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19 发言量调整术

书籍名:《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作者:樱井弘


“今年赢利了吗?”与“今年的业绩如何?”

想控制对方回答的多少时

——舒缓节奏时用封闭式发问,拓宽广度时用开放式发问

看上去是同样的问题,但对方回答的话语多少却明显不同。

这就是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区别。

开放式问题指的是给予对方回答自由的问题。封闭式问题指的是回答范围较窄(受限)的问题。

典型的封闭式问题是用Yes或No来回答的,也包含类似“棒球和足球你喜欢哪一个?”这种从选项里做选择的问题。

比如:“想吃什么饭?”是开放式的,而“肚子饿了吗?”则是封闭式的。

我们在不经意间使用的这两种发问的方法,在会话达人看来,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而他们也会在会话中有意识地加以利用。

何时使用哪种发问法的判断标准在于对方爱说话的程度。对方如果口若悬河,则只需一个开放式问题就能打开他的话匣子,从而迅速达成沟通的目的。

然而,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爱说话,沉默寡言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如果对方不想暴露自己的弱点并树立起坚固的心理防线时,自然讲话也变少了。

对待沉默寡言的人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封闭式问题,这样能减轻对方的负担,也更有可能获得有效回答。

让我们来问问某位男士喜欢什么类型的女性吧。

男士A:“你喜欢什么样的女性?”(用“开放式”试探)

男士B:“没什么特别的要求……”

男士A:“喜欢清纯少女吗?”(他看起来话不多,那么战术调整为“封闭式”)

男士B:“不,完全没兴趣。”

男士A:“这样啊。难道说……你喜欢成熟的姑娘?”(继续使用“封闭式”)

男士B:“嗯。倒也不讨厌(笑)。”

男性A:“我也喜欢这种类型!你觉得这种类型的姑娘哪些地方会吸引你?”(心意已相通,使用“开放式”)

灵活运用这两种发问方式,就能够引导出对方的有效回答。

封闭式发问的难点在于,是发问者一直在引导着会话往下进行,如果封闭式发问持续时间过长,会演变成如同审讯一般。

另外,用封闭式发问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回答。

上面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发问典范,先通过封闭式发问缓和对方的情绪,再使用开放式发问来获取有效信息。

掌握对方回答多少的时候:

“开放式发问”和“封闭式发问”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