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20 强制停留法

书籍名:《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作者:樱井弘


“哇哦,这是在鹦鹉学舌吗……”

想更详细了解话题时

——将在意的关键词不断重复

在引导别人讲话时,不可缺少的技巧是随声附和。

用“欸——”也行,只点头不说话也行,都是随声附和的方式。加入它可以使沟通过程更具节奏感,说话人也渐渐口若悬河起来。随声附和就像推秋千一样,在什么样的时机给予说话人喘息是很关键的。

发问中不可或缺的随声附和技巧便是“鹦鹉学舌”。

鹦鹉学舌指的就是将对方说出的关键词原模原样地重复一遍。

通过鹦鹉学舌,你可以向对方传达对于谈话内容的惊叹和关心,暗示对方“刚才说的话让我眼前一亮!我想听听更具体的情况”。

无论采访还是平常会话,都可以用鹦鹉学舌的技巧表达你想了解更具体情况的意愿,而不用特地说一句“请把刚才的话题更具体地展开一下”。

运用实例如下:

对方:“我最近在关注食物损耗。法国近日也通过了相关法案呢。”

我:“食物损耗?”(关键词鹦鹉学舌)

对方:“对。为了能够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发达国家倡议必须减少食品丢弃。而且世界人口还在不断增长中。”

像这样通过重复“食物损耗”这一关键词,能够进一步引导对方讲出相关的见解。

发问即是诱导对方思考的过程。不会有人听到别人重复“食物损耗?”的时候还在考虑自己周末的安排吧。换言之,只需通过鹦鹉学舌,就可强行将对方的思维固定在当前话题上,防止他思考到别的地方去。

大体意思就是如此。

在上面的会话实例中,如果你对于“法国的法案”的情况并不了解,那么也可以用“法国?”来反问。

这样一来,对方的头脑关注点就落在法国的法案上,自然就会唤起相关的记忆,然后将更为具体的情况介绍给你,“你不知道吗?法国通过了禁止大型超市废弃滞销食品的法案哦。”

不过,对有些谈话对象而言,你抓住无关紧要的词语鹦鹉学舌反而会影响谈话氛围,还请特别留意。

想更详细了解话题时的发问:

〇  正确的鹦鹉学舌实例

“昨天的足球赛,真看得人热血沸腾。真没想到10分钟连进3球,上演了大逆转。”

“连进3球!?”(或者说“10分钟?!”)

“是啊,很了不起哦!哎,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能轻言放弃呢。”

×响应点完全偏离的鹦鹉学舌实例

“昨天我去了涩谷的美容院,看到了一位长得和男演员××一模一样的美容师!”

“涩谷?!”

“……嗯。下班以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