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学会幸福:人生的10个基本问题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学会幸福:人生的10个基本问题

第五章 殷健灵·童年:如何学会与童年的自己和解

书籍名:《学会幸福:人生的10个基本问题》    作者:陈赛



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回望你人生的出发点,尽最大可能与自己、与生活、与命运和解,以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安然,这是一条值得我们花一生去走的路。



导言:如何修复童年的伤口


——陈赛

在北欧神话里,众神之后弗丽嘉(Frigg)听到有预言说,自己的儿子巴德尔(Baldr)可能遭遇不幸。她于是走访天下万物,让“火和水,铁和所有的金属,土、石和大树,飞鸟、走兽和爬行生物,甚至毒药和疾病”都做出保证,不会伤害巴德尔。

弗丽嘉带着万物的承诺回到巴德尔所居住的永远有鸟儿快乐鸣唱、从未见污秽不洁之物的和平之邸,她把好消息告诉诸神。于是,大家决定玩个游戏庆祝,将那些发誓让巴德尔毫发无伤的事物一一投掷在他身上。然而,当巴德尔的盲眼兄弟霍德尔将一根槲寄生嫩枝投向他时,巴德尔呻吟一声,轰然倒下。

这位母亲忘记将这最渺小、最软弱无力的植物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

关于童年创伤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心理学做过大量的研究。但具体到每个个体,这些创伤到底何时产生、如何产生,又与我们之后的人生如何产生千丝万缕的关联,却是一个永恒的谜。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容易发怒,为什么那么黏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或害怕在人前表现自己,为什么总想控制别人,为什么总想取悦别人,为什么永远无法说“不”,那种无时无刻不想逃离的欲望来自哪里,又为什么仿佛永远也无法逃离。

我们以为,我们生下来就是这样的。从心理学角度上说,这些奇怪的思考、情感和行为模式都源自儿童时期的“内部工作模型”,简单点说,就是儿童对自我、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性认知。这种模型是儿童在早期与母亲等重要抚养人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如果建立的是安全型工作模型,即儿童在互动中感受到爱、安全与信任,他们就会主动去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进行其他交际行为。如果儿童觉察到自己与母亲分离,不被关注或接受,他们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初期儿童会反抗,行为表现为号啕大哭、又踢又闹;但当他们长时间与母亲分离时,他们会开始绝望,并处在无法言语的痛苦之中。这个阶段的儿童虽然从外表上看不再哭闹,但是其内心会长期处于这种无助、失望和抑郁的状态,并常常会产生许多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

童年的创伤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吗?如果是,成年后的我们真的非要去触碰它、分析它不可吗?那么,如何触碰才能保证安全呢?触碰之后,我们真的有能力去修复创伤吗?又该如何修复呢?

在策划《爱的错位:我们是孩子时,我们是父母后》那一期封面故事时,我们的初衷是鼓励新一代父母“回访”自己的童年。我们认为,在这种回访中,新一代父母会找到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理解他们孩子的童年,并找到一种更健康的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于是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征稿启事,邀请“新一代父母”谈谈他们的童年,以及这些童年际遇如何影响了他们今天养育孩子的方式。短短10天里,我们收到了400多封来稿。

不出所料,我们读到的稿件,大部分是不快乐的童年。这批“70后”“80后”新父母,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感受到的更多的不是温暖的幸福感,而是深深的遗憾。一些人的遗憾在于父母没能对自己的成长给予足够的关注,另一些人则纠结于父母时时刻刻的令人窒息的管教。而最令人唏嘘的,则是父母在爱的表达上的错位与无能——父母给予的爱,常常不是孩子想要的。他们也许能在理智上推断父母的爱,情感上却无法感受到那种爱。这才是童年创伤最重要的源头之一。

为什么我们对童年的创伤如此敏感呢?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童年是一段完全依赖他人,尤其是父母的阶段。婴儿是很没用的。事实上,比没用还糟糕,因为大人得花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小宝宝,让他们活下来。

如果你仔细想想,这个现象其实很奇怪。对一个物种而言,为什么要让下一代这么脆弱,需要这么长时间依赖于父母呢?很多动物,比如鱼的幼年期就很短,几乎不需要父母的照顾就可以成熟。就算是在灵长类动物中,幼年黑猩猩3到4个月大的时候就能走路,7岁就能自己觅食,8到9岁就性成熟了,10岁到11岁就生下一代了。相比之下,人类要到1岁多才能走路,15岁才能自立,18岁以后才生孩子。

过去十几年来,在进化生物学领域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不同的物种,未成熟期越长、大脑越大,成年后就越聪明、越灵活、越善于学习。这种关联在动物世界里非常明显,包括一些很古老的生物,比如有袋动物。短尾矮袋鼠是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西部海岛的有袋动物,你拿它跟它的美洲亲戚弗吉尼亚州负鼠相比的话,二者重量差不多,但比起短尾矮袋鼠,弗吉尼亚州负鼠在妈妈的袋子里待的时间要长得多,它们的父母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养育它们,而它们的大脑也要大很多。而人类,就处于这个谱系的终端。在动物王国里,我们有最长的未成熟期、相对最大的大脑容量,以及最强的学习能力,人类的成年人也投入最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他们的孩子。

