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第168页

书籍名:《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这种修眉的传统至今仍然兴盛。许多男女都整饰眉毛,把它们修成流行的样式。20世纪50年代,索菲亚·罗兰浓重而丰盈的眉毛使她更加性感迷人。但是10年后,她剃掉了浓眉,然后重新画上去。在特写镜头里,她这一时期的眉毛看上去更像德国画家丢勒铜版画素描中的眉形。

眉毛的时尚潮流变化,在渴望创新的时尚界和电影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整个电影史中,男女演员一直在影响着那些坐在黑暗中欣赏大银幕画面的无名观众的审美观。奥黛丽·赫本、伊莎贝拉·罗塞里尼、波姬·小丝、多萝西·丹德里奇等女演员独具特色的眉毛,早已被大家竞相模仿。眉毛也和其他地方一样,需要精心的雕琢,但有个周期性的规律是:再极端的流行也总会返璞归真。

大多数关于眉毛的文章、书籍都聚焦于女性,其实男性对眉毛的关注更多。在1934年的《瘦人》一片中,扮演尼克·查尔斯的威廉·鲍威尔穿着无尾礼服,一杯马提尼在手,轻挑弯眉,眼露狐疑之色。如果克拉克·盖博、艾尔维斯·普莱斯利、肖恩·康纳利等男演员没有异常生动、引人注目的眉毛,他们的脸是否还会如此摄人心魄、令人难忘呢?两道小小眉毛如此引人注目,是不无道理的,以至英国诗人马修·普赖尔诘问:“没有眉毛,眼还是眼吗?”





眨动之眼


当眉毛的挑动表达稍纵即逝的情感时,眼睛也在不断地闭合。眼睛是脸上最勤奋的器官。眼睑部位聚集着一触即发的“警报装置”。这进一步说明眼睛在结构等级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1毫米厚、微微透明的眼睑,是身体皮肤最薄的地方。有些学者认为,眼影最初的作用是遮盖眼皮上可见的血管。然而,这一处看上去脆弱不堪的肌肤却布满了各种有用的“工具”。功能各异的神经细胞聚集于此,或是为了适应温度变化,或是为了阻止异物的侵扰,或是为了抵御可能的袭击。在《人和动物的情感表达》一书中,达尔文描述了眼睛对突发噪声的自动防护性反应:“自动防护行为启动时……眼睑开始眨动,目的是保护身体最脆弱、最敏感的器官——眼睛……”

当没有紧急情况、无须采取快速安全措施时,眼睑就会平稳而有规律地做简单但重要的眨动动作。一次眨眼大约持续六分之一秒,大约每四秒眨动一次。假如眼睛不再眨动,比如使劲儿憋着、拼命抑制自主眨眼,我们就会发现眼球很快就会因失去水分而变得干涩。为了保持眼睛湿润,使它仍然像生活在水世界的人类先祖的眼睛那样转动自如,我们随时需要关闭眼睑,暂时进入自主“失明”状态。眨眼能够阻挡漂浮于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粒,眼睑扫过眼球表面时犹如雨刷器扫过车窗玻璃。为了高效地完成这项工作,眼睛会自动产生润滑剂。就像汽车制造商知道如何添加玻璃水,如何使其喷射到挡风玻璃上协助机械雨刷器工作一样,人的眼睛也会生成一种液体,眼睑将其推至角膜。没有这种实用的润滑剂,眼睛就失去了浪漫的光芒,眼睑就会像雨刷器在无水的挡风玻璃上干刮一样,费力艰涩地干刮,眼球也会变得干涩无神。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在她的《葡萄牙十四行诗集》中说,人在死亡后,眼睑像大理石般干枯,借以表达对清澈明亮的美目的赞赏。

泪腺是分泌泪液的器官,位于眼眶上方,远离鼻腔的泪腺窝。它在工作时产生的泪液,顺着细小的排泄管进入眼球表面,在有规律的眨动中,眼睑先是把泪液均匀地布满眼球,对其进行润泽,几秒之后,眼皮迅速抬起,重复湿润眼球这一过程。泪液中含有蛋白质、抗菌化学物质等溶质,可以保护眼球。冲刷眼球的眼泪由两根小导管收集,它们位于眼睛的中内侧。这些导管为肉眼可见。许多人认为,是这些靠近镜子就能看到的导管产生了泪液。实际上,它们的功能像排水口一样,负责收集水分,然后将其引导到鼻侧的泪囊,水分从那里流入鼻腔。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水分从眼球表面蒸发,其余的则进入泪囊,或者溢到脸上成为泪水。这就是为什么当悲伤电影、风吹、感染等引发流泪或泪水积聚时,我们就会抽鼻子。

