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学会幸福:人生的10个基本问题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学会幸福:人生的10个基本问题

如何在音乐中听到幸福

书籍名:《学会幸福:人生的10个基本问题》    作者:陈赛



到底如何在音乐中听到幸福呢?我以为这与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有关。音乐的感受能力,首先需要具备一些乐感,比如说,你得能够分辨音高,能够感受节奏和韵律,能够感受音乐中美妙的音色,最好还能够分辨出很多个声部的旋律、和声,甚至能够听出音乐的结构。拥有这些音乐欣赏的基础能力,才能够感受经典音乐带来的美妙与幸福感。所以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这些音乐的小知识。

旋律里的情感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旋律。

旋律是由音高和节奏组成的,它是音乐的灵魂。我们觉得一段音乐好听,最初往往是因为它的旋律特别美,容易记忆和流传。如果你听到一部新的乐曲,在你离开音乐厅的时候,已经能够哼唱它的主旋律,那么这部乐曲多少已经算成功了。而旋律又是非常神秘的,它能够激发我们丰富的、激烈的情感,却是不可捉摸的、难以言说的。也许因此能够写出优美旋律的作曲家,往往被人们称为天才。像舒伯特、莫扎特这样的天才,是音乐学院教不出来的。

那么旋律是如何构成的呢?旋律里面包括急进和跳进。所谓的急进,是指旋律按照相邻的音进行,比如说像do  re、re  mi、mi  fa  so、fa  so  la,就叫作急进。和急进相对的是跳进,是指旋律在比较大的音层间进行,比如说do  mi、do  fa、do  so、do  la,急进之外的都称为跳进。

一般来说,在旋律的写作中以急进为主,穿插跳进,因为如果从头到尾都是急进的话,旋律就比较乏味没有特点;从头到尾都是跳进,没有急进的话,旋律听起来就会有点生硬。所以一般来说是以急进为主,穿插跳进,这样旋律才能够流畅而且生动。

那么这些原则到底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其实,它们符合古典时代的均衡秩序原则。比如,在跳进之后,一般来说旋律会接一个反向的急进,由此让旋律产生平衡感。比如,do  la  so,在do  la这样的向上跳进之后,又有la  so这样一个反向的向下急进。

那么我们如何感知一段旋律里面的情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听懂一段旋律?音乐既然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所以它的展开一般符合人们心理变化的一种定式。

比如说快板的节奏,就是音符比较密集、音调不断往上行的音乐,听起来自然比较欢快,所以莫扎特的音乐给大家的整体印象是比较纯真欢快的,比如他的《土耳其进行曲》。

那么反过来,节奏缓慢的、逐渐往下行走的音调,听起来自然就比较哀伤。柴可夫斯基就喜欢这样写,于是他的音乐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满面愁容的形象。我个人觉得有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民歌《小白菜》。第一句“小白菜”在一个高度,接下来“地里黄”往下一级,然后是“三两岁”和再下来的“没了娘呀”,一点一点地下行,每一句都在很匀称地往下走。

这些民间音乐的创作者哪里懂得作曲规则呢?它其实是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被不断传唱而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有天然的情感体验在里面。

此外,还有一些旋律悠长宽广、节奏舒展、曲调上下此起彼伏的音乐,多半是情感饱满的抒情曲。比如我们前文讲到的《沃尔塔瓦河》,还有《一条大河波浪宽》,这些歌曲往往就有这些特点。还有一些是节奏和音点重复的音乐,像《命运交响曲》,有很多重复的三连音,听起来就非常坚强有力。重复在音乐中体现了积蓄力量的作用。

节奏的作用

讲完了旋律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节奏是什么?

节奏,是一种有一定速度的节拍,主要是运用速度上的快慢和音调上的强弱把音符组合在一起,比如说像四分之二拍,强弱规律是“强-弱”;还有四分之四拍,“强-弱-次强-弱”,都有一种强弱交替的节拍韵律在里面。在舞曲中节拍韵律的感觉尤其强烈,像舞曲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如果说旋律是灵魂,那么节拍和节奏就是音乐的骨架。它的强弱交替体现了从紧张到放松的过程,就像自然界的四季轮回、日夜交替、日升月落,以及我们的呼吸一样有一种循环,所以说它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拍和节奏,有些人是小快板,有些人会慢半拍。

节奏也是非常神奇的。如果我们平时在运动中配上节奏明显的音乐,就可以振奋脑神经,提高运动潜能,而且可以消除疲劳,甚至节奏还有点催眠的作用。如果伴随着电子舞曲的节奏,蹦迪蹦一晚上也不会觉得累,所以这其实是有一点催眠作用的。

