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

攻击型人格及其亚型

书籍名:《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    作者:佐治.K.西蒙


西奥多·米隆(Theodore  Millon)的人格理论将攻击型人格定义为在人际互动和应对世界时保持高度独立性。他指出,这些个体总是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拒绝依赖他人的支持。高度独立人格分两种,一种能够使自己的行为很好地契合社会运行,另一种则无法遵守法律规则。我认为,“攻击性”这一标签并不能恰当地描述各种高度独立型人格的亚型的人际风格。一个人可以采用一种积极关注自己又不具攻击性的行为方式,这就是自信的人格,也是我认为最健康的人格。我也十分赞同惯犯之外还有多种攻击型人格类型,不幸的是,社会精神病学术语仅仅解释了高度独立型人格的一个亚型:反社会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将其视为一种心理障碍。

与自信型人格不同,攻击型人格者在追求个人目标上有一些冷酷无情,更突出了对他人的权利和需求的无视。核心特征包括迎接人生挑战的倾向,坚定的“赢”的决心,好斗的性格和心态,缺乏恐惧和抑制性控制而导致的适应不良,对主导地位的持续欲望,对于弱者的蔑视和漠视。

攻击型人格者也具有自恋者的大部分特征。事实上,有人认为这种人格类型仅仅是自恋人格的一种攻击型的变体。攻击型人格者是出了名的自负和自私,他们的需要、目的、计划等都是首要的,任何人和事都不应阻碍他们实现目标。

米隆在对高度独立型人格的论述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兴的攻击型人格的研究,研究的对象是最严重的攻击型人格者。在与性格障碍患者打交道的多年临床工作经验中,我总结出五种基本的攻击型人格类型:放纵—攻击,途径—攻击,虐待—攻击,掠夺—攻击和隐性—攻击人格。虽然他们有很多共通之处,每一种攻击型人格类型又各具特色,有些类型更加危险,有些类型更难理解,但是对活在他们阴影下的那些人来说,所有的攻击型人格都构成极大挑战。

放纵—攻击(unbridled-aggressive)者会公开地敌对,频繁地使用暴力,经常有犯罪行为。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反社会”的人。他们总是轻易发怒,缺乏适应性的恐惧或谨慎。他们冲动、不计后果、爱冒险、特别容易侵犯他人的权利。大多时候,他们的生活是封闭的,因为他们根本不会顺从,即使当前处境对他们是有利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传统观点认为,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抵制权威和他人、害怕被虐待和忽视的性格特征,因而他们不能与别人建立起充分的、密切的“连接”。多年的经验使我确信,有些显性攻击确实源自不信任别人而产生的敌意,也有一小部分人是因为生物倾向造成极端的警惕和猜忌(有一些偏执的人格特质)。但是经验也告诉我,放纵—攻击者大多并非由怀疑和猜忌造成,而是源自过度的攻击倾向,甚至有的攻击都是不必要的、莫名的、由怒火引燃,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攻击,不考虑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后果。相当多的人并不是在饱受虐待、被忽视或不利的环境中长大的,事实上,一部分人还有着最好的成长环境。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关于这类攻击者的旧有假设的合理性。有些研究人员已经注意到,他接触的各种“犯罪人格”者共同的可靠解释是,他们似乎都很享受从事非法活动。

途径—攻击(channeled-aggressive)型人格是显性的攻击型人格,途径—攻击者的攻击性有社会可以接受的出口,如利用经商、体育、执法、律师行业和军队等渠道,这些领域往往鼓励人们成为强硬的、任性的、有竞争力的人。他们可以公开谈论“葬送”竞争或“碾轧”对手的话题。他们通常不越线,但他们真的做出反社会行为时,你也并不会感到惊讶。这是因为社会规则更强调效用性,而不是对原则或权威的简单服从。所以,当一个人觉得这样做事出有因,或者认为能侥幸脱身时,他们就会打破规则,在他人身上施加累累伤害。

虐待—攻击(sadistic-aggressive)型人格是显性的攻击型人格的另一种亚型。像所有其他攻击型人格者一样,他们寻求支配他人的权力和地位,看着受害者在弱势地位的挣扎和屈服,他们会享受到特别的满足感。其他攻击型人格者,仅在危急情况下反击,仅在妨碍他们的人身上施加痛苦和伤害,大部分攻击型人格并不打算刻意伤害别人,他们只是想获得成功。这些人的想法是,如果有人因为阻碍自己而受到伤害,那就这样吧。但是,施虐者享受让人卑躬屈膝、痛苦万分的过程。与其他攻击型人格者一样,他们狂热地追求支配权和控制权,不一样的是,他们尤其喜欢羞辱和贬低受害者。

掠夺—攻击(predatory-aggressive)是最危险的攻击型人格(也称为心理变态或反社会人格)。没有人比罗伯特·黑尔(Robert  Hare)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更深刻,她的《良心泯灭:心理变态者的混沌世界》(Without  Conscience:  The  Disturbing  World  of  the  Psychopaths  Among  Us)一书读起来令人不寒而栗,但是对这一话题的解读既具有可读性,也具有价值性。我们该感到幸运的是,心理变态者(psychopath)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相对少见。但是,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也遇到和处理过不少此类案例。这类人与大多数人都不同,他们的良知匮乏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他们倾向于将自己视为更高一级的生物,普通人是他们的猎物。他们是最极端的操纵者或骗子,最喜欢剥削和虐待别人。他们看上去还会是迷人的、毫无敌意的。作为高超的猎手,他们仔细研究猎物的漏洞,做出令人发指的迫害行为,而从不感到后悔和遗憾。幸运的是,大多数操控者并不是心理变态者。

各种攻击型人格者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他们都过于寻求高人一等的权力和地位,并且不受惩罚的威胁和良心的谴责。他们在歪曲现实的前提下理解和思考,避免让自己接受和履行责任,“证明”自己过于激进的立场是合理的。这样一种歪曲的、错误的思维模式已经成为近期多项研究的主题。因为各种攻击型人格类型有许多共同点,不同亚型有相同的特点并不奇怪。所以,反社会人格者会有虐待倾向和隐性—攻击的特征,隐性—攻击者也会有反社会的倾向。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所有的攻击型人格者都与自恋人格者有许多相同的特征,都显示出自我膨胀和权力欲望,都剥削他们的人际关系,都是情绪独立型人格,都靠自己获得需要的东西。米隆将自恋者描述为被动—依赖型人格者,因为他们大多关注自己,相信生活中不需要任何人陪伴,没必要做任何事来展示他们的能力和优势,只要自己确信这一点就够了。自恋者虽然自私和自我,但他们可能是被动地漠视他人的权利和需求;相反,攻击型人格者则积极采取行动保持他们的独立,摧毁别人的权利,保障自己的目标,维护统治他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