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新零售实战宝典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新零售实战宝典

年景不好,就休养生息

书籍名:《新零售实战宝典》    作者:商业评论




(返回原文阅读)



事实上,尝试少,因为毛书虹在静观大势的变化。很不巧,新系统上马,赶上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前的商业社会是一个固定的形态,金字塔尖就是奢侈品。当我们把新系统做出来并且成功运营两年后,发现金字塔坍塌了,互联网打破了所有的信息壁垒,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世界变成平的了……”这些年,线下店遭遇寒冬,没有客流,素人的生意也不好做。毛书虹倒觉得,对于刚刚经历了系统迭代的素人,这正好是个休养生息的好机会。

毛书虹经营素人,带着点中医的整体观。新老系统的迭代,首先从客户源头上,找到了素人设计的方向。根据新的定位,SKU降下来一半,生产端的难度就降低了。正逢北京整顿生产工厂,外力推着毛书虹积极寻找外部工厂合作。销售这头,直营店和加盟商被互联网冲击得都有点找不着北,那么这两年就“先饿着点,减减肥”,少上点新品。

去年,素人关停了北京的3家直营店,还带着所有加盟商,把所有库存在线上处理掉。这些库存并非卖不掉的货,而是当时为了上新系统封存的老货。不论是关店还是清库存,都是素人有意为之。所以,尽管去年素人的销售额有所下滑,毛书虹却认为素人作为一个生命体变得更加健康。

小蓝人计划

对于大势,毛书虹的判断是,有一点尘埃落定的意思。实体经济开始复苏,生产调整趋于稳定,毛书虹开始跟加盟商细做订货,带动生意的回升。而经历了实体经济的寒冬,毛书虹对未来商业的理解也变得不同。“未来商业不再是一个品牌一家店,不是圈养式商业,而是放养式的。所有商业之间充满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可以进驻到别人的店里,我的店也不是只卖我的东西。只要能把信息流和客流带来,我们做漏斗。”

在她的理解中,未来的实体店会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快闪店、集合店、市集。现在素人已经尝试了在购物中心开设短期的快闪店,参加设计师品牌市集,并正在积极联系买手店,尝试进驻到别人的店里。

而线上线下如何融合是毛书虹想解决的问题。“现在线上线下还不能互相给力,我希望能找到一种好的方式,让大家可以比较好地共存。”暂时还没找到好的路,毛书虹画了一幅画来描述自己眼中的商业世界(  参见副栏“毛书虹眼里的商业世界”  ):在一个飘着云的世界中,有很多小蓝房子,蓝房子里外都站着些蓝色的小人。



“这个小蓝房子就是传统实体店。”毛书虹解释说,“以前我们的商业目标是占领这些目标,把它从不是素人店变成素人店。这是原来的商业逻辑。”房子外的蓝色小人意指电商、微商,房子里的代表导购。不管是房子里还是房子外,这些蓝色小人都能发出电波,辐射更远地方的顾客。“所以现在,小蓝房子不再只是实体店,它有点像媒介,可以是导购手里的手机,可以是买手店的一个橱窗,甚至可以是一辆行走的售卖车……”


画这张图,毛书虹希望让她的代理商明白,现在的实体店今后可能变成微商。“我们现在是在这个进程里。能保得住房子的时候,我们就在房子里工作;逐渐保不住房子了,我们要知道我们还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

商业是有温度的

但无论如何,商业应该是有温度的。毛书虹说,前阵子大家解决了一件小事。很多妈妈带着孩子来逛店,小孩子要么在货架中钻来钻去,有安全隐患,要么闹着要离开。怎么办?毛书虹出主意,增加一个儿童角。于是,素人直营店的角落里,多出了一块小朋友的活动天地,有木马有小玩具。小朋友有了安顿的地方,顾客便可以安心逛店。

“商业的本质是人性的。如果这样的话,你可以一直特别热爱自己的事业。但如果把商业理解成销售额、指标、要完成的任务,你就会特别痛苦,或者做着做着就没有营养了。”

现在的毛书虹,“不去想什么大命题”,一心“要把这些小事情弄明白”。这些小事中,蕴含着创造的大宇宙,而创造正是她能放下热爱的艺术,专心打理生意的一大乐趣。“我觉得其实新经济和新商业挺靠谱的,比以前那种腐朽的旧商业好多了。商业是挺好玩的事情,它始终都在催人进步。”



商评君:


毛书虹对未来的商业有很多设想,但这些设想怎样才能尽快变成现实呢?



案例点评一


当我们在谈新零售时,我们遗忘了什么?


曹阳——《商业评论》出版人

素人是一个完全以产品、设计驱动的公司。两位创始人的设计师背景,决定了这个公司的基因。他们不太懂IT,也不太知道大数据是咋回事。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财务管理都很简单。

定价就是在原材料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个倍率就卖给经销商。直到创业很多年后,他们才聘请了一位财务人员,开始做成本核算。

但就是这么两个对数字极其不敏感的艺术人,让素人持续赢利,也让素人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因为他们懂得发现美,创造美,分享美,这也是他们一直以来坚守的使命。

其实这样一个案例,放在新零售的主题下是非常有趣的。它逼迫我们去认真的思考,商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企业成功到底靠什么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