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第8章 觅价[1]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学习目标

·定义觅价

·分析价格、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将觅价运用到差别定价中

·探寻差别定价的策略

·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从觅价的角度,探讨成本加成定价法

觅价者如何找到他们正在寻找的价格?他们找到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在这一章我们将要讨论的是,觅价者首先估算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然后试图制定价格,这个价格能让他们卖掉他们的所有产品,不多也不少;按照这个价格,边际收益应该超过边际成本。企业追求利润,消费者寻求交易,议价过程的结果是,竞争过程使得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是市场竞争过程的结果,而不是在这个过程之前行动者行为的假设。这听起来复杂吗?这就是净收益(或者说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最大化过程的逻辑。但商业企业在实际中会如此行动吗?这听起来太理论化了,像是经济学家空想出来的,现实世界的销售者对这些甚至可能不明所以。

旁白 净收益的定义: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1]  原文为price  searching,一般译为“寻价”或“觅价”,但并非像字面意思那样暗示“货比三家”之类的过程,指的其实是“订立价格”或对价格有影响力。——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