也就是说,人类之所以有童年,尤其是这么长的童年,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大脑获得最充分的发育,让人类更善于学习,应对环境变化。但代价之一,就是这个阶段的小小人类非常脆弱,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成年人喜欢美化和浪漫化童年——快乐的孩子生活在无忧的国度,阳光永远灿烂。但就像美国童书作家桑达克说的,童年其实是人生最没有安全感的一个阶段,不仅你自己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父母也并不总是能指望得上。即使一根槲寄生的嫩枝,也有可能留下伤口。而且,当孩子们受了伤,他们会理所当然地以为是自己的错。

如果不是因为养育下一代,很多人可能并不情愿去触碰自己童年的伤口。如果童年的痛苦太过强烈,遗忘或许才是一种美德。

但如果你想生儿育女,而且做一个好的父母,那你就不得不对童年进行一次“拨乱反正”。因为对为人父母者而言,养育一个孩子的过程,必然也是一场自我探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是一面明镜,忠实地折射出我们童年时曾经得到过的爱,或者遭遇过的创伤,以及那些我们未曾意识到或者不愿面对的关于自我的真相。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验:有多少次,你对孩子脱口而出的话,让你猛然想起,这是小时候父母对你说过的?

为人父母者不得不回溯童年,因为在我们最为弱小的人生之初,隐藏着我们其后一生中各种情感模式的密码:我们是否信任别人?我们能否欣赏自己?我们的淘气与愤怒是否可以被包容?当世界伤害我们的时候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向谁倾诉心中的伤痛?我们如何表达我们的爱……

如果我们对这些密码无知无觉,那些曾经的错误、创伤和痛苦就会一代代延续下去。

童年,有一个理想的模型吗?一个理想的童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成年后的我们应该如何触碰和处理童年的伤痛?如果童年的痛苦太过强烈,忘却是不是一种美德?怎样才算是情感健康的孩子和情感健康的父母?父母的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课前测试:你在原生家庭中所戴的面具


看看你在原生家庭中戴的面具

说明:本表格改编自美国家庭咨询师莎伦·维格谢德尔-克鲁斯(Sharon  Wegscheider-Cruse)以及心理咨询师约翰·布雷萧(John  Bradshaw)的家庭角色理论。载于美国加州执业心理咨询师朵拉陈的《走出原生家庭创伤》一书。



你有勇气返回童年吗


首先,我想说明一下,我不是专业的心理学家,只是一个对人的心灵好奇、充满了探究欲的写作者。因此,这部分内容不一定能切实地解决问题,也没有系统扎实的心理学理论来支撑。我只想通过自己有限的阅历和思考,带领大家走上重返童年的旅程,通过重返童年,进而面对自己和真实的自我。

用勇气“重返童年”

通往童年之路,就是通向内心和自我之路,需要足够的勇气才能开始这段旅程。

接近2016年年底的时候,我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发出了一封“重返童年”邀请书,是这样写的:

无论你处在生命中的哪个阶段,都可以接受我的邀请——与我一起重返童年。

人的一生最无法摆脱的就是童年的原初记忆:你出身的家庭、成长中最刻骨铭心的印记、无法原谅的人和事、未被满足的耿耿于怀的愿望、无法弥补的遗憾、困厄时遇到的帮助你摆脱困境的温暖、烛照过你成长的微光、倘若重新来过你最希望改变的事……假如你读过我的作品,假如你信任我,假如你有强烈的倾诉愿望,假如你认为自己的童年故事独一无二,假如你希望在倾诉的同时修复童年的创伤,或者希望以自己的经历警示后人……请你联系我。

之所以发出这封邀请信,是因为盘桓在我心头多年的一个念头。

我的写作始于少女时代,迄今将近30年。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的作品被贴上了“成长知己”的标签,这是在写作之初想也没有想过的事。

我开始写作的时候,并没有奢望写出什么名堂,对前景更是无法预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那段既明媚又灰暗、既顺畅又曲折、既纯真梦幻又缭乱迷茫的成长岁月积聚了太多值得表达的情绪。那时的我好像一只拔了塞的瓶子,又好像一个在幽黑隧道中摸索的人终于看见了出口的曙光,只需长长地舒一口气,那些文字就等待着喷薄而出。少女时的我以诗歌的形式倾吐,也以散文的形式诉说,最后,找到了一个更大的容器——小说,用以盛放我想要表达的东西。

那些东西是什么呢?就我钟爱的成长题材而言,我想用虚构的成长来超越真实的成长——将现实中的焦虑、微妙、艰难、惶惑、美好、渴望拥有和不曾拥有,都转化为“一时拥有”。

一晃,我居然写了将近30年。写作的时间越久,我越觉得写作真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少女时下笔万言的激情早已退却,写作的速度越来越缓慢,不断地“喜新厌旧”,不断地尝试新的题材与表达方式,但当我检视自己写过的文字,还是在其中发现了一以贯之的脉络——无论怎样变,都逃不开对“成长中的心灵”的执着与迷恋。这可能是我的心性使然,我早期的剖析自我的散文,曾经引起很多少男少女读者的共鸣,被评论家称为“真实到令人害羞”。而这样的创作风格竟这样一路延续下来。

对于这样的风格,有读者或者评论者将之归结为我的“心理咨询师经历”。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误会。早在十多年前,我就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执照,但从无正式的从业经历。之所以考取这个执照,纯粹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换句话说,我想为自己对人的心灵近乎贪婪的探究欲获得一些可靠的知识储备。

