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6.16 甚至连屠夫都没这个胆子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假设对牛肉的需求突然上升,谁都没有料到。尽管全国上下普遍出现这种现象,每家肉铺还是只能通过自己的销售看到这一点。牛肉会比预想的卖得快,而且要动用存货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肉铺的库存只是应对需求暂时变化的缓冲。如果连存货也卖完了,就只能给其他中间人(肉类屠宰加工商或分销商)打电话,增加牛肉的订货量。但是,因为顾客的需求是在整个市场上增加,所以别的肉铺的牛肉订单也会比预期的大,不光是这一家增加订货。这就给屠宰加工商的存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只能订购更多的肉牛以供屠宰。

但是,供给是存在约束的。我们希望最终的牛肉产品的供给是相对有弹性的,即对价格的微小变化很敏感。虽然肉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多切或者少切一点卖给你,但是肉牛可不是一夜之间就能长大的;短期之内,肉牛的供给是没有弹性的。因此,对肉牛的需求的增加只会导致屠宰加工商之间的竞争,他们必然会抬高肉牛的市场价。屠宰加工商们会告诉肉铺,要想拿到牛肉,就得出高价。肉铺想多进牛肉,于是也得出更高的价钱。

肉铺老板会怎么做呢?对他而言,牛肉的成本上升了。他会向想买牛肉的顾客要高价,嘴里还得一个劲儿地道歉:“我的牛肉进价高了,成本上去了,所以,不好意思,涨价也是没办法的事。”当然,真正抬高成本的并非屠宰加工商。到底谁应该为高成本负责?是肉铺柜台另一面的人们——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