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高效决策法系列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高效决策法系列

第17章 如何挑选好的创始人

书籍名:《高效决策法系列》    作者:瑞.达利欧



经常有人问我:“你怎么选择好的公司进行投资?”

你不是选择好的公司。

你应该选择好的创始人。



过滤项目流


自从5年前我开始天使投资以来,总有人不断地告诉我两个道理。

第一,要想成为伟大的天使投资人,你必须选择对的创业公司。这句话太对了,太有道理了。以后我只挑合适的公司。

第二,没有人能够知道哪家公司会爆发,哪家公司会最终消亡,即便是在硅谷以此为生的我们也不例外。

那我又怎样才能够调和这两个普遍存在但又互相矛盾的问题呢?你既要选择正确的公司,但又没人知道哪家公司是正确的!

我的经验是,虽然没人知道哪位创始人以及创业公司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功,但还是比较容易知道哪些创始人以及项目不太好,或者说得更难听点,能够知道哪些创始人以及项目基本没有成功的希望。

我用两种方法来筛选与我联系的创业公司。首先筛掉格局较小的创意以及能力较弱的创始人,然后再重点关注那些厉害的创始人以及伟大的创意。

虽然我不知道哪个行业将出现下一个谷歌、优步或者脸书,但是我很确定哪个行业没有前途,不必在这些行业上浪费时间。

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把精力集中在有望成功的人、足够大的市场以及清晰明了的创意上。

当我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时,我从来不会立刻就进行约谈。我首先会问他们有多少全职员工,实现了多少收入,已经融了多少资,他们怎么吸引客户,以及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全职员工数量以及融资历史可以告诉我他们烧钱的速度以及他们银行账户里面还剩多少钱。当我把这些结论告诉创业者时,他们都觉得我有特异功能,因为他们并没有与我分享这些数字。

如果他们一上来就坚持要面谈,那他们要么早已名声在外,要么就是很无知,或者两者都是。

在面谈之前多问一些细节,能够显得你比较专业,而不是纯粹为了找个人聊聊天。

天使投资有时需要一定程度的残忍,并且会浪费你不少时间,因为成功的概率太低了。每投资一个项目,你至少需要对50个创始人说不,或者“等等再说”。我经常讽刺后者为间接拒绝。同时你也要明白,你投资的200个项目中,可能会有一个投资的收益占据你所有投资收益的99.9%以上。

现在我们先来计算一下。如果我能好好地完成我的工作,在我从事天使投资的10年内,我将要评估一万多个创业项目,与数千位创始人面谈,这样我才能找到200个左右的项目进行投资,这其中也许197、198甚至199个项目带来的收益都可以忽略不计。

换句话说,几千次的面谈,几百万美元的投资都会打水漂,但是其中的一个投资——最好的那个——将会给我带来5000倍的收益,这也会让我成为最优秀的投资人。

这就是天使投资。

我们应该尽快地筛选项目,因为为了找到能够投资的首期十几个项目,你需要进行数千次面谈,也许今年在其中你就能遇到5000倍收益的项目。

这本书的读者肯定会有人能投到收益5000倍的项目,说不定就是你!



寻找具有扩张性的项目


在我的世界里有两种类型的企业:疯狂扩张型的,以及其他。

独立电影、餐馆、酒吧、普通的酒店、咨询公司、服装厂、精酿酒厂这些行业,除了极个别的例外情况,无论你和创始人多么努力地工作,这些企业都很难扩大规模。

我所谓的扩张是指获得数十亿美元的估值。这意味着需要公司有几千万到数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我的股票价值才能够增长几百倍。

即便你拍了一部囊括奥斯卡奖的电影,那最多也就是获得2~10倍的回报。因为通常情况下,电影的投资协议会对投资收益做出限制。即便没有这种限制,电影公司会以固定的价格购买你的电影并分销出去,并通过一些会计手段让你看不到最终的利润。