而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为职业的关系(我曾主编过一份女性刊物),我与心理咨询这项在当时颇为新鲜的行当已经有了密切的接触。透过这扇窗,我看到了更加旷达、通透、丰繁的大风景,也看到了微渺、幽深、隐匿的小风景。但说到底,即便探索他人的心灵世界,也是基于对自己心灵世界的谛察与开掘——有多少人拥有足够的勇气真正透彻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呢?我自己也没有完全做到。

就这样,在对人的心灵的好奇和探索中,我不知不觉积累起了一些描述“成长中的心灵”的文字。

在童年里,找到所有答案

阅读和写作的历史越长,越相信童年对于一个人的特殊意义。你会发现,即便是再杰出的作家,他一生可能写了几十本书,但那些书很可能只是一本书的种种翻版,他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童年在他心灵版图上打下的烙印。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成年后无法解决的困惑和障碍,都可以在童年期找到成因和答案。只是,当我们明白和了解这一切,童年已经无法回返,更难以修正。

但我还是想试着做这件事,我想访问更多人的童年。“访问童年”其实是访问一个人的精神故乡,这不仅是因为童年决定一生,更因为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人的一生看似是走向遥远的终点,本质上却是迈向生命的原点。通往童年之路,就是通向内心和自我之路。

德国作家黑塞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试图跃出深渊。我们可以彼此理解,然而能解读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因此,接受我访问邀请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痛苦的,也是勇敢的。因为他们需要具备足够赤诚地面对自己、同时也面对他人的勇气。

对于每个受访者,我会问他们3个问题:

·如果我现在邀请你重返童年,你会闪现怎样的念头?

·永不回返的童年对于今天的你,意味着什么?

·如果此时的你,与童年的你相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我的个人童年回返

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我想起自己刚刚离开学生时代时,曾经有一段对未来生活的迷茫期,而且,我深深明白困惑的根源来自某一段童年经历。但是,要从主观上修正那段童年经历带给自己的影响,几乎是徒劳。这是深埋心底的伤疤,不敢正视,不敢揭开,揭开就会撕心裂肺地痛。

后来,我认识了作家毕淑敏(她也是一位心理学家,开过心理诊所),我采访过她,邀请她为我所在的刊物写稿,并且,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2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聊到自己的心结,毕淑敏说,你要学会释放,要说出来,假想那个困扰你的人就坐在你面前,你把所有想说的话都倾吐和释放出来,一旦任其倾泻,胸口的巨石就会被搬动……她还说,假如你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真实的那个人倾诉,效果则会好很多。

那是我第一次对别人说起自己的心结,这个过程是极其痛苦的,未语泪先下。它不同于一般的倾诉,而是当自己非常明白症结所在,明知这样的症结可能干扰自己一生,却又无力彻底修正时的痛心疾首、无助绝望。虽然最后我依然没有勇气走到毕淑敏建议的最后一步,但毕竟我说出来了,也试着在假想中倾吐了,这对压抑在心头的郁结的确有缓解作用,并且,随着时间流逝,曾经的童年伤疤也在逐渐结痂,但让它彻底消失,则是不可能的事。但我可以这样说,今天的我,比20年前的我,活得更好,更自信,更从容平静,更有获得感和满足感了。

我分享自己的经历,是想说明这一点,面对自我和内心,实际是面对那个藏在时间深处的“我”最虚弱最真实的部分,我们时常听之任之,视而不见,本能地回避。但实际上,如果你能勇敢面对,那会让你比现在过得更好。



从别人的故事里如何读到自己


“访问童年”的意义

重返童年,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别人的故事里读到自己,那里有人生的源头,那里也有重新出发的路标。

多年为孩子写作的经历告诉我一点,时代变更,但人的心灵和情感永恒。对于孩子而言,文学存在的意义,是让他们从中看到自己,看到纷繁复杂的世界,以及即将展开的人生。人世并不美好,但文学和其他艺术一样,可以让人栖居,让人从中找到心灵依傍,找到狠恶中的柔软、黑暗中的光明。我之所以做“访问童年”的项目,目的也在于此。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访问了不同年龄的人,年龄跨度将近一个世纪,最年长的96岁,最小的12岁。他们生活在中国的不同地域,他们的童年小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百年的时代变迁。他们的故事会颠覆我们的一个基本认知——童年不仅是纯真无瑕、混沌无知的,童年同样是敏感脆弱、复杂多变、危机四伏的。童年独立生长,可终究敌不过时代洪流、社会文化、家庭环境的裹挟和影响。倘若人生犹如危崖上的一棵树,童年便是根,在夹缝中求生存,靠着露水阳光以及自身的力量长到枝繁叶茂。

我相信,一个人的记忆力也许会减退,但是,灵魂会记住一切该记住的。因此,我只选取来自真实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故事。作为倾听者和记录者,我无意指点时代命运,只是从“人”出发,从个体出发,去探究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尽管我也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但我相信,寻求答案的过程也是通往真实的自我并且最终达成人生圆满的过程。我们将从别人的故事里读到自己,那里有人生的源头,那里也有重新出发的路标。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两个故事[1]。

故事一:关于父亲的角色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来自一位80多岁的学者,他跟我讲述了他一生寻找父亲的故事。

