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逻辑思维与诡辩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逻辑思维与诡辩

节外生枝

书籍名:《逻辑思维与诡辩》    作者:张晓芒


——混淆模态判断的诡辩


有一位老师想看看一个同学的智商如何,就问他:“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1只,还剩下几只?”

学生问:“是无声手枪吗?”“不是。”

“枪声有多大?”“80至100分贝。”

“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是。”

“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法不犯法?”“不犯法。”

“能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中了?”“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他几近央求地说,“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可以了。行不行?”

“不过我还是想再弄清楚,树上的鸟有没有聋子?”“没有。”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没有。”

“边上有没有其他的树,这些树上有没有其他的鸟?”“没有。”

“有没有残疾的鸟或饿得飞不动的鸟?”“没有。”

“算不算怀在肚子里的鸟?”“不算。”

“打鸟的人眼睛近视不近视,他能保证一定是10只鸟吗?”“不近视,就是10只。”老师已经被问得满头大汗。他甚至开始怀疑是否是自己的智商有问题。

“有没有傻到不怕死的鸟?”“没有。”老师心里说,“我才傻呢。怎么问了这么一个傻问题。”

“有没有不怕枪声的?”“没有。”但老师心里说,“饶了我吧。”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鸟?”“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完全可以。你说到底还有几只就可以了,不然我就不再回答了。”老师已经想不起来究竟是谁在问问题了。

“好吧。”于是学生满怀信心地说,“被打死的鸟要是被挂在树上没有掉下来,那么树上就还剩1只;如果掉了下来,就1只也不剩了。”听了这最后的肯定回答,老师差点哭了出来。

“现在是什么”是实然判断,“应该是什么”或“可能是什么”是模态判断。在上述问答中,那位学生显然是将本可以不具有的“应该是什么”或“可能是什么”的问题加进来,从而节外生枝地产生出许多新的“应该”或“可能”。

节外生枝一般比喻为在问题之外又生出新的问题,现多比喻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难以顺利解决。

又曾见过一篇类似上述应答的小品文,大意是,有位老师以“司马光砸缸”为例,请同学们谈谈创新思维的价值与意义。但许多同学从各种不同的现代“应然”角度,轮流数落司马光的“不是”,也让老师心里直骂自己愚蠢。有此现代“应然”创造性地打败古代“实然”,大概这位老师以后只要想到司马光,恐怕是:想砸什么随便,但千万不能砸缸了。

节外生枝的表现手法,就是这样混淆了模态判断的含义。

据《战国策·齐策》载:楚国有个人举行祭祀活动,完事后赏给手下办事的人一壶酒。这些人便商量说:“这壶酒不够大家喝,一个人又喝不完。不如大家都在地上画一条蛇,先画完的喝酒。”结果有一个人先画完了蛇,他拿起酒壶扬扬自得地说:“我再给这条蛇添上几只脚,你们的蛇也不一定画得完。”当他的蛇脚还未画完时,另一人已经画完了蛇,便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用得着给它加脚?”画蛇添足的人终于“得之东隅,失之桑榆”。

画蛇添足故事的问题在于,当那位“添足者”端着酒杯,扬扬自得地说“我再给这条蛇添上几只脚,你们的蛇也不一定画得完”时,他已经在节外生枝地陷入了思维的误区。

人们对于许多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十分明了的。因此,对它们的判定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十分肯定或十分否定。比如,人们对“水中捞月”的“不可能”和对“海底捞针”的“有可能”的认识,就是一个不断加深认识的结果。这种认识,就涉及了怎么认识模态推理的内容。

模态判断就是断定事物情况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判断。它们包括必然肯定判断(必然P)、必然否定判断(必然非P)、可能肯定判断(可能P)、可能否定判断(可能非P)。这四个模态判断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互制约的真假关系,其中的等值关系有:

必然P等值于不可能非P;必然非P等值于不可能P;

可能P等值于不必然非P;可能非P等值于不必然P。  [1]

按此模态判断之间等值的相互制约的真假关系,画蛇添足者的“不一定画得完”只能推出“可能画不完”,却并不能推出“一定画不完”。但他却自作聪明地将“不一定画得完”等同于“一定画不完”,好端端的一壶酒被混淆模态判断的诡辩断送了。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混淆模态判断的诡辩也并不鲜见。

有个“妻管严”买了一张彩票,回来后便算计如何花那500万大奖。妻子疑惑地问:“能不能中大奖?”“完全有可能!既然买了就一定要中大奖。”于是他开始计划买一套别墅;有别墅了,还应该有一辆豪华车;楼和车都有了,口袋中的零花钱自然不能再寒酸了。于是他马上理直气壮地提出了增加零花钱的要求。“给鼻子就上脸!”两人为此吵得一塌糊涂。后来彩票中奖了,中了5块钱。

对于所有买彩票的人来讲,必然有人会中大奖,但对于某个买彩票的人来讲,“中大奖”只能是偶然的。这就是说:“某人可能中大奖,也可能不中大奖。”

按上述模态判断之间的等值的真假制约关系,“可能中大奖”等值于“不必然不中大奖”,“可能不中大奖”等值于“不必然中大奖”。

由此可见,“偶然中大奖”并不只限于“可能中大奖”,更不等于“必然中大奖”。而上述那位“妻管严”,却偏偏忽视了这种模态判断之间的等值真假关系,将“偶然中大奖”只限定为“可能中大奖”,继而又把“可能中大奖”混同为“必然中大奖”。并为此得陇望蜀,不吵架才怪呢!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以平常心来买彩票,而不必一买彩票就算计着如何花那大笔的钞票。

*  *  *

【注释】

[1]  模态判断相互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与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相同,可参见任意一本逻辑学教材中有关性质判断之间真假制约关系的逻辑方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