一直以来,人们也运用统一的节奏来组织群体劳动。我们在前面讲的《沃尔塔瓦河》里面有一段波尔卡的节奏,于是一场乡村舞会就在你眼前变得栩栩如生。

此外还有肖邦的《雨滴》,音乐中雨声以一种低缓的节奏持续着,伴随着音乐中人的细细的思量。

音色、和声、调性、调式

什么是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光彩。我们一般对声音会有一些联觉,觉得某些声音比较明亮,某些比较暗淡,还能够感觉到声音从黑暗逐渐过渡到明亮的颜色,听到一系列的渐变。一些描绘日出的音乐尤其会让人产生这种感觉,比如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的《晨景》,还有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德国作曲家)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一段里也有一系列从黑暗逐渐过渡到光明的过程。据说有一些作曲家可以真的“听”到声音的色彩,比如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法国作曲家、风琴家及鸟类学家)、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Skryabin,1872~1915,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他们可以“听”到非常细腻的声音的色彩。

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就是一个音色感特别好的音乐家,他有一首作品叫作《牧神午后前奏曲》,一段长笛的低音描绘了牧神在午后醒来时慵懒倦怠的样子。长笛是一种高音乐器,也就是说,它的高音区特别嘹亮,低音区比较暧昧。一般来说,古典音乐里面主要用的是长笛的高音,因为长笛高音非常嘹亮,发音也很方便。但是德彪西在这首《牧神午后》里故意让长笛来演奏低音区,发出一种熟悉却陌生的声音,这样的声音营造了午后慵懒而性感的氛围。

那什么是和声呢?

和声,是指和弦的组成方式与和弦之间横向连接的方式。那么什么是和弦?和弦是指三个或者更多的音叠加在一起同时发声的组合,就是我们在乐谱上看到的像“糖葫芦”那样的音符。

和弦可以分为“柱式和弦”和“分解和弦”。所谓的柱式和弦,就是那一大串“糖葫芦”,表示数个音同时发声。而分解和弦表示和弦先后发生。比如说我们知道莫扎特他会写成:do  so  mi  so,do  so  mi  so,do  la  fa  la,do  la  fa  la,xi  so  re  so,xi  so  re  so,实际上是把do  mi  so、do  fa  la,还有so  xi  re这三个和弦中的音分开来演奏,即分解和弦。让各个和弦音分开来发声其实就是一种旋律了,这样的旋律也暗示着它的和声。

我们中国人作曲往往是先有旋律再来配和声,而西方人作曲往往是反过来,是先有和声,再在和声的衔接和续进中发展出旋律。比如说我们都喜欢的披头士乐队,或者是即兴演奏的爵士乐手,他们往往先编排一个和声的续进,然后在和声续进里面,变化出一段不同的曲调。

以上的乐理知识,对于不会读乐谱的朋友们可能是有点难度的。那么,下面我就来讲一个关于调性的故事。

在我们音乐学院里面有一幢宿舍大楼,里面住着一个吹单簧管的小男孩,他非常用功,每天在楼道上练习吹do  re  mi  fa  so  la  xi这样一个音阶。

大概因为乐器发xi这个音的键有点疏通不良,所以他一直停留在xi上面,吹不下去。这样一个星期下来,整个宿舍楼里面进进出出的人都觉得莫名烦躁。直到有一天,一个住在三楼的老教授,他推开窗户长吼了一声“do——”这一下,所有人都觉得全身舒坦了。可见xi必须要回到主音do上,才算是终点。也就是说,调性让音乐有了一个归属感,音乐家写的每一个音,都不是随便写的,也不是怎么美就怎么写,而是每个音都有它的功能。如此我们就能够理解巴赫了,他写的每个音都不能被取代。这个就是调性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看什么是调式。调式,其实是一种风格。我们常常讲这是周杰伦的“调调”,那是王菲的“调调”,这个“调调”其实就是调式的意思,因为调式决定了音乐的风格。比如说大调式,听起来就是明亮的、雄壮的、男性化的;小调式,听起来就是柔和的、有点哀伤的、女性化的。

除了西方的大小调,还有很多民族的调式。比如说,我们中国的调式是do  re  mi  so  la,听起来是比较圆融的。不管怎么旋转,怎么唱,听起来都是中国风格。日本的调式是do  mi  fa  la  xi,这几个音,不管怎么旋转,不管怎么唱,听起来都是凄厉的、尖锐的日本调式。还有印度的音乐,大家肯定也对它的风格很有感觉,不管怎么唱,听起来都是充满印度风味的。

古典音乐的标题拟定法则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古典音乐的标题。

我们平时看节目单会发现有两种标题,一种是有标题的古典音乐,像《图画展览会》《动物狂欢节》《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还有《幻想交响曲》,这些都是有标题的。我们看到这些标题,大概就可以知道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内容,然后一一对号入座。我想这些乐曲对于大家来说是很好理解的。