他说:不同的人对童年有着不同的认识。有的人对童年毫无感觉;有的人一生都处在对童年的不断认识和发现中,直到生命终结。

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父亲;但他最陌生的,也是父亲。他几乎一辈子和父亲都没有什么交往。因为在他半岁时,父亲就走了,参加革命了,自此杳无音信。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事是他没有父亲,这是永远都摆脱不了的记忆。他因为没有父亲而感到自卑、不安全。他永远不知道父亲在哪。他的童年时代,伴随着各种对父亲的想象和念想,也因为没有父亲,他受到各种歧视。但他一直相信父亲在,父亲爱他。对父亲的想念,一直支撑着他和妈妈度过了艰难岁月。

后来,中国解放了。突然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客人,直接找到他的爷爷奶奶,来人走后,爷爷奶奶偷偷跟他说:“你爸爸回来了。咱们要去见你爸爸一趟,别告诉你妈。”

为什么不告诉他妈妈?因为父亲已经在延安结婚了。他和爷爷奶奶瞒着妈妈,偷偷去了一个高级宾馆,一进门,他奶奶就哭了,说不出话来。房间里还有个女人。父亲见着他说:“叫妈妈。”那个女人摆摆手,说:“不要,叫同志就行。”见到父亲的同时,他也见到了后妈。他当时就想,他没希望了。再之后,在外地的父亲来了封信,说组织上规定,共产党员不能有两个妻子,要和他妈妈离婚。

他的妈妈起初不同意,说“我死了也是你家的人”,可最终还是同意了,带着他一起,去和父亲办了离婚。而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童年、他的梦仿佛都结束了,他突然在情感上对父亲疏离了,对于他,父亲完全成了一个陌生人。

可是,他和父亲的缘分并没有结束。后来迫于生计,他去到东北当领导的父亲那里生活,因为家里的压力,他也不能够和父亲住在一起,只能够在学校寄宿。父亲的家,并不是他的家。他病了,也得不到父亲的照料。他反倒是从喜欢他的老师身上找到父亲的影子,获得父爱的替代。可是,血缘这样东西,真的是很难改变的。他和父亲的性格很像,说话都是轻言慢语的,连爱好也一样,喜欢文学,喜欢诗歌。他成人后,出了第一本书,他父亲特别自豪,给了他很大的鼓励。

在一些年以后,他也当了爸爸。父亲当着他的面对孙辈说:“对他我什么帮助也没有,他是靠个人奋斗起来的。”父亲的话里有愧疚。那时,父亲得了癌症,住院了。父亲给儿子和孙辈写信,却不写他母亲的名字。父亲在信里写:“出院后,我要去你们那里,带上你奶奶,去城里逛一逛。”

大家都盼着这一天。但是不久,父亲就去世了。

“活了大半生,”这位学者说,“我性格的养成,和这样的童年经历有关,我只能在孤独中寻找心灵寄托。我很小的时候,对大自然就很敏感,我想,树有年轮,树的一生就是人的一生,记忆就是人的生命的年轮。”

他没有抱怨,他说,“生活和命运是如此安排的,我只能顺从。我妈妈心平气和地顺从,我有什么不能顺从的呢?”他后来也理解了他的父亲,“即便在他没能力照顾我的时候,也在默默地关心我。”

人永远都得寻找一个精神寄托。不同的人有不同路径。至于这位学者,把自己对人生的感觉一点一点写下来,就是寄托,是安慰。

故事二:关于母亲的角色

再讲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

主人公是一位“70后”的公务员。她3岁的时候,妈妈就过世了,患的是乳腺癌。对她来说,妈妈只活在照片上,对妈妈她没有任何记忆。6岁那年,她有了新妈妈。想到要有新妈妈,她满心欢喜。她对新妈妈的渴望,等同于对从未拥有过的母爱的渴望。

新妈妈带来了两个哥哥,他们和她、她的姐姐,以及她的爸爸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她上一年级时,两个哥哥还在老家,没有接来,家里只有父亲、新妈妈、姐姐和她。那是一段最像“家”的时光。新妈妈经常跟她和姐姐说说笑笑,还给她做新衣服,帮她洗澡、梳头。从来没有人给她梳过头,新妈妈的动作轻轻柔柔,新妈妈的手在她的头发上拂过,她在心里甜蜜地想:这就是妈妈的手啊。那是她真正地感受到母爱。

第二年秋天,两个哥哥来了。大哥上高中,二哥上初中。家里的空间挤了,却也其乐融融。可是,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家里的气氛突然变得怪怪的。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她吃了一碗泡饭,觉得没吃饱,又去厨房里盛了一碗。继母正在厨房里洗碗,斜睨了她一眼,用一种很陌生的口气说:“你人小,要吃两碗。哥哥个子那么高,也吃两碗。”继母的声音和平时不一样,很轻,也很奇怪。

当时的她呆立在那里,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她抬起头,目光和继母的眼神轻轻碰了一下,不由地打了个哆嗦。继母的目光冷冷的,和外面的天气一样冷。

从此,她便生活在这样冰冷的目光里。她的生活改变了。继母不再说笑,每到吃饭,家里的气氛就会变得异样,阴冷得让她害怕。她不敢多吃一碗饭、多吃一块肉。每到吃饭,都战战兢兢。同时,她和姐姐都要忍受继母的各种数落,还有继母和父亲的冷战。当这种奇怪而阴郁的气氛在家里开始弥漫时,她上二年级,姐姐上五年级。从此,她的家成了一个密闭的闷罐子,透不进光,也透不进空气。

