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新零售实战宝典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新零售实战宝典

传统电商平台上,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书籍名:《新零售实战宝典》    作者:商业评论



大朴线上收入中,有80%来自传统电商平台,像天猫、京东、唯品会等。虽然这一块给大朴贡献最大,但是,一个现实情况是,今天,在这些电商平台上,要获得销售增长,正变得越来越难,尤其对大朴这样的中小商家来说更是这样。线上的流量成本在不断增加,跟线下差不了多少了,在获取流量上,中小商家已经无力负担。可以说,传统电商平台已经成了大品牌商才有资格玩的地方。

另外,电商平台规则的变化也给大朴带来不利影响。在电商平台上,各个店铺是按类目进行划分,大朴不能把所有产品都放在一个店铺里,只能为不同类目的产品开设不同的店铺。即使一个店铺里可以有第二个类目的商品,这些商品的销售额也不能超过店铺总销售额的10%。

要知道,大朴是做全产品线的,平台这种规定就对它非常不利,因为这样一来,产品之间就没有了相互引流、交叉销售的机会。



内容电商在兴起


当然,电商平台的势力太强,胳膊拧不过大腿,大朴没有能力改变它们的规则,只有跟着平台走,但同时,大朴也在寻找新的突破点。

大朴运营副总裁温涵喻说,大朴的品牌现在正处在一个更迭期,整个电商环境也处在一个更迭期,我们并不着急,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产品、品牌。但是,我们也会紧盯新的趋势,比如新兴的内容电商、微商等。

现在,不少电商人认为,未来电商市场可能以内容取胜,借助内容构建场景,然后跟消费者互动。如果不跟消费者互动的话,销售可能很难有大的增长。

对于这种新趋势,大朴正在分两步走。一方面,改造大朴的官网,把它从一个卖货的平台变成向内容电商看齐的渠道,另一方面,借助内容电商的优势,进行销售和品牌传播。从销售数据看,内容电商这块的销售增长喜人,单月能够超过百万元。

在跟内容电商的合作上,大朴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电商的选择。在这一点上,大朴有自己的倾向性。虽然大朴需要销售,但更看重品牌曝光和品牌知名度的扩大,所以,会慎重考虑内容电商跟大朴的品牌是否匹配。

另一个是精细化运营。大朴会跟内容电商一起研究用户群,以及用户的需求点,然后争取用一款产品引爆用户群。等用户群对大朴有了认知后,大朴会跟内容电商持续合作。

比如,凯叔讲故事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平台,它基本上只接受新产品的入驻和上线。大朴跟对方研究了很久,然后挑选了一款产品在它那儿推送,效果非常不错。现在双方基本上长期合作,凯叔甚至跟大朴下