪梅迪欧(Virginia  DiMe-dio)发电子邮件,说该软件能让学校对这些电脑进行远程操控,这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应该告知学生和家长。而迪梅迪欧回复说:

我非常确定的是,学区技术人员不可能监控在家的学生……你不要担心,放松一点。  [36]

迪梅迪欧把整个电子邮件的内容发送给了互联网技师迈克尔·波比克斯(Michael  Perbix),波比克斯也给这名学生写了回信:

对“老大哥”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不过,我向你保证,我们绝不会耍任何“老大哥”的手段,特别是,在电脑没有连接局域网的情况下。  [37]

因为这些不靠谱的保证,外加波比克斯提醒他不要向外透露他实习期间所得知的秘密事件,这名学生最后没有把他的担忧扩散给其他人。然而,保证做出后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信息服务部就有员工开始对正在上演的“肥皂剧”——他们从远程获取的图片内容——评头论足。

甚至学区自身的法律团队都把信息服务部描述为“西部荒野(Wild  West)”,因为“那里极少有官方政策,没有操作规程,也没有员工考核标准”。  [38]  有些信息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以非常轻视的态度对待防盗追踪软件的使用,似乎对这种偷窥乐在其中。

被监视的不仅有学生,还有教师。有一位教师曾询问信息服务部的同事如何让网络摄像头不工作,但对方却不允许她那样做。配给教师的12台笔记本电脑中,有3805张被拍摄的照片和3451张屏幕截图被上传。  [39]  其中一些是由于笔记本失窃而被连接激活的,但一半以上的教职工电脑里,系统会无缘无故地被激活。

布莱克起诉三个月后,学区同意遵守法庭的命令,永久性停止远程激活学生电脑上的网络摄像头,并承诺在学生和家长查看完全部捕获的图像资料后销毁这些文件。  [40]  又5个月过后,2010年10月,学区决定避免庭审,支付总共61万美金以了结这两起官司,这笔花费的大部分流向了受理这个案子的律师。  [41]

但在全世界范围内,摄像监控遇上社交网络更是如虎添翼。就在同年秋天,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一年级新生泰勒·金文泰(Tyler  Clementi)有一天晚上请室友达伦·拉维(Dharun  Ravi)让自己在宿舍独处一会儿。于是达伦走出宿舍,但是离开前他打开了自己的网络摄像头。他溜达到了朋友莫莉·魏(Molly  Wei)的房间,然后用莫莉的电脑登录了Sky-pe,偷看泰勒和他的约会对象。  [42]

达伦觉得这下有料可爆了。他跑到Twitter上对他的150个粉丝发了一条消息:“我进了莫莉的房间,打开了我的网络摄像头,他竟在和一个花花公子亲热。耶!”  [43]

两个晚上过后的2010年9月21日,达伦又在Twitter上发了一条消息:“任何有iChat(苹果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译者注)的人,有胆量就在晚上9点半到12点找我开视频聊天。是的,那件事又发生了!”  [44]  就在泰勒和他的恋人“上演”他们最私密的戏份时,达伦和莫莉就在她的房间里偷看着。

当18岁的泰勒发现了这件事后,他气坏了。他是一名性格安静、金发碧眼的小提琴手,因此他跑到社交网络上去寻找建议。应该和室友撕破脸皮吗?还是应该报告学校?不管怎么做,都会引发对他性取向更多的讨论。

与此同时,达伦的朋友正在他的Facebook页面上对他不得不与男同性恋同住一个屋檐下表示同情。面对达伦在Facebook上获得的支持,泰勒惊呆了。他在一个同性恋聊天论坛里吐糟:“那些人的评论基本诸如‘你是如何做到再回去的?’‘你还好吧?’和他一起的那些人都把我和男生亲热看作是丑闻,而我想的是拉倒吧……是他在偷窥我……难道他们都看不出这样不对吗?”  [45]

2010年9月22日,泰勒·金文泰驾车一小时从学校来到乔治华盛顿大桥。他坐在停在桥边的车里更新了Facebook状态:“我要跳下华盛顿大桥了,对不起。”  [46]  10分钟之后,  [47]  他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48]

警察思忖着该如何是好:达伦和莫莉是否算是犯罪呢?这算是网络欺凌吗?这算是仇恨犯罪还是谋杀?就算参议员斯佩克特提议的《2010年秘密视频监控法案》被写进法律,也保护不了泰勒,因为视频录制者——他的室友——能合法进入他们的公共空间,这代表他可以对其中任何位置进行视频监控。

2010年9月,案件展开第一步,检察官以隐私侵犯罪对莫莉·魏和达伦·拉维发起刑事指控。莫莉·魏被允许参加专为初犯设立的审前干预项目,并被命令进行30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接受网络欺凌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改变生活作风,并从事全职工作(在校期间从事兼职工作)。  [49]

泰勒在秋天去世,但是法律诉讼真正开始已经是在这学期将要结束时了。莫莉同意指证达伦,所以2011年4月,检察官对达伦提起了上诉,控告他侵犯他人隐私,因性取向恐吓他人,干扰法庭取证(删除Twitter上邀请收听的消息)。  [50]  达伦并没有认罪,他缴纳了2.5万美元保释金后获得释放。  [51]

每一天,世界各地都有同龄人在专门纪念泰勒的Facebook页面上表达对他的悼念。参与到纪念活动中来的已经达到13.8万多人。尽管从来没在生活中见过泰勒,但他们赞赏他的才华,谈论着从他身上获得的启发,以及现在他们如何反抗欺凌。他们告诉他,不管他现在身处何方,希望他仍然在拉他的小提琴。

诸如太阳微系统(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斯科特·麦克尼利(Scott  McNealy)这样的技术业内人士也许会说:“反正你已经没有了隐私,就随它去吧。”  [52]  但为布莱克·罗宾斯和泰勒·金文泰的遭遇所惊吓的任何人当然都不愿意放任隐私遭到侵犯。不管是布莱克还是泰勒,都有权利对自己的私密活动不被公开抱有合法期望。但在社交网络的年代里,隐私这个概念会走多远呢?