即便如此,她和姐姐依旧害怕继母和父亲离婚。她觉得,如果父亲和继母离婚,比她从小就没有妈妈更可怕。本来,他们这种家庭组合在别人眼里就不正常,离婚就更奇怪了。她害怕自己和别人不同。在那个年代成长的人,习惯了自己必须和别人“一样”,这是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不能另类,不能出格,得按照别人既定的模式生活。人人都把自己装在了“套子”里。

多年以后,长大后的她问父亲:“你们那时候为什么总是冷战?”父亲说,说到底是因为经济问题。在这个令人窒息的家里,她和姐姐唯一逃避的方式就是看书。她和姐姐不约而同地觉得,只有钻进书里的世界才能排解现实生活中的不快乐。

她的姐姐曾经反抗过继母和哥哥们的嘲讽和歧视,但抗拒的结果是雪上加霜。而性格温顺的她不知道该如何抗拒,她习惯了继母的目光,冰冷的、不屑的。她矮小,继母和两个哥哥都个子细高,他们总是垂下眼睛俯视她,她习惯了在他们的威慑之下生活,觉得这一切都是正常的。但她也从不把心里的委屈告诉父亲。她怕因此惹继母生气,怕她和父亲离婚。

这位主人公还讲述了一个让人难忘的细节。1984年,她上初一了,正是在继母执教的那所中学。她属于成绩好的学生,作文也写得好,语文老师和继母在同一个教研室。渐渐地,她发现继母对待她的态度有了一点微妙的变化,继母不再在吃的方面克扣她,抱怨少了,也不再斜睨她了。有一天课间,她在学校的楼梯上和继母迎面相遇。她下楼,继母上楼,一不小心就打了照面。她抬起头,不得已地对继母笑了笑,继母也对她笑了笑。在家里,继母从来没有给过她这样的笑容。好像做梦一样,她有些恍惚,这是继母留给她的难得的温馨记忆。

尽管学生时代她是优等生,但她永远逃脱不了自卑。因为一直被继母取笑“身长腿短,大腿粗,个子矮”,她在继母时常的打压中建立着对自己的认知。

她上高二时,大哥结婚,搬出去单住了。父亲和继母也有了老来伴的感觉,大哥一家每周末回来吃饭,父亲和继母两人总会有说有笑地烧上一大桌菜。她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继母去上海出差,在淮海路的妇女用品商店给她买了件黄黑格子的外套。她上高三时,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父亲在家里给继母烫头发、染头发,继母安静地微闭着眼睛,父亲的动作很仔细很轻。眼前的场景让她想到了四个字:相濡以沫。当时她想,这大概才是正常家庭应该有的样子吧。

她也盼望着,自己和继母之间能建立起正常的母女关系。继母给她的童年带来了很多不愉快的回忆,怨恨从来没有消解过,她从来没有原谅过继母。但是有时她也会觉得继母可怜。可是,眼看她就要胜利,继母却不战自败,退出了两个人的舞台。

高考前不久,继母突然病倒了。父亲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说是肺癌,并且已经转移到大脑了。继母从住院到去世只有短短一个月。

高考复习的间隙,她在医院里陪夜。那一晚,她昏昏欲睡,把手搭在床上。朦胧中,感觉继母从昏睡中醒来,将手轻轻搭在她的手上,又抬起手,捋了一下她垂下的刘海。这是她的记忆里,继母对她的唯一一次温存的抚触。不久,继母就陷入昏迷,再也没有醒来。

而她,永远失去了与继母和解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和童年的自己和解的机会。

我们倾听别人的故事,多多少少可以看到自己。

以上两个故事,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来自缺损的父爱和母爱。父亲、母亲、原生家庭,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底色。幼年和童年时的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得对自己的认知,成年后我们也曾试图去消解和弥补童年时的亏欠和遗憾,但往往你想要去努力时,机会却不存在了。

第二个故事中的她,后来曾无数次假设,假如继母没有过世,她读了大学,结了婚,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她和继母也许会像其他正常的母女那样交流,会有共同的日常话题,说说家长里短。她还看清了一点——她是父亲的女儿,继母是父亲的妻子,她们一直在争夺父亲。但是,继母再也不能给她消解怨恨的机会,这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她再也没有机会问继母“为什么小时候的我那么让你嫌恶”,再也没有机会告诉继母“其实你也心情不好,你也充满怨愤,因为你也缺乏爱”。可是,再也没有如果……

因为特殊的童年经历,她对自己形成了不准确的自我认知——不好看、矮小、笨,但实际上别人眼里的她灵秀、聪慧、能干。恐怕她需要花一生的时间去修改她对自己的错误认知。那么,假如生活或者命运无法改变,我们该拿什么来抵御童年之痛?

