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推荐序二 学习不止技巧

书籍名:《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作者:Peter C. Brown



在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同学拿着各种各样的单词书,天天在背单词。他们怎么背呢?比如,要背acoustic(声学)这个词,很多同学的做法是,把单词里的字母逐一读出来,然后再把对应的中文释义读出来(而且通常只读第一条释义)。这样背单词的效率极为低下,但很多同学完全没有觉察,还是每天很早就起来背。

天知道,用这样的方法是否真的能够记得住那些单词。即使能够记住,考完试也就会忘记了。对于他们来讲,记单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花的时间越少越好,花的心思越少越好。

然而,认知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人们在学习一个概念的时候,花费越多的心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去重新演绎它,或者是尝试理解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义,就能越牢固地掌握这个概念。这样的发现还有很多,你手上的这本书就是这些认知心理学发现在教育领域的一个总结。

回到记单词的问题,除了死记硬背,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更好地记单词呢?假如我就是要记住一个长得像acoustic这般难记的单词,该怎么办?

首先你不需要为了记单词而记单词。假如你只是在某本单词书上看到了这个单词,而且这个单词是某类考试必考的,那就更要远离它了。

你真正需要的,是“生成性学习”(generative  learning)。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你因为好奇,想学吉他,这时候,你拿起一本吉他书,或者在网上找到了某个吉他教程,可能你在不经意间就会碰到acoustic这个词,而且它会反反复复地出现。这时候你再打开字典(纸质书或电子版都可以),去查这个单词,你就是在一个强语境的情况下了解了这个单词。假如你更进一步,去豆瓣网搜一下是否有与acoustic相关的图书,或者是在网上搜索是否有与acoustic相关的视频,甚至可以到电影剧本网(Daily  Script)去搜一下哪些美剧的对白包含了这个单词,这样一来,你对acoustic这个单词的认知,就从陌生变成熟悉了。你还可以尝试拿acoustic来造句,这将再次强化你对这个单词的理解。你甚至还可以专门写一篇博客,把你每天碰到的有意思的英文单词记录下来,配上你自己找到的例句,或者你自己写的例句。相比只是单纯地去记一个单词的拼写和读音,花费五倍、十倍甚至更多功夫,这样做的收获不止五倍、十倍。如此坚持一个月,你就可以把单词书扔掉了,因为你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成为你的单词书。要是能坚持一年半载,你就会发现,学单词也是一件乐事。

背单词只是一个例子。不论是上班族还是在校学生,学习新知识或技能都是绕不过去的话题。然而大多数人所知晓的学习方法只是通过口耳相传来获得,极少经过实证检验,这就有如生病了,听路人说什么药有效就吃什么药,而不去过问那种药是不是经过了临床测试,而且得到了上市批准。

在过去很多年里,无数人努力学习而无长进,原因往往在于方法不得当。如今,我们感到非常庆幸,因为《认知天性》这本书乃是一本基于实证研究而写成的学习指南,而且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了。

本书作者亨利·罗迪格和马克·麦克丹尼尔均为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以研究记忆的机制而著名。他们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工作,都是在研究记忆。十年前,他们开始思考,为何心理学家对记忆之机制了解得这么透彻,但是在教育领域,似乎甚少有应用。于是他们开始调查人们在日常是采取什么策略来学习的。调查结果显示,反复阅读、在书上画线、在课堂上记笔记,以及课后温习笔记、使用不同的记忆策略、使用索引卡、创建概念图,以及小组学习,这些方法被广泛使用,但其有效性则非常令人质疑。有感于此,罗迪格教授开始与教育心理学家合作,尝试将实验室研究发现推广至课堂。其后,他们联合了小说家彼得·布朗,写成了面向大众的一本介绍学习科学之原理的图书,就是你手上拿的这本。

这本书介绍了关于记忆的基本原理,也颠覆了人们许多的传统认知,比如,作者驳斥了所谓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s)的理论,还介绍了为何间隔练习(interleaved  practice)和合意困难(desirable  difficulties)对于学习反而极有帮助。

不论你是要找到更好的办法去背单词,还是正准备去学一门新的技能,这本书都会是你的一盏指路明灯。假如你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一些陌生的心理学名词,也不妨试一试书中提到的办法,上网搜索一下那些名词,看看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话来重新演绎书中提及的概念(这是练习生成性学习!),还可以看一会儿书,然后去学一会儿吉他,再回头看书,因为间隔学习更有利于记忆。

叶富华

TED演讲中国引进人,TEDtoChina项目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