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异世种田发家致富

乐读窝 > 都市言情 > 异世种田发家致富

第50页

书籍名:《异世种田发家致富》    作者:烟火人家


===第29章===

中午吃完饭后稍歇了片刻,余舟就又赶去了文先生家里。

        文先生有了上午的经验,直接问道:平仄韵律可有学过?

        余舟略回忆了一下中学时老师讲过的知识,毫无底气地道:略知道一二。

        文先生点头,你今天就先用门口的竹做一首七绝吧,我看看水平如何。

        余舟目瞪口呆。

        文先生却似毫无所觉,起身道:我先去看着他们几个小的写字,你作好了就喊我。

        我余舟想,他可能今天一下午都作不好

        但既然选择要参加科举考试,有些事情不是不会就能逃避的,冷静了一分钟后,余舟便开始在脑海搜了几首背过的七绝诗出来,再把首句是平起或是仄起,首句押韵还是不押韵的平仄表套出来。

        这些倒还没花什么时间,毕竟还没开始识字就先背诗,迅速地想出几首对应的诗平常人都能做到。

        只是就算知道了平仄表,自己作起诗来也实在是难。

        尤其是对余舟这种读书时选的理科的人来说。

        扣扣索索想出一些写竹的词语,又勉强凑成了一首诗后,余舟自己读了两遍,觉得一时也写不出更好的了,便干脆把文先生叫来评价。

        文先生进门就道:一个时辰已经快过去了。

        余舟一震,看向书桌上的沙钟,果然快漏到了底,便连忙把手里写着诗的纸递了过去。

        文先生蹙眉看了许久,才转向余舟,一字一顿吐出八个字:聱牙诘屈,不堪卒读。

        顿了一下,似乎觉得这两个词语尚不足以表达他现在的心情,又加了一句,失粘、重字,这些最不应该犯的错误,你都犯了。

        余舟低着头,他也知道自己刚才写得这首诗可以说是狗屁不通,但他现在的水平就只这样,所以也就只能老实地听训。

        文先生说完之后,似乎觉得终于舒服了,又看余舟低着头,一副听取教训的模样,便开始反思是不是说得太过了,毕竟是自己学生。

        而且如果作诗厉害,也没必要再来自己这里学习,便又淡淡地道:不过韵律还算工整,值得夸奖。

        余舟:

        不等他再说什么,文先生就又道:你以后下午学写诗的时间再延长两刻钟。

        余舟拱手应是,跟背书比起来,作诗确实是他的短板,得加强练习才行。

        这天文先生又给余舟多讲了一些小技巧,直到申时两刻才放他离开。

        余舟回去的路上,也根据他自己的情况琢磨出了一个小方法。

        他作诗现阶段最困难的就是要凑韵脚,那就是把平时读到的,不同韵脚的字分门别类写在纸上,再多花些时间记下来,等要用某个韵脚的时候,快速地顺一遍记下来的词,再挑选可以用上的,总比临时去想有哪些要方便得多。

        余舟之后的学习,除了每日下午会抽出一点时间去地里外,都是严格按照他之前的计划表在走,并且是雷打不动地卯时起床。

        如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把将近一万六千字《论语》全都背得滚瓜烂熟,写的诗虽然还是会被文先生评价没有意境可言,但比之前已经要强得多。

        《论语》学完之后,文先生给了余舟一天休息的时间,让他去镇上采买需要的笔墨纸砚。

        余舟也刚好趁这个机会把给常宁书肆写得话本送了过去。

        自从他决定要参加县试后,就不再给书肆抄书,只是写话本的活却没停下,毕竟作为男人,他要维持家里的生计,总不能让锦川绣东西养活他。

        当初第一本话本给到书肆的时候,钱掌柜就跟余舟商量过,让他另外取了个名字做署名,以免被人知道话本是他写的,以后考取功名时会影响名声。

        现在凭他跟吴家夫夫的关系,就更不用担心这事会暴露出去。

        所以余舟丝毫没放在心上。

        只是没想到放假后的第二天上午,再去文先生那里上课时,文先生就拿着本书,沉着脸问:你在给书肆抄话本?

