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8.10 一些差别定价的策略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与常青藤学院的学费奖学金计划一样,销售者已经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战略以达到同样的目标,就是要找到低成本的途径,用来区别高价购买者和低价购买者,然后专门向只愿意以低价购买产品的人提供较低的价格。

例如,杂货店常常向出示从报纸广告上剪下来的特惠券的顾客打折。杂货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打折是为了吸引那些热衷于买便宜货的顾客,如果没有打折,他们是不会光顾这家店的。那些付账时没有出示优惠券的顾客是认为自己对于价格不敏感的人,所以他们将支付更高的价格。

假如航空公司下调票价,它们能向那些原本会开车去度假的人售出一些机票,把飞机上的空位填满。可是航空公司并不想对商务旅客下调票价,因为商务旅客想要节省时间,愿意支付更高的价钱。同样航空公司也不愿意对那些用旅行费用抵税的人下调价格。那么航空公司该如何区分两类不同的顾客,然后专门对那些没有折扣票价就不会乘飞机的人打折呢?一种方法是只对那些早早就购买回程票,并且在外地待的时间超过一周或度周末的人提供折扣票价。商务旅客往往无法在外地逗留那么久,而且他们常常是临时才收到出差通知。这还远不是一个绝对精确的价格甄别策略,但它成本不高,而且效果出奇的好。

各种娱乐活动通常都会对孩子、学生和老年人提供折扣价格。这是活动主办方慷慨大度的表现吗?更可能的是,它们希望在不对每个人都下调价格的情况下,吸引那些对价格更为敏感的人群,多做生意。销售者提供特惠价格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对商品需求弹性更大的潜在客户,但前提是要能用低成本的方法将他们识别出来,而且要能防止他们把商品转让给需求弹性较小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