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2.12 市场作为发现过程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这正是市场体制的动机。没有市场交换过程,经济学家几乎不可能知道某个人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事实上,经济学家对于良好的市场运行无关紧要!市场中的个体从事他们自己认为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人们根据行为衡量自己相应的成本和收益,经济学家则试图解释指导人们进行选择的逻辑和原则。我们的图表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人们在现实世界中使用的逻辑。在非市场经济体制中,产权不归个体所有,也不能交易,而是归“全社会”所有。一个中央经济计划者为了改善全社会而生产、派送产品和服务,他也得画图表,也得做所有这些令人头大的计算,来协调数以百万计的人和他们各自的计划和目标,那么他能从哪里得到所有必要的信息,让自己算得又快又好呢?

旁白 比较优势是在市场中被发现的。

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只需要在所有事情当中选择对他们最具吸引力的事情,就能发挥他们的比较优势。小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曾经尝试去演戏,但是转投网球;R.L.斯坦(R.L.Stine)写小孩看的恐怖故事,而不是写美国史教材;杰伊·雷诺(Jay  Leno)主持电视节目《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而不是管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奥普拉(Oprah)有能力成为内华达州的合法妓院的老鸨,但至今仍是一名成功的脱口秀主持人。美国进口亚洲生产的衬衫,亚洲购进美国生产的谷物,这一切都是因为它们相信这是获得它们想要的东西的最佳方式。比较优势以及因之产生的效率,不是在黑板上被发现的,而是通过产权在现实市场中的交换里被发现的。

在大多数这类决策中,相对价格提供了基本的信息。对于我们能从事的不同任务,我们要考虑我们的能力和能获得的报酬,我们选择某个工作,是我们认为它能最大限度地推进我们感兴趣的事业。例如,学生们想知道他们的政治学学位、护理学学位和哲学学位将来会有怎样的职业生涯和发展机遇,也想知道它们有哪些局限性。这些想法都不意味着他们单单看重价格,或者说他们学某个专业“只是为了钱”,人们的行为方式不会这么荒谬、这么令人无法忍受;而是说在其他因素等同的前提下,相对价格会影响人们的决策。美国的服装店发现亚洲货比美国生产的同样质量的衬衫便宜。亚洲农民选择不种麦子,是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他们种的麦子不能比市场上的美国麦子卖得贵,那么再怎么种也挣不到令人满意的生活。简而言之,他们的行为准则是,为达到一个确定的目标,最廉价的方式就是最有效率的方式。这样,他们不断互相合作和互相调节的过程就构成了经济。



大图景:对于经济增长的初次思考

无论你相信与否,纵观人类历史,除了极少数享有特权的人以外,贫穷几乎一直是人类社会的规律,而不是例外。所以,经济学的一大问题就是什么东西使一些人富了起来,而不是问什么东西让人们一直很贫穷。为什么在差不多300年前,位于亚欧大陆西北角的几个国家突然开始了我们现在所谓的经济增长的进程?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增长?为什么在欧洲先发生?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在欧洲以外只在那些建立在欧洲遗产上的国家发生?

旁白 贫穷和稀缺并不一样!

寻求一个解释

到底发生了什么?亚当·斯密考察了18世纪末的情况,并在《国富论》第1章中总结道:

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造成普及最下层人民的那种普遍富裕情况的,是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

换句话说,财富来自分工引起的产量大幅增加。经济增长是商业社会发展的结果,在商业社会中,每个人都从事专业化活动,并靠交换生活。

19世纪研究经济增长的最杰出学者用的是另一套术语,但得出的结论差不多。卡尔·马克思(Karl  Marx)把18世纪和19世纪发生在某些国家的巨大产出增长归因于商品生产体系的发展。马克思用“商品”一词指那些资本家为了盈利而不是为了消费而生产的产品。当然在分工全面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之后,事情的确是这样。斯密所谓的商业社会在马克思那里叫作资本主义社会。看他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个世纪能够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旁白 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和斯密的看法一样!