[1]  殷健灵.访问童年[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拿什么来抵御童年之痛


人类的选择性记忆

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不是完善的,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尽管你清醒地认识到了问题,但有时候仍觉得很难去矫正。我们要相信,我们的记忆其实是选择性的。我们往往只能记住对自己有利的或者愿意记住的信息,犹如大浪淘沙,无数的日子和片段无声地消逝在时间河流的深处。但是它们完全消失了吗?不,它们悄然埋藏在潜意识的罅缝里,也许忽然有一天,沉渣泛起,不经意地触动我们已然平静的心湖。

关于人类选择性记忆的规律,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别人同时告诉你两件事,而你只记住了一件,那么你记住的这件事可能具有下面这些特征:这件事对你比较有用,或者比较简单,或者比较新奇和形象化;还有可能,这件事被重复了好几次;当然更可能的是,这件事比较符合你的观点和想法。

情感记忆的作用

但是关于这几种特征的说法仅仅关乎记忆的规律,而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留存在我们记忆里的事件,一定是人的情感和心灵经过化学反应后的产物。相比较心理学家所列举的那些客观因素,我甚至觉得,情感记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更加显著的作用。

因为有渴望,才有失望;有寻求慰藉的需要,才会感到孤单无助;有向善的愿景,才会有内疚和追悔……那些日常中看似平淡的吉光片羽,只因掀起过你的情感波澜,才具有了不一样的意义。正如,有了苦难的映衬,幸福才具有了珍贵的价值;正因有了失去与遗憾,我们才会穷尽一生去寻求和弥补。然而,我们往往穷尽一生都无法彻底填补那块生命初始的空缺。而生活,大概正因有了这样的无可挽回,才变得更加有质感与厚度了吧?

倘若,人生是弥补遗憾和寻找结果的过程,那每个人都走得磕磕绊绊。幸好,还有那些明明暗暗的星辰照耀我们的去路——它们在记忆的暗夜里闪光,无论它们冰寒还是炽热,它们都是唤醒我们的希望。

比如,之前讲到的第一个故事里的长者,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始终只是平静地体会痛苦。面前的他温润如玉、文雅可亲,他的故事,却寒凉锥心、令人唏嘘。

对一个男孩来说,父亲不仅意味着依靠、安全,还意味着人生的榜样和方向。男孩从父亲身上看到自己,以及自己的未来。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父亲”,也在尽一己之力填补这巨大的生命的空缺。我们看到这个少年在幸福和失落的浪尖攀升跌落,亦看到明媚的光影从云层后探出,照进他灰暗的青春一角。

那些光影是什么呢?除了母亲的爱,还有少年时代艳阳朗照的北戴河养病时光。在那段时光里,少年的他因为高干父亲的关系,有了一次去北戴河养病的机会。在那段时光里,少年重新发现着自己和这个世界。他在不经意间被海的变幻万千的景色和孕育着生机的鸽子窝所吸引。他专注地凝视着周遭的一切,忽然觉得这个世界竟是如此可爱与美妙。还有周围的人为他打开的另一番天地,老干部们在回忆中创造的纵深与宏阔,由年轻美好的异性牵引着的纯洁微妙的青春潮汐……即便他的成长喜忧参半,又何尝不是令人感动的、赤诚而珍贵的生命体验呢?

回忆童年,这位长者只有叹惋,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怨恨”二字。他一再提到“心平气和”,这是他和母亲恪守的人生信条。他说:“连我母亲都心平气和,我有什么理由不心平气和呢?”母亲守着这个家,如此地忠贞,可她盼来的却是一纸父亲要与她离婚的信。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心平气和地认清当下,心平气和地朝前走……

所以平静地体会痛苦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养。因为无能为力,所以顺其自然;因为心无所恃,所以随遇而安。而真正地开悟,也许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容地活着。

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不足为外人道的空缺,那是依凭他人的力量无法填补的,唯有靠自己——或许,每个人都要用日后的人生来弥补孩童时留下的遗憾。我访问过的很多人,很多自我认知清醒的人,都是用一生来矫正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缺陷。成年后,遥望那个曾经在人生起点上蹒跚学步的自己,你会清楚地看见,那条路上遍布多少障碍与荆棘,你必须在一次次绊倒后,学会规避和跨越。而那个超越了自我的新我,才有能力做合格的父母,去护佑孩子的成长,去开启自己崭新的人生。

直面世间的不完满

然而,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彻底完满的人生,即便你是一位合格的父亲与母亲,你的孩子也将在遗憾中重塑自己。这并不可悲,正如泥泞中诞生了跋涉者,遗憾与痛苦也让成长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美。

正因残缺,才造就了人生的完整。而这样的认知,将使你无论遭遇什么,都能努力做到真正的心平气和。

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回望你人生的出发点,尽最大可能与自己、与生活、与命运和解,以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安然——这是一条值得我们花一生去走的路。你可以选择说出来、写下来,与自己、与挚友分享。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具备面对自我、真我的勇气。我想再次借用黑塞的话: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试图跃出深渊,我们可以彼此理解,然而,能解读自己的人,只有自己,而能真正拯救自己的人,也只有自己。

也许你已做了父母,也许你已意识到自己童年的不完满,想努力地弥补这样的不完满,为自己的孩子努力营造一个相对完满的成长环境,但我想说的是,你也许可以护佑他前10年、前20年,但你不可能包办孩子未来的成长,也不可能让他拥有一个相对封闭的成长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在和这个世界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孩子也不例外。

关于为孩子写作,关于文学对于一个人成长的意义,我始终有一个想法。成长中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感到烦恼和忧愁。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混乱的青春期,除了生理上的变化外,还有一个原因,我们的青春期是充满幻觉的。这种幻觉与我们相对封闭的成长环境有关,也与我们对这个世界过于美好的想象有关。一个少年可能因为对世界和自身不了解,而粉饰了周遭的世界。但是当他感到被希望所欺骗,他就很容易产生怨悔。

