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缺陷也完美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缺陷也完美

尾声:准备伏击我们的野兽

书籍名:《缺陷也完美》    作者:内森·H.兰兹



很多人都不会患上过敏症,也不会中风,还有幸躲开了让人毛骨悚然的自身免疫疾病,但只有癌症是一头会一直潜行在我们身后的野兽。如果你活得够久,患癌的概率就是百分之百。如果你并非因为其他原因死亡,最终是会得癌症的。

人类的癌症发病率正呈现飙升的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虽然不仅是)是因为人本身没有因为其他原因死亡,因此活得更久,于是就患上了癌症。此外,所有多细胞生物都有患癌的风险。人类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患癌者。人类的患癌率高于一些动物,却又低于另一些动物。

人类的长寿导致患癌概率高于以往,除此之外,癌症并没给人类带来多少特别之处。那么为什么要谈及癌症,为什么不跳过这部分内容,就像我略过了动脉粥样硬化症一样?

因为癌症是自然赋予我们的终极缺陷和根本特征。没有了癌症,有性生殖、DNA和细胞寿命都不可能存在。事实上,这种普遍的情况最终发展成极端,成为自然的一种缺陷——一种影响人类及其他许多生物的生理缺陷。

正如自身免疫疾病的自发性一样,癌症也是我们细胞的产物。当细胞对自己的行为准则感到困惑,开始不断增生并逐渐失控时,就会发展成癌症。在实性肿瘤的案例中,细胞脱离正常机制最终形成肿瘤,它失去了正常功能,压迫宿主器官。无论何种癌症,癌细胞往往都会扩散到其他组织并将其取缔,直到身体无法承受。所以癌症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细胞生长不受控的疾病。

如果身体有需要,大多数细胞都有不断生长、分裂、繁殖的能力。有些细胞总在生长,比如皮肤、肠道和骨髓中的细胞;有些基本上从未分裂过,如神经元和肌肉细胞;有些则处于长与不长之间——并不经常分裂,但在伤口愈合或组织保养的时候能够发挥作用。因此,细胞必须调节自身的增殖,在身体需要时增加,在不需要时停下。一旦细胞无视这个规则,继续不断增长时,癌症就出现了。就这个层面而言,这种疾病就是细胞堕落的结果,癌症让它们自生自灭,放弃自己应有的角色,只管专心增生和扩散。

我有一次坐飞机,旁边的乘客是本笃会神父,名叫格雷戈里·莫尔曼。交谈之中,我说刚参加完一个癌症研究会准备回家。他是博学之人,对这方面的内容十分着迷,并就我的研究和癌症本身的性质提出了许多问题。之后,他说了一番关于癌症的动人言论,在此,我尽量完整地复述一遍。

在我看来,癌症是魔鬼在生物身上的终极体现。癌症不是细菌或病毒攻击的结果,不是身体受到外力破坏的结果。其实它就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细胞仿佛受到了邪恶力量的诱惑,忘记了它们在我们体内的合理定位,开始独断专行。它们逐渐变得自私,夺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也不给其他组织器官留有半点儿余地。它们从不满足,所以会越长越多,扩散到其他区域,继续增殖、掠夺和杀戮。我们知道的对付这些堕落细胞的唯一方法就是让我们自己病入膏肓,因为攻击癌症就是攻击自己。要对抗这个已经掌控我们肉体的恶魔别无他法。所以,我一直非常尊崇肿瘤学家和癌症研究人员,你们就是致力于对抗邪恶的战士。

神父的这段话让我沉思,也让我铭记在心。碰巧,所有关于癌症的文章或文本的开头段落都会提出相同的内容,与他这段既诗意又极为简洁的独白几乎一模一样,只是配上了更多临床的、不那么有趣的措辞。癌症确实是大自然设计出错的结果——生物自己的细胞发生故障,严重到能够杀死整个机体。但也有例外:人乳头瘤病毒(HPV)会导致宫颈癌。只有少数癌症病例是由病毒引起的。