马克思认为,他看到了一个以资本私有和为盈利而生产为特征的社会的深刻缺陷,这个缺陷最终将摧毁这个社会,但是他并不怀疑这个社会生产财富的能力。

鼓励专业化和交换的规则的演进

但是,不能说这些国家只是通过专业化就富起来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专业化真的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你肯定会问:如果世界上每个国家都采用劳动分工,这样不就都能富起来了吗?答案是,抽象的“国家”本身若想“采用”诸如商业社会这么复杂的体系,并不是其想采用就能真正达成的,甚至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2章中简洁地阐明了他的观点:

引出上述许多利益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

分工的发展是缓慢的、渐进的,没有人设计这个历史演进的过程,甚至没有人想过要设计它。独立的个体希望从专业化中获得好处,所以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进行专业化的活动。他们的决策使他人的决策变得更容易。同时,人们逐步完善社会制度,使交换变得更加容易,交易成本逐步降低,人们也从中获得了更多利益。

旁白 复杂的社会制度演变:没有预先蓝图。

货币就是这些制度之一,而且是特别重要的制度,我们在后面会讲到。但是尽管重要,货币制度其实并不是被谁发明的。和劳动分工的发展一样,货币体系也是在个体推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亚当·斯密的老师之一,亚当·弗格森(Adam  Ferguson)在他1767年出版的著作《文明社会史论》(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中的观察是正确的:“国家现行的体制往往源于偶然的发现,这当然是人类行为的结果,但并非任何人类设计的执行”;人类社会常常经历“最伟大的变革,而这些变革的本意往往并非求变”;甚至政府官员也“并不总是知道,他们的计划会把国家引向何方”。

这不是说预见不重要,更不是说政府无法为经济体系的成功发展做出什么贡献。亚当·斯密肯定不相信这些。他坚持认为,只有“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才有广泛专业化的发展、产量的增加以及“普遍富裕”。政府必须提供一定的条件,让商业社会得以发展。斯密在1755年的一份手稿中指出(这份手稿成为后来《国富论》的基础):“从最卑下的野蛮行为演变到最高级的富裕状态,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条件,只要和平、税赋较轻、政府有相当的公义即可,其余的事都由事物的自然过程产生。”

旁白 私有财产和法规。

这样,我们就又回到了第1章介绍的重要概念——游戏规则,以及它在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特征——明确界定并得到充分保护的产权。如果没有对产权的合理保障,人们就不会为将来投资,也不会制订什么有用的计划或是创立某种昂贵的事业。这意味着在实践当中,政府至少必须保护社会成员免遭他人盗窃和抢劫,维持一个相对公允和可预测的司法系统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争端,并保证政府不会掠夺公民财产或独断专行。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在以“法治”为特征的社会里生活了一辈子,因而常常不知道能达到这些标准要求的政府其实很少。

合理保障的产权及其重要推论——产权交换的自由,是商业社会成功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有效地合作,创造并利用各种资源以满足彼此的需要,如此经济才会增长。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贫困就不可避免,除了也许有极少数人可以通过榨取大多数人的劳动享受丰裕的生活。

其他因素也有影响。当一个民族努力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时,气候是一个重要的促进或阻碍的因素;自然资源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即使不像有些人想象的有那么大的影响;战争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会使卷入战争的国家遭受巨大损失,同时会使一部分人屈服于另一部分人的独裁和剥削。如果我们在看过历史之后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那么有一件事至少是明确的,就是政府必须建立法治社会,使其治下的人们有望得到他们的投资和努力的收益(当然也要付出代价)。没有法治,商业社会无法成功发展。



简短回顾

商品交换主要是所有权的交换,或产权的交换。产权是“游戏规则”的一个重要部分,用来规定谁拥有什么以及财产应该如何使用。如果一个社会体系有明晰的产权,且对产权交换约束较少,那么这个社会就能产生价格机制,以帮助那些追逐自己比较优势的人们发现他们的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市场过程能告诉人们他们的机会在哪里,这样人们就能利用这些机会发现有效率的方式来创造净收益。