人们在住宅内的隐私权处于美国宪法的核心位置。宪法第四修正案提出:“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

但受到保护的不只有家和宿舍。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宪法第四修正案“保护的是人而非场所”。正如前述警察窃听查尔斯·卡茨所使用的公用电话亭一案所表现出的,法庭愿意保护人们有合理隐私期望的任何活动。

社交网络是公开还是隐秘的?假如一位女性邀请20个人到自己的家中,警察没有基于合理理由的搜查证是不能进入的。若她的上司没有被邀请来参加这个聚会,那么他也不能通过电子手段窃听聚会现场的谈话。但如果这位女性是在Facebook上有20位好友呢?这样的圈子是私密的还是公开的?警察、上司等第三方人员是否能把她在此说过的话用于对她不利的目的呢?

对于这些能追踪我们到天涯海角的科技产物——手机摄像头、计算机、能通过分析背景噪音来确定位置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以及手机和计算机上能提示照片拍摄地点的数字图像编码中,我们应该怎样理解?

一些人因为意识不到潜在的后果,便不忌讳地在社交网络上公开自己的家庭住址等地理信息。2009年,英国间谍约翰·索沃斯(John  Sawers)爵士的妻子雪莱(Shelley)在Facebook上发了几张照片,照片显示约翰穿着速比涛(世界著名的泳衣制造商SPEEDO公司的运动品牌。——译者注)泳衣,出现了他们的几位亲戚,并提示了他们所在的位置,此后,约翰的特工身份就变得不那么隐秘了。  [53]  作为MI6  40  的未来领导者,索沃斯的个人信息本是政府高度保密的内容。但这样一条平常的Facebook状态就将他和他的家人置于危险境地,导致一些英国政客呼吁让他退出。所幸,最后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还是同意了对他的任命。  [54]

在新罕布什尔州,一个盗窃团伙根据人们在Facebook上发布的动态消息确定他们的家里是否有人,并据此偷袭了50多个家庭。  [55]  在Facebook及其他社交网络上签到,可能会将你的位置泄露给盗贼。甚至还存在一款计算机软件专门在社交网络上搜索关键词“度假”,帮助窃贼锁定外出度假者的房子。

还有一些实例显示,人们对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消息可能会泄露什么毫无概念。比如说,用苹果手机拍摄的照片中会嵌入一串名为“地理标签”的元数据。在你发布狗狗做游戏、订婚戒指、要出售的汽车等照片时,这些地理标签就能指示拍摄该照片的物理位置。一些免费软件能轻易解码信息,并在谷歌地图上提示具体的位置。因此,安全分析师们就一个新的问题——“网络窥探(cybercasing)”提出了警告,意思是指不法分子能根据你不经意间在网络上透露的信息,谋划从偷盗到绑架儿童等任何犯罪活动。  [56]

一些贩卖个人信息的数据整合商也会透露人们所处的物理位置。Spokeo免费公布人们的家庭地址和手机号码,并低价出售人们在互联网别处发布过的照片、视频等附加信息。2011年,Facebook也开始同第三方网站和开发商共享用户的住址和手机号码,而表面上却让用户以为自己的信息只会对朋友可见。  [57]  在给Facebook的信中,美国国会议员爱德华·马基(Edward  Mar-key)和乔·巴顿(Joe  Barton)表达了对这一举动的担忧。  [58]  Facebook停止了共享,但其“全球公共政策”副总裁马恩·列文(Marne  Levine)表示,在提升用户对信息共享的控制力以后,Facebook还将恢复与第三网站及应用的信息共享。  [59]

此外,还有一些网络骚扰者恶意暴露你的位置,陷你于危险之中。伊丽莎白·思拉舍在Craigslist的“随意接触”板块中公开前夫新女友17岁女儿工作地点的行为不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吗?  [60]  因此开始有男人跟踪这名女孩,因为思拉舍制造的假象让人以为女孩对随意的性行为感兴趣。面对检察官的指控,伊丽莎白辩说,这些地理信息早已存在于女孩的Myspace页面上,并因此成功脱罪。

我们社交网络宪法中的场所隐私权,应该在隐秘信息不论是被有意还是无意曝光的情况下,都能为人们提供保护,它应该与美国保护隐私权的悠久历史一致。它也应当与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保障“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的隐私权保持一致。

社交网络应被视为私密场所,因此根据社交网络宪法,如果你的地理信息出现在了社交网络上,第三方将不能视之为公开。伊丽莎白·思拉舍、Facebook和Spokeo均可因未经允许私自传播他人的地理信息受到指控。利用网络摄像头及其他设备向互联网发送画面,应被视为侵入他人的物理空间,应受到额外的刑事处罚。

我们的社交网络宪法还应包括通知和请求同意的正当程序权利,要求提供应用软件或设备的单位在你使用该软件或设备时,就可能泄露地理位置发出警告。供应商应该允许人们能够简单地取消该功能。目前来说,禁用地理标签需要经过多个菜单操作,且取消的同时可能会关闭GPS功能,这样一来,谷歌地图等应用程序就无法使用了。

我们多数人都不愿意把完全陌生的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或者张扬自己在性方面的经历,或者公开自己贵重物品的位置。然而,社交网络配合数字设备,就能做到这些。只有在社交网络宪法中声明场所隐私权,我们才能确保我们对安全和隐私的诉求及对个人生活的掌控得到了充分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