所以我总觉得,应该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他年少时就告诉他这个世界并不美好,让他们从头脑中根除对这个世界所抱有的巨大期望。从这个角度来说,你的孩子反而会获益良多。所以我自己写儿童文学,从来不会回避世界和人生的真相。我也主张让年少或年幼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能多接触文学与艺术。因为文学正是以艺术的柔和的方式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并且让你在了解真相的同时,还能找到心灵皈依,让你“身处淤泥心有莲花,沦落地狱向往天堂”。

文学带来慰藉和认知

加缪说:“文学不能使我们活得更好,但文学使我们活得更多。”莫言说:“文学的用处,在于它没有用处。”而我要说,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文学除了告诉他们世界和人生的真相之外,当中更有人情之美,有世界的奥妙,有人心中的温柔部分,也有哲学……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支撑我们活得更坚强的理由。

少年的我,渐入青春期后,曾经有很长一段迷惘和困惑的日子。没有来由的欢喜,没有来由的悲伤,外界一点点细小的变化,都能在我心里被放大。之所以如此,是因那时候的少年,根本没有能力了解人性和世界,于是,在烦忧中兜兜转转,不得解脱,这是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必然。

倘若能在少年时多浸淫于文学,从文学中了解世界与人生,你的目光可能就会变得深刻与从容,一切并不美好的个人经历,都可能转化为心灵的财富。

哲学家塞内加说:“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能力最强,反之受伤最重。”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文学里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人生的真实面目,随时做好迎接“坏事”的准备,更何况,“坏事”未必真的那么坏。

我想起我在少年时代遭遇的最大困境,是在高中时对一位年轻的老师萌生喜欢,而内心最大的抗拒,是清楚地明白这样的喜欢不仅不可以,而且毫无前景。以我当时的阅历和心理承受能力,这样一种“不可以”犹如巨山压顶,令我窒息迷茫。而这样的负担无处倾诉,包括最亲近的人。

也就是在那时,疲于应付学业的我,挤时间读完了一部当年唯一能找到的应和我心境的长篇小说《早恋》(作者肖复兴)。这本出版于1987年的小说,据说是中国第一部触及中学生男女感情的长篇小说。书中通过几对少男少女的故事,围绕着因早恋风波而展开的教育思想碰撞,反映出中学生对爱情天真、迷茫却真挚的向往,以及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困惑与追求。这本书刚出版时,因为观念的前卫大胆,曾被禁止出版,但我却幸运地从图书馆里发现了它。

这是一次激荡灵魂的阅读体验。我花了不到一个星期,断续读完了这本洋洋数十万字的小说。我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如同从镜中看到自己,竟有了一种悄然的释怀,压在心上的巨石被悄悄搬动。更重要的是,书中的一句话点亮了我原本昏暗的世界,眼前豁然有了通往光明的出口。“当外界不平衡的时候,把握自己,使自己平衡。”——这句话击中了我。我恍然意识到,一直以来,我害怕的是什么、担心的是什么,当内心失衡之时,我的整个世界也都失去了平衡。而这种失衡状态,恰恰可以让人迷失、痛苦、进退两难。而从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能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衡。

我们喜欢一本书,或者说称道一本书,往往只是因为其中的一句话点醒了你。那本书未必是经典名著,如果有那样一句话,这句话的价值可能抵过一本书的分量。

当我慢慢开始写作之后,我才逐渐接近文学所谓的真谛。写作二十余年,我至今不敢夸口说我已经对文学真谛了然于心。我所能了解的是,不同的优秀作家自成风格,一个作家一辈子可能写过几十本书,这几十本书则可能是一本书的种种翻版,几百个人物很可能是一个人物的种种化身。而这几十本书,便是这个作家的自传。我想说的意思是,每个作家都有极大的创造力,而每个作家也都有其局限。因此,我主张孩子在文学中寻找人性、人生和世界的答案之时,不要拘泥于某一个作家,而是要拓宽自己涉足的领域,你可以在不同的作家所创造的世界里去思考和判别,然后接近你所要的答案。

一个孩子从文学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是:对未来的遭遇有了准备、有了理解,可以更加客观冷静地面对未来,以及演好自己在人生舞台上的角色。它会帮助孩子在成年后善待痛苦,容忍许多人无法忍耐的人和事,并且获得更多前行的动力。

这要回到开头,我在前面曾经提到的那个缺少母爱的女孩的故事。她后来反复地说到一点,即她和她的姐姐在缺少爱的情况下,之所以没有变坏,之所以没有成为问题少女,都与她和她的姐姐在书中、在文学中找到了寄托和慰藉密切相关。所以当我们很难为孩子去规避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的时候,我觉得你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阅读氛围。如果文学能教给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那么不仅是文学,其他的艺术也可以让每个人的灵魂在这个并不美好的、失落的、充满了缺陷的世界里,得到弥补,也让我们的灵魂得以栖居。



课后书单: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惠特曼在他的诗里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如果他看到荒原,他就走向荒原;如果他看到玫瑰,他就走向玫瑰。这样的意思被多次引用于青少年教育以及读书方面。其实,在我自己年少的时候,读到的书本单纯、稀少,似乎不用去辨识它的优劣,而今书海茫茫,却徒添烦恼。这恐怕是今天孩子的幸与不幸了。

一个孩子一路向前走去,书是亲吻他脚尖的花朵,有的艳丽夺目,有的淡雅宁静,不管怎样,都是脚边的温暖、路途上的陪伴。在我的阅读经验里,以下10本书似乎适合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阅读。不过,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认识,而能相伴一生的书则属凤毛麟角。