好品就是多多益善的东西,相反,坏品是越少越好的东西。稀缺品必须以某种好品或选择者认为有价值的别的什么东西为代价才能得到;而免费品,则是可以不通过任何代价就能得到的好品。所以稀缺品只有通过选择、挑拣和某种权衡取舍才能得到;免费品则不是选择的对象。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理论,关注的是稀缺品的生产和交换。我们如果生活在没有稀缺性的世界里,也就无所谓经济学问题了。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机会成本”一词常被用来强调一项行为的成本是人们赋予次优机会的价值,人们在选择这一行为时,以次优机会为代价。

在最宽泛的意义上,财富指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东西。人们自愿交换产权,是因为他们感到这是创造个人财富有效率的方式。自愿的交换,总是包含以价值较低的东西(投入)为代价换取价值较高的东西(产出)。从来不存在等值的交换。和制造业或农业一样,交换也是创造财富的过程。事实上,交换是生产的另一种方式。

经济效率取决于对价值的评估。尽管物质和技术方面的事实可以直接决定效率,可是它们并不能确定相对于其他生产过程的相对效率。对于一项计划或活动,决策者总会问自己,是否值得为之付出一定的成本,这和问这项活动是不是有经济效率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因为经济效率的概念就是权衡期望的额外成本和期望的额外收益。

从根本上说,对某个过程或安排是否有效率的争议,就是对不同人的评价应赋予多大权重的争议;因此经常也是对游戏规则的争议,对谁应该对什么资源拥有什么权利的争议。

机会成本决定比较优势。人们从事专业化活动是为了交换,进而增加财富。他们专门从事自认为有比较优势的活动。有些产品和服务,他们认为自己生产的成本太高,所以他们自己不生产,而是通过交换获得。生产可能性曲线描绘了这个过程中财富的增长。无论人们从事的是地区贸易还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法则”都有效。

信息本身是稀缺品,这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增加,很多经济活动都可以理解成对信息稀缺的一种回应。交易成本是安排合同、契约和贸易的成本。生产信息的成本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如果可以发展出一个具有适当激励机制的系统,特别是市场过程,人们就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信息的生产了。

备受诋毁的“中间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生产的专家,他们能降低交易成本。这是中间人的比较优势。就像街角杂货商能在潜在买主和潜在卖主之间牵线搭桥一样,eBay或是亚马逊网站也这样做。中间人认为,他们的比较优势在于能提供某种信息进而降低交易成本,能协调跨地区的市场交换,并能把地方性市场整合到更大的经济系统中去。

游戏规则决定了我们彼此协作(和竞争)的方式。确认私有产权的法治也允许产权的自由交换,激励人们专门从事他们有比较优势的活动。市场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出现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也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国家的财富比另一些国家多。



问题与讨论

1.塞丽娜·迪皮蒂极其幸运。早上她一醒过来,就在枕头下发现了一盎司金子,这使她很高兴。因为她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所以金子对塞丽娜来说是免费品。后来,她知道了这些金子值400美元,只要她想卖,就可以卖掉。如果她选择继续拥有金子而不是卖掉,那么这些金子对塞丽娜来说还是免费品吗?

2.假设某加油站在7月4日打出下面的促销广告:“只此一天:中午至下午3点免费加油,祝美国生日快乐!”汽油对加油站老板来说是免费品吗?对那些在加油站门口排长队的所有司机来说,汽油是免费品吗?许多人也许会避开“免费”汽油,而在其他地方加油,每加仑要付1.85美元。在你看来,他们放过这个机会是不是很傻?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他们是不是没做到优化呢?

3.一个人把杰克暴打了一顿,并且抢走了他的新棒球手套。谁赢了?谁输了?

4.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哪一个更有效率?

(1)一把是1956年的Fender  Stratocaster吉他,琴身非常光洁,音色美妙;另一把是2014年的全新的El  Cheapo电吉他,虽然新,但是声音像敲洋铁桶。(如果前者卖1~2万美元,后者卖175美元,又有什么差别?)