癌症如此顽固的原因有二。其一,正如莫尔曼神父所言,癌症并非外来入侵者,而是我们自己的细胞出了错,因此很难找到能够在保留正常细胞的同时又能对抗癌细胞的药物。其二,癌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还十分具有攻击性。癌细胞会不断变异,这意味着它不会一直维持着同一种疾病状态;相反,它会增长、变形、侵入,最终会遍布全身。起初有效的治疗方法最终会失效。如果一个肿瘤里含有1000万个细胞,医生通过放射和化学疗法杀死了99.9%的细胞,那么仍然会剩余很多细胞能够重新长出肿瘤——这颗新的肿瘤更具攻击性,并且能够抵抗所有曾经用于消灭它的方法。

到底是什么导致身体的细胞开始失控地生长?事实证明,身体中几乎每个细胞都会偶尔发生突变,这是DNA序列随机变化的结果。某些病因是由于周围环境中大肆侵袭我们的毒素引起的,但主要还是由于细胞复制DNA期间出错导致的。每天有数十亿个细胞分裂,所以每天也会产生数以万计的错误。

这就是大多数癌症的开端。身体每天都会发生成百上千次永久性突变,其中一种突变会导致基因使细胞从正常的增生状态转变为癌症。这种突变十分随机。所谓的癌症基因其实并没有特别到更容易产生突变。大多数突变基因都不会让细胞癌变。然而,总有某些基因确实发生了癌变,于是细胞从此不受控地生长。

发生这种情况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道理就会成为现实。如果突变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正常细胞快一点儿,那么其细胞复制的数量将远超正常细胞的分裂数量。因为DNA在不断复制,也就是说出错的可能性会更高,因此增长速率的提高也加速了突变。这些错误中的大部分都不会有影响,但偶尔也会发生随机的突变,进而促使细胞更快癌变,也会更快地分裂,其后代数量也将再一次超越其他细胞。癌症就是在连续不断的突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形成的,某些肿瘤的癌变在体积增大到足够被发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癌症既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缺陷,又是细胞分裂的特征,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它是多细胞生物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要生物的细胞构成不止一个,协调细胞增殖的问题就随之出现了。细胞分裂以及伴随而来的DNA复制都是一场危险的竞赛。你参与得越多,输的可能性就越大。除非人体能设法获得完美复制自身DNA的能力——如果有的话,也是一个生物学上的白日梦——如果人们的寿命够长,癌症将会伺机而动,在生命的某个节点发起进攻。

癌症在某种意义上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副产品,这未免带有讽刺意味。进化带来的一切辉煌都是突变使然。细胞随机复制的错误带来了多样性和创新性。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突变给遗传提供了多元性,这有利于血统的世代长存。总之,突变是生物体系最终的特征,也是最终的漏洞。

所以,进化与癌症之间的平衡让人惴惴不安。突变是癌症的祸端,而癌症导致个体死亡,但它也带来了多样性和创新性,这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例如人类和大象等生物的发育期长达数年,然后才能进行繁殖,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保护自己,免受癌症侵害,以免在生育之前死亡。如小鼠和兔子等寿命较短的物种,它们的防癌屏障效率低下,却仍然可以承受频繁的突变。的确,最终所有人都会患上癌症,但这是一种妥协。进化的过程不会在乎即将死于癌症的人。为了源自突变的多样性,这是一个值得做出的牺牲。

路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有言:“稍微犯错的能力是DNA真正神奇的地方。如果没有这种特性,我们到现在都只会是厌氧菌,更别谈创造音乐了。”

Norman  Routh  Phillips,  “Goitre  and  the  Psychose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65,  no.  271  (1919):  235–48.

疫苗是这样工作的;当你注射灭毒或减毒的病毒时,你的免疫系统会学会如何对抗它。如果一切顺利,免疫系统就会被改变,这样下次看到抗原时,就像你接触到真正的强毒株病毒一样,如果免疫系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病毒,它的反应会比本来应该有的反应快且强几百倍。

Susan  Prescott  and  Katrina  J.  Allen,  “Food  Allergy:  Riding  the  Second  Wave  of  the  Allergy  Epidemic,”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22,no.  2  (2011):  1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