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

“逼迫”和“引导”

书籍名:《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    作者:高田贵久



倘若能够灵活利用上述两种立场,我们就可以成功引导对方付诸行动。“要求对方做判断”在沟通中可以算作是“逼迫”。这就好比童话故事《北风和太阳》④  中“北风式”的行为,说话者摆出各种理由及逻辑,“逼迫”对方采取行动。与此相对,“只想让对方倾听”则属于“引导”型沟通法。说话者通过赞扬、哄劝等手段引导听话者自发采取行动。这两种沟通方法说不上来孰好孰坏,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场合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许多人由于习惯于使用自己擅长的沟通方法,往往会对另一种沟通方法持否定态度。

比如说,擅长用逻辑“逼迫”对方的人常常会否定“引导”型沟通法。他们认为,漫无目的地讲再多废话也不会推动事情的进展。其实一直以来我也有同感。事实上在咨询公司,基本不存在引导型沟通。话虽如此,如果你能灵活运用引导型沟通法,可能会产生极好的效果,让对方充满干劲,萌生团队意识,心情愉悦,进而主动采取行动。

另一方面,擅长引导型沟通法的人们或许会认为,有逻辑地罗列理由是欧美人的行为模式,不见得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组织。其言论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只靠摆逻辑、讲道理来逼迫对方远远不够,其实企业运营等场合就需要广泛使用引导型沟通法。话虽如此,也有很多场合都需要我们有逻辑地阐述自己的想法。

综上所述,“逼迫型”和“引导型”不分优劣、各有千秋。我们应当根据时间场合选择适合的沟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