(2)订一张麦迪逊广场花园的音乐会票和在当地酒吧订个座看爵士乐演出。(如果前者的主唱是大明星埃里克·克莱普顿,后者的主唱是你自己的车库乐队,又有什么差别?)

(3)在当地水果店里买香蕉和去种植园买香蕉。

(4)一辆八缸SUV和一辆用太阳能电池驱动的车。

5.家里经常吃大量的速冻方便食品是否有效率?商店里这些食品价格不菲,在什么情况下,对于做成一顿晚饭它们是成本最低的投入?有人说,这些方便食品比自己做饭采购的原料贵一倍,所以吃方便食品是一种浪费,这种说法的前提有什么问题?

6.很多美国人开私家车上班,不坐公共交通,也不互相搭伴拼顺风车。

(1)你怎么解释,在高峰期一个人开一辆车会是有效率的选择?

(2)坐公共汽车的人也是有效率的。(1)和(2)怎么会同时正确呢?

(3)有人说,这么多人都开自己的车上班是缺乏效率的。他实际上做了什么样的论断?

7.为了显示人口增长会造成世界农业资源枯竭,世界观察组织指出,1988年美国人消耗的食物多于本国生产的食物,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1)你觉得所谓“1988年美国人消耗的食物多于生产的食物”是用什么衡量的?体积?重量?热量?还是货币价值?

(2)如果官方贸易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食物进口量每年都比出口量多,这意味着美元计价的进口贸易额大于出口贸易额。为什么这些数据不能成为论证美国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有力证据?

8.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期间,很多人质疑,为什么在汽油短缺的时候还允许像赛车这样“极其浪费汽油”的比赛存在。很多人主张按照公众的利益,缩减这种“公然的浪费”。赛车是严重而公然地浪费汽油吗?当汽油短缺的时候,试着给“浪费”下一个既明确又站得住脚的定义,使得可以仅仅控诉赛车,而其他使用汽油的用途则不算浪费。

9.农民在耕种之前先要准备土地,这时他们有多种选择。他们可以在播种之前先把地犁一遍,然后仔细耙一遍;也可以稍微翻一翻;也可以什么都不干就直接下种。深翻土地可以消灭杂草和虫子,而一点都不翻,则要求仔细而大量地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而且产量会低一些。下列各项分别对深翻土地和不翻土地的相对效率有何影响?

(1)柴油涨价。

(2)较好的除草剂和杀虫剂。

(3)政府对农用化学品对河流、湖泊造成的污染控制得更严。(注意:没翻过的土地更容易残留化学品。)

(4)类似一些住在近郊的人看着一大片精心照料的开阔地,会对自己照顾的草坪有满足感。当农民们对他们的土地也持同样的态度。

(5)土地涨价。

10.差不多一个世纪以来,犹他州的塞维耶河一直是该州中部农田的灌溉水源。现在有人建议在这一区域建一座3000兆瓦容量的火力发电厂,每年需要从塞维耶河取水5万吨。电厂的运行意味着农业用水将减少。

(1)塞维耶河的水用来灌溉更有效率,还是用来发电更有效率?

(2)这个问题你能否通过比较食物的价值和电力的价值来回答?(提示:价值决定于边际贡献。)

(3)如果对塞维耶河水拥有产权的农民把产权卖给电力公司,河水是不是得到了最有价值的使用?

(4)如果农民把水权卖掉,谁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11.你注意过没有,市中心的加油站非常少?面对庞大的交通流量,在市中心开加油站应该会有极好的生意。

(1)为什么大城市的市中心很少有加油站?

(2)如果市政府拥有土地的征收权,为了开加油站而征收市中心的一小块地块,周围显然对汽油有大量需求,这么做对政府来说是否有效率?

12.航空公司愿意超额订票,因为它们知道订了票的乘客未必都来。但有时候,这导致订了票在登机口等待的人数超过了飞机上座位的数量。

(1)从航空公司的立场看,超额订票有效率吗?