眼睛的后部是视网膜成像之处,视神经将图像传给大脑,供其分析和解读,为了让光照进此处,眼睛前面最外层的角膜必须是透明的。如身体其他器官一样,角膜也需要氧气,但给角膜供氧的血管会阻碍视觉。演化进程没有止境,直到眼睛演化到能适应各种情形的程度。多数哺乳动物进化出了绝佳的适应力,比如,泪腺能满足眼睛的供氧需求,氧气溶入眼泪,从而滋养角膜。



连小小的角膜都被人类赋予了无穷的想象力。眼睛的眨动代表着短暂的时间,于是我们常这样抱怨:都没时间合一下眼[4]。眨眼只需极短的瞬时,因此可以用来形容其他极小的事物。在《白鲸》的最后一章,亚哈冥想道:从孩童时代第一次见到大海至今,它一点儿也没变[5]。因为眨眼代表着眼睛的休息,即瞬时的失明状态,所以,英国科学家约翰·廷德尔曾疾呼:“如果仅仅因为某些事实不合我们的趣味就无视它们[6],那这就是怯懦的行为,也是毁灭性的行为。”

有时人们对眨眼的看法也会有些极端。英国女作家费伊·威尔登的作品集《坏女人》中的一个人物说:“治疗师、新时代的人和重生的基督徒,都很少眨眼睛。眨眼代表新观点的产生,而皈依宗教者都无意接受新观点。”在英国的某些乡村,能用恶毒的眼光施咒的人叫作“瞥视者”(blinker)。如果一头牛生病了,或者不怎么产奶了,人们就认为它被“瞥视”了。显然,这类有关眼睛的象征性行为现在仍然有效。美国演员芭芭拉·伊登在1960年的电视喜剧《我梦见珍妮》中扮演的角色,用双臂交叉和双眼眨动的动作来施展她的魔力。

显然,频繁眨动眼睛是生理或心理的原因,抽搐性眨眼通常是不安的表现。相反,慢速眨眼则折射出自信与强大。眨眼是一种自主的行为,但它也可以被人为操控。人可以自己决定眨眼的速度。人们可以用快速眨眼的方式去调情,也可用慢眨眼的方式去取笑别人,眨眼还可以表达友情。

人眨眼的习惯与生俱来,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的眼睑眨动,我们往往都习焉不察,在眨眼的速度和节奏发生改变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眼睑的存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冈贝尔抱怨说,新闻主播丹·拉瑟从来不眨眼睛,这让他感到紧张。实际上,用不眨眼的盯视让对手不安,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有的字典把unblinking(不眨眼)一词界定为:不流露任何感情。

科学家们在许多灵长类动物身上都观察到了这种“盯视较量”,这一情景在学校的操场上很常见。在权力角逐中,人们往往会进行真正意义上或隐喻意义上的“盯视比赛”,此时,正是这种“策略”大显身手的时候。1962年10月,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迪安·腊斯克尖刻地发表了他对美俄“核武僵局”的看法:“我们瞪眼对视[7],我觉得对手刚刚眨眼了。”





梦之眼


人们在一个世界睡着,却在另一个世界醒着。

——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




眼睛眨动的时间太短,所以我们觉得眨眼时眼睛并未闭上。人类的眼睛勤奋异常,很少歇工,甚至连睡觉时都在不停地眨动。几个世纪以来,许多观察力强的失眠症患者注意到:在睡梦中闭合的眼皮下,人的眼球有时仍在转动。但是科学家用几个世纪才注意到这一现象的重要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都认为睡眠是纯粹无意识的“停工”时段,没有研究价值。直到1913年,法国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亨利·皮埃隆才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睡眠的生理学研究论文《关于睡眠的生理学问题》。不久,第一位全心投入睡眠研究的美国生理学家内森尼尔·克莱特曼,在繁荣喧嚣的20世纪20年代,整夜地不眠不休,观察处于睡眠状态的人们。他不知疲倦地工作,赢得了“美国睡眠研究之父”的名号。尽管他有过许多不眠之夜,但仍然活到了104岁。他有关昼夜节律的开拓性研究,包括睡眠剥夺实验、夜间觉醒周期实验,以及不同人群的睡眠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