        第四十一章

        余舟拉开凳子正要往里面坐的动作一顿,  抬起眼皮飞快看了先生手里的书一眼,熟悉的封面跟装订,  毋庸置疑,  就是之前他给书肆抄的话本。

        他犹豫了一下,  又退回桌角边站着,嘀咕道:先生也看话本啊?

        你文先生原本准备好训斥的话被他这么一问给堵了回去,  便把手里的书往桌子上一摔,轻斥道,  问你话就好好回答!

        余舟低着头,撇了撇嘴道:先生您应该知道我家里的情况,几月前我夫郎刚到我家,我们连饭都快没得吃了,  若不是在书肆里接了抄书的活,  我们不是沿着各个村子去乞讨,就是饿死了。

        我说不准你抄书了吗?文先生叩了两下书桌。

        余舟猛地抬头,眼里尽是意外,  先生您既然不反对我抄书,刚才为什么还这么吓我啊?

        文先生颇为嫌弃地看了余舟一眼,我是没想到你平时看着挺机灵的,  在这事上居然这么犯蠢。

        我我怎么犯蠢了?余舟不解地问。

        人家给书院抄书的也好,写话本的也罢,  都知道避开自己常用的字体,文先生越说越来气,又捡起桌上的话本翻开了摆在余舟面前,  敲打着道,你看看你,跟平时写诗的字体有什么区别?

        说完等会儿,看余舟还是一脸被惊吓到的模样,他又补充道:所以这话本,我一眼就看出来是你抄的!

        余舟倒不是真的被吓到,他只是突然领悟到,之前觉得读书人看不起抄话本写话本的行径实为脑子有坑,现在想来,能够有空闲看不起这也看不起那的,除了那些迂腐到极致的,还有一部分应该是家里条件优越,不愁生计的人。

        那些迂腐到极致的人,就算家里再贫穷,估计都会觉得被家里人养着是心安理得的事情,毕竟他是读书人,而后者,自己不可能去做抄书的事,就高高在上的觉得去做这些事情的人有辱斯文,两种都是又狠又毒。

        而且若是仔细去想的话,那些话本估计也是卖给了这部分人。

        至于真正想要靠抄书赚钱养家的,能够做到像先生说的换个字体抄话本,又谈何容易,有几人能够做到?

        难怪当初吴常林跟他说书肆里缺少抄书的人。

        文先生噼里啪啦一通说完之后,气消了不少,又等了这许久没等到余舟的回话,便放缓了语气问:你前前后后一共给书肆抄了多少的话本,现在没再抄了吧?

        没有再抄了,余舟连忙道,之前也只抄了十本。

        不算多,以后应该不至于惹来什么麻烦。文先生微微颔首,又叮嘱余舟,你以后不管做什么事之前,都要考虑过后果再行动,别再像抄话本一样,留有隐患在外面。

        谢先生教导,学生铭记于心。余舟行了个礼道谢后,又问,您不责备我了?或者罚我背书什么的?

        文先生失笑,就你背书的积极性,还需要我罚吗?至于你说的责备话说道这里,他抬头看向屋外,淡淡地道,你先生我跟你同一个村的,家里也曾有过连饭都快没得吃的时候。

        余舟闻言松了一口气,先生能够理解就好。

        等中午吃饭的时候,余舟闲聊中就把先生知道他之前抄书的事跟锦川说了。

        锦川听完筷子都停住了,半响才提议道:要不,之后你写好的话本,我给你誊写跟整理?

        这是他能想到最好的方法,以他对自家夫君的了解,要是提议以后别写话本了,肯定会被拒绝,那就由他来整理跟誊写,这样就不会再有夫君字迹的话本流出去了。

        余舟是真的不太介意这种事情,但是如果这样能让锦川觉得安心一些的话,那这样做又有何妨?

        而且他写的话本,由锦川整理跟誊写,总有一种不可言说的亲密感,便笑着点头道: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