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3.11 需求的价格弹性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旁白 消费者对价格变化有多敏感?

“价格变动时人们多买或是少买的数量”,这样的表述实在是很麻烦。但是,这的确是一种重要的关系,有很多种应用。所以经济学家就发明了一个特别的概念来总结这种关系。这个概念的正式名称是需求价格弹性。这个名称恰如其分,弹性指的是敏感度。(当用三号铁杆击球时,高尔夫球比大理石球更有弹性。)如果对于某种东西的较小价格变化,人们买的数量有很大变化,就说这种东西的需求有弹性。而如果某种东西价格变化很大,但需求量却没有什么变化,就说这种东西的需求缺乏弹性。

旁白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其定义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这样,如果鸡蛋的价格上涨了10%,使得人们想买的鸡蛋数量减少了5%,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5%除以10%,即0.5(如果要说得完全正确,应该说是-0.5,因为价格和购买量向反方向变动。但是为了简单起见,我们省略了负号,把所有弹性系数都看成是正的)。

只要弹性系数大于1(忽略符号),即需求量的变化幅度大于价格的变动幅度,就说需求是有弹性的;只要弹性系数小于1,即需求量的变化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动幅度,就说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心急的同学肯定想知道,当需求量的变化幅度正好等于价格的变动幅度时,也就是弹性系数正好是1时应该怎么说。我们说,这样的情况叫作“单位弹性”。

弹性受三个因素影响:

时间(我们已经讨论过了)。人们对价格变化调整的时间越长,需求弹性就越大。

已知替代品的可及性和相似性。消费者在面临更高的价格时,通过寻求替代品以达到优化的目的。任何东西都有替代品,但有些东西比另一些东西有更多的已知的替代品。替代品越多,需求弹性越大;替代品越少,需求弹性越小。(你能看出时间和已知替代品的可及性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吗?我们常常需要时间来考虑和发现适当的替代品。)

预算中被用于某种东西的比例。预算中被用于某种东西的比例越小,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就越低,需求就越缺乏弹性。如果预算中被用于某种东西的比例较大,消费者就会更精挑细选,他们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就越高,因此需求就更有弹性。

你可以用下面给出的几种情况来判断需求是不是有弹性,以便熟悉这个概念的使用。每种情况在下面几节都有讨论。

·“盐的价格要翻番了,我还是要买这么多——所谓需求法则也不过如此。”

·对小货车的需求。

·对福特小货车的需求。

·对红色福特小货车的需求。

·“如果大学的学费降低20%,那么大学收到的学费总额就会上升。”

·对胰岛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