(2)从乘客的立场看,超额订票有效率吗?

(3)1976年,拉尔夫·纳德尔向法庭起诉航空公司“取消了他的预订座位”。原告胜诉之后,联邦政府出台政策,要求航空公司补偿那些已经确认订票但被拒绝登机的乘客。结果是,一旦某个航班发生超额订票,航空公司就开始劝乘客自愿推迟航班。谁在这个新制度中获益了?

(4)如果当座位短缺时,乘客可以卖掉他们已经确认的座位,那当一个机场拥挤停机位短缺的时候,乘客为什么不能卖掉他们在这个机场降落的权利?

(5)1976年以前,航空公司经常拒绝那些有急事出差的人登机,却不拒绝那些不急于抵达目的地的人。这似乎是一种协作的失败。1976年以前,航空公司拒绝那些最后到达的人,在现行制度下则是那些自愿推迟出行的人。是什么重要措施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使以前令人沮丧的境况得以改变?

13.法德律师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律师。他也是一个能力惊人的打字员,每分钟能打120字。如果他能雇到的秘书最快只能打60字,他要不要自己打字?你能否论证一下(不必画图),法德打字的效率并不比秘书高一倍;事实上他打字的效率比秘书低,因此他应该保留秘书。

14.高默每6个月能生产200蒲式耳玉米或200蒲式耳草莓;古博每6个月只能生产100蒲式耳玉米或50蒲式耳草莓。

(1)画出他们各自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2)高默生产1蒲式耳玉米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3)高默生产1蒲式耳草莓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4)古博生产1蒲式耳玉米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5)古博生产1蒲式耳草莓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6)谁具有生产玉米的比较优势?

(7)谁具有生产草莓的比较优势?

(8)假定高默和古博都专业化生产他们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互相交换,请给出对双方都有利的贸易条件。

15.“专业化和国内自由贸易是好事,但是自由的国际贸易完全是洪水猛兽。进口便宜的外国货不能扩大我们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也不能促进经济增长。相反,廉价的进口货会造成国内的就业机会减少。”仔细评论一下这段话。

16.学生们常常抱怨校内收购旧教材的书店出价太低。

(1)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还要把他们的旧书卖给书店?

(2)我们如何判断书店是提供了一种二手书的有效服务,还是从学生身上不当牟利?

(3)为什么校内书店在卖某一种旧书的时候,无论品相好坏,都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卖二手车的人就不这么做。你怎么解释卖二手车的人和校园书店的这种不一致?

17.假设你发现,如果你在网上而不是商店购买所有的日用品,你就能节约一成开销,你会这么做吗?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利用这个“节约”的机会?当人们“购物”的时候,他们到底在做什么?你有多少次是你在看商家摆出来的商品后,在其中发现了你想要的东西?

18.和普通的折扣店相比,你觉得跳蚤市场上类似品质的商品会不会有更大的价格差异?为什么?这种价格差异是不是说明某人被骗了,或者某人在不当地利用其他人?

19.在一个繁忙的候机楼里,一个人走到你面前,拿出一块漂亮的手表给你看。他说这块表值135美元,愿意25美元卖给你,你买不买?如果你能得到更多的信息,你是不是就更愿意买呢?在这种情况下,你并不知道当地一家著名珠宝店的情况;假设你去这家店里面买,又能“知道”哪些信息?

20.为什么一辆新车在第一年中会贬值很多?难道是因为美国人对汽车有一种非理性的喜新厌旧情感吗?

(1)哪种二手车更可能在二手车市场上出现:一辆让主人风风光光的车,还是第一年就不断返修的车?

(2)哪种待出售的车更可能会有卖方知道而买方不知道的缺陷:新车还是旧车?

(3)相比于买卖双方都有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以上的这些可能,对于二手车卖主能接受的价格和买主的出价意味着什么?

(4)为什么有时候卖旧车的人会为他们卖的车提供保修,而在另外一些时候广告上又说“无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