正如我认识的某位富豪所说:“你想知道如何通过拍电影挣到10亿美元吗?那就是投入100亿美元。”另外一位好莱坞的圈内人告诉我,有钱人投资拍电影的唯一原因就是可以去参加各种狂欢派对。

现在也许你觉得我关于企业扩张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你看到麦当劳、星巴克、露露柠檬(lululemon)等公司也成了巨无霸。但是这些公司很难进行扩张,通常它们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成长为市值数十亿美元的企业。

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三四十年的时间来积累我们的财富,我们希望能在5~10年内做到这一点。如果你认真读了我这本书,并按照我教你的去做,我觉得这应该是一条可行的路。如果你比较一下传统行业(例如星巴克、麦当劳等实体店铺)以及信息科技行业(如软件),你会发现完全没有可比性。

星巴克成立于1971年,为了创造10亿客户,需要开设几万家店面,每家店每天平均要卖500~700杯咖啡。

脸书于2011年发布了即时通信软件Messenger,2016年用户就达到了10亿。为此,他们将软件放到互联网上,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可立即供全世界所有人使用,并且能够由此挣钱。

今天,如果麦当劳想获得100万美元的利润,它必须卖1000万个汉堡给500万~1000万个顾客,因为据报道每个汉堡只能挣10美分。但是像Slack这样的软件公司,它的聊天软件按用户数每人每年收取150美元,只需要销售6700份软件就可以盈利100万美元,因为销售和分发软件边际成本基本为零。

一旦你的软件开发好了,1000个人用与100万个人用的成本基本一样。但是对于汉堡和咖啡来说就不是这样,它们都需要很大的运营场所,大量的牛肉或者牛奶,还需要雇用很多低薪的员工来烹制,他们面带着假笑把食物送到你手中。

现在,你可能会想脸书如何去吸引数十亿现在还不能上网的人,但是严酷的现实是,他们作为客户是毫无价值的,因为如果他们无法拥有一台电脑或者手机,他们就没钱去买你的软件,他们也不是广告商的目标。

但也不要太担心,因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企业家、慈善家比尔·盖茨以及他的妻子梅琳达正在全球致力于消除贫困。你知道吗,他们正在一步步接近成功。当他们成功的那天,我们将会增加几十亿的客户。



克服惯性思维的盲区


当然,当你在这方面越来越熟练,你将形成一种本能,能够快速找出合格的创始人和创业公司。但你要小心这种本能失效的时候,因为你长年累月形成的经验规则和惯性思维可能会带来盲区。

例如,你可能会习惯性地认为那些只会山寨别人产品的创业者肯定不能获得成功。那当别人介绍马克·扎克伯格给你认识时,他给你演示脸书的原型,你可能会把他当成一个骗子直接拒绝,因为最开始脸书与Friendster或者MySpace很像。

这样你可能就错失良机了,因为出现一个比Friendster和MySpace的设计更简单、更易理解的社交网站的时机已经成熟,技术上也希望能有一个团队能够通过平台的扩展来应对数亿级别的用户。

这个世界需要扎克伯格这样的人来做这件事,同时也需要彼得·蒂尔这样的人慧眼识人,他给扎克伯格投了50万美元,获得了公司10%的股份。



只关注创业者,而非创意和市场


我通常都是基于运营公司的人来选择公司,而不是创意或者市场,因为我知道没人能够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是我能知道这个公司的人是否足够优秀。

“我不需要知道你的创意是否能够成功,我只需要你这个人是否能成功。”这是在我的博客里面不断重复的一句话。

当你从事天使投资之后,你需要花一些时间来评估各位创始人以及他们创业的动力。你可以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可以的话,你是否会投资这个人?”如果你都不愿意投资这个创业者,那你就不应该投资他的公司,因为创业者和他们的公司没什么区别,两位一体。

脸书就是扎克伯格,扎克伯格也就是脸书。肖恩·帕克(Sean  Parker)认为扎克伯格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所以他就成了脸书的首任总裁,并且把扎克伯格介绍给了他的朋友彼得·蒂尔——第二个认识到扎克伯格价值的人。

人并不代表一切,却是唯一的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