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3.10 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相对价格应该上涨多少,人们的汽油消耗才会降低10%、25%甚至50%呢?答案很清楚,这取决于允许调整的时间有多长。人们会买油耗低的汽车、会把家搬到离单位近的地方或者会组织几个人合开一辆车去上班,但他们不会立刻这么做。对于制造汽车的工程师来说,他们需要时间来提高汽车的燃料效率;公交公司和航空公司也需要时间扩充运营时间表,给开车的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汽油替代品。在短期内,我们肯定会遇到麻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长远来看),我们会找到汽油的替代品(几个人合开一辆车、使用六缸或四缸的发动机、缩短旅程等)。我们会找到新的优化方式。

我们前面所用的例子差不多全是家庭决策,这有可能使我们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生产者和家庭一样也是顾客。公司也要用水、用汽油,有的时候,公司还用得特别多,以至于它们对价格变化极端敏感。如果你忽视生产者对很多商品的需求,那么你就会忽略许多导致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重要因素。以水为例,很多工厂的选址决策经常是根据期望水价做出的,这些决策又影响到不同地区的需求量。

旁白 发现替代品需要时间。

对顾客来说,发现替代品并开始使用替代品都需要时间。生产者也需要时间来开发、生产和推广替代品。因此,价格变动时人们多买或是少买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观察这一调整的时间长短。有时,幅度相当大的涨价(或降价)在一开始的时候不会导致消费量显著下降(或上升)。这有时甚至会使人得出价格对消费量没有影响的结论。这是个完全错误的结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立刻发生的。人们是自身习惯的产物,必须得花一定的时间,才能发现某种东西有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