1.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铿锵的字句从稚嫩的舌尖吐出,幼时高声诵读,虽不会其意,却慢慢品出中国文字的魅力,无论是音韵节奏,还是呈现在脑海中的画面感。中国人对美与浪漫的执着古已有之,而这一美好的传统似乎正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读古诗词,就像沐浴花丛,无须理解,却可携带一生的芬芳。

2.[丹]安徒生著,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少年时,只知道《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在我心目中,那个来自丹麦的小老头和格林兄弟一样,背着一个故事口袋,神奇、有趣。直到日后读到他的《铜猪》《坚定的锡兵》《恋人》《雏菊》……才发现,他们是如此的不同。这个小老头是在用生命殚精竭虑地书写故事,忧伤的、温暖的、沉思的……这是一本最合适用一生来品读的书。5岁时、15岁时、35岁时、50岁时、70岁时,分别可以读出趣味、希望、哲思、沉静与超拔。

3.[英]玛丽·诺顿著,肖毛译:《借东西的小人》,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我相信它会让所有的孩子喜欢!地下住着一种小人,专门拿走地面上的人类的东西。他们说这是借用,所以被称为“借东西的小人”。从1952年至1971年,以这种小人为主角的童话连出5部,大受欢迎。“借东西的地下小人”在英国也是家喻户晓,成为他们民间故事中的童话人物。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早已成年,却依然读得有滋有味,恨不得到小人们的地下世界游历一番。它曾经是我儿时的梦想啊。

4.[英]格雷厄姆著,杨静远译:《杨柳风》,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它是一部薄薄的奇书。它提供了一条甬道,让读书的人愉悦地读着,紧张着,惊诧着,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繁花似锦的窗外。你会充分享受飘满语词间的花香和泥土腥气,还有动物们的天堂生活。在阅读中,已经迟钝了的感官一点一点复苏,已经凝滞了的心情一点一点松快,并且,你会深深地回味起自己的童年,为曾经有过的高度的敏感与细腻自豪。“缺乏心灵复苏能力的成年人,是一个灵魂渺小的庸人”,这本书或许可以令你避免成年后走向“庸人”的命运。

5.[日]黑柳彻子著,赵玉皎译:《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

我曾经竭力主张当了母亲的朋友买下“小豆豆”,作为送给女儿的礼物。她读一年级的女儿无比欢悦地读完了,而介绍这本书的我,在她心里的形象瞬时“亲近”了许多。很早就听说“小豆豆”,仔细读它却是近年的事。每每提及,我总会说,“小豆豆”给了我近年最愉快的阅读经历。我常常由它联想到同样来自日本的动画片《樱桃小丸子》,郁闷的时候,便拿它们来解闷。它也适合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阅读。

6.[美]玛丽·皮福著,何吉贤等译:《复活的奥菲莉亚——挽救少女的自我》,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成长的艰涩,盛开前的阵痛。这本以少女成长之痛为主题的纪实作品,曾经引发全美讨论热潮,并连续120周荣登《纽约时报》《出版家周刊》畅销书排行榜。不要带着猎奇心理去读它,我只是感到,成长的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今日中国的少年正在重蹈别人的覆辙。媒体信息拥塞,无处不在的性与暴力的影响,面对“无名的痛苦”,所有的成人和孩子都需要直面花季盛开中的纷繁复杂,学会辨别和处理其中隐藏的绝望与危机。

7.[日]川端康成著,叶渭渠译:《伊豆的舞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川端,我最喜欢的日本作家。余华说他用温暖的笔触写伤痕,我亦欣赏他“表面上是看不出什么东西,但内在却蕴含着日本自古以来的一股淡淡的哀愁”。读他的小说,会浮现当初读唐后主李煜诗词的感觉,川端的小说每一个句子都有着一种调子,便如李煜的诗词每一个字都有着一种调子,那是一种独特的情调。他将汲取的西方文学养分融化在日本古典的传统之中,越是古典的,也越是永恒的。

8.[德]本哈德·施林克著,姚仲珍译:《生死朗读》,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它在德国是一本畅销书,但我们绝不会因为它的畅销而认为它的文学品位不高。它向我们倾诉的,是心之幽情,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理由的质询,是对不规范情爱关系的探究。同时,它又折射出个人和国家的问题、道义的问题、责任的问题、价值判断的问题。这本薄薄的小书,其实是一本内涵丰厚的“大书”。

9.[美]弗洛姆著,刘福堂译:《爱的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爱,是一门需要从小学习的课程。相爱的艺术是相同的,失去爱的人各有各的失误。爱真的是门学问,《爱的艺术》虽然是一本用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但浅显好读。在弗洛姆看来,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倘若失掉了个性和尊严,也必然失掉爱。很多道理,成年后也未必懂得,若是年少时就能习得,恐怕日后也能免受许多为爱煎熬的苦痛。

10.[英]毛姆著,傅惟慈译:《月亮和六便士》,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我犹豫再三,还是把这本书列入了书单。毛姆的作品里,我最偏爱的就是这本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为蓝本创作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一个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另一个也许更容易得到些,但总有那么点窘迫和辛酸的味道。它们或许不是人生的两极,却是某个特定的人不得不面临的选择,而不论哪边,都很艰辛。月亮和六便士都在眼前,是为一份六便士的生活疲于奔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