但麻烦的是我们常常看到另一种标题,像《第28号钢琴奏鸣曲》《莫扎特K466》《第23号钢琴协奏曲》这些编号,很多朋友常常抱怨说,古典音乐太难了,连标题都记不住。其实这也是一种古典音乐的分类,它可以分成标题音乐和无标题音乐。这些编号,就是所谓的无标题音乐,也叫作纯音乐。也就是说,它并不准备表现什么内容,既没有标题,也没有内容暗示,它是根据音乐自身的逻辑展开的。

什么是音乐自身的逻辑展开?比如说,音乐中有主题的发展,还有第二个副主题,副主题再发展,然后再变化大小调,从大调转到小调,从小调转到大调,然后再进行主题再现,等等。其实音乐自身的逻辑发展,就是用对比和统一这样一个原则来塑造乐曲。我们听奏鸣曲、听赋格曲都会听到这样的对比和统一。

而标题音乐则是根据一些文学故事、绘画题材来写音乐,里面往往有具体的情节,比如这一段描绘的是男主角,另一段描绘的是女主角,下一段描绘花前月下,或者策马上战场,用画面来指导音乐。

那么到底哪一种音乐比较好、比较高级呢?这成了几百年来欧洲音乐界论战的核心问题。

当然更多的人觉得音乐总是应该按照音乐自身的逻辑发展比较好。但是后来事实证明每一种音乐都留下了流传百年的代表作。所以我觉得不必为了哪种音乐更高级、更有地位而去追随哪一种,而是要找到你真正喜爱的、能够启发你情感的那种音乐。

这里还应该提到的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热情奏鸣曲》和《黎明奏鸣曲》,其实它们本来是没有标题的,比如《月光奏鸣曲》原来是《升C小调第14号钢琴奏鸣曲》,《热情奏鸣曲》原来是《第23号钢琴奏鸣曲》,《黎明奏鸣曲》是《第21号钢琴奏鸣曲》,其实它们原本都属于无标题音乐,我们现在看到的标题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后人加上去的。

音乐如何叙述情绪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音乐到底是如何叙述情绪的?

我们去听音乐会时,会在台下听得优雅、安静、礼貌,但我们也不会袖手旁观,我们其实都会不自觉地参与到音乐中。比如说,我们对音乐会充满期待,一大段激动的、波澜起伏的乐曲之后,我们期待着一首静谧的慢板;在一段古老神秘的萨拉班德(Sarabande,西欧古老舞曲的一种)之后,我们想听一首淳朴的小步舞曲。这就有点像四处奔波的人,想回家过一段安静的日子,而那些平静的人生,却都期待着醉生梦死。

如果音乐满足了我们这样的心理期待,听起来就会比较舒服、比较惬意;如果它不顾你的心理需求,在音层上有各种大跳,节奏又很凌乱,那么它听起来就会乱糟糟的,听多了可能会做噩梦。很多现当代音乐,大家觉得很难听,就是因为它完全不顾听众的接受程度。

当然音乐的结构并不是凭空创造的,凭空就会不合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音乐家在写作的时候,在设计一种新的结构的时候,往往会参照自然界的某些规则,会创造性地模仿自然的结构。比如说他们会模仿河流的倒影,为一段旋律写下反向的形式;他们会模仿山川,让曲调上坡或者平地前行,旋绕而上,再到达高峰。大山的质朴和崎岖塑造了交响曲迂回的结构。此外,他们也模仿光线来铺排和声。他们甚至在音乐结构中带入了整个生命的历程。比如一段音乐开始是个体确认自我的主题的呈现,然后他要离开,要远离家园,离开他原来的生活,去看看世界,去远行,去远方,同时去排解他生命的躁动。

这就是音乐的展开段落,中间会有很多转调,有很多破碎的进行,就像人生里面少不了很多困难、挣扎和幻灭。于是就有了转调,有了离调,有了复杂的、破碎的和声和旋律。在一系列的辗转之后,最后还会有一个回归,就像是一种必然。离开得越远,离开的过程越曲折,再现和回归就会愈加壮烈而圆满。基本上,这就是音乐的结构。

最后,我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疗愈音乐曲目单,供大家欣赏。



课后曲单:疗愈音乐


希望这些时光中的音符,能够在你艰难孤独的时刻,安抚你的心灵:

·维瓦尔第:协奏曲《四季》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亨德尔:《竖琴协奏曲》

·莫扎特:《魔笛》序曲

·海顿:《第101交响曲》(《“时钟”交响曲》)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舒伯特:《小夜曲》

·门德尔松:《无词歌》

·柴可夫斯基:《花之圆舞曲》

·肖邦:《幻想即兴曲》

·李斯特:《爱之梦》

·普契尼:《晴朗的一日》(歌剧《蝴蝶夫人》中的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