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40 用同调效应获取亲近感

书籍名:《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作者:樱井弘


“周末一般如何度过?你是哪里人?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在用什么牌子的手机?”

初次见面想和对方处好关系时

——持续发问,直到找到共同点为止

我十分喜欢和别人聊天,由于自己的兴趣或是跑现场的原因,经常会参加一些大型派对和交流会。

我每次都会在现场环视一周(可不是专门来竖着耳朵偷听别人讲话),发现人与人的差别都能很明显地体现出来。有些人和初次见面的人很快就能打成一片,有些人到最后也没能和任何人熟络一点。

善于和初次见面的人打成一片的,无一例外都是“发问高手”。

他们在谈话过程中最低限度地涉及自己的情况,将对方的信息不断挖掘并在其中找到共同点,然后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活跃会话的气氛。

比如,当你多次参加某交流会后,很可能有和对方都认识的熟人。这时,以“你是第几次参加?”为切入点,之后就能自然而然地问出“什么原因促使你来参会?”,进一步引出你们共同认识的人,再以他为话题,这样一来你们俩就不再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了。

如果你们没有都认识的熟人,可以试着在对方的兴趣爱好、所在行业等方面来寻找共同点。

比如联谊会上铁定会出现的问题“周末一般如何度过?”,就是一个找寻共同点的开放式发问(19节)。由于能够回答的范围很广泛,所以也更容易找到双方的共同点(例如,如果得到“我会去看现场演出”的回答,就可以接着问“喜欢哪种风格的音乐?”)。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

确实不太容易找到共同点时,你仍然劈头盖脸地不断切换话题发问,会让对方陷入窘迫的境地。这种发问方式称为并列发问,是wide  show(日本访谈类节目记者常用到的采访形式,类似“夫人怎么称呼?平时深居简出吗?来,对我们的观众说上一两句”这种风格)。

为了避免对方陷入窘迫的境地,对于没有共同点的话题,偶尔也要深入挖掘一下,来制造活跃的对话氛围。

还有个绝招,你可以用“我前些天读的一本书里写道,想处好关系的话,就去找寻共同点(笑)”这样的话语直率地告诉对方,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人遇到和自己具有共同点的人时,会产生亲近感,从而一下子缩短心灵之间的距离。这也被称为“同调效应”或者“相似性法则”,要点在于如何才能让自己处于“和对方容易产生亲近感”的状态。

初次见面想和对方处好关系时

◆  容易找到共同点,初次见面时使用也不会感到奇怪的发问

“您有什么爱好?”

“您是哪里人?”

“您从事哪个行业?”

“喜欢的艺人是谁?”

“在用什么牌子的手机?”

“上下班路线是怎样的?”

“您家里有几口人?”

“(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有没有在做一些健身运动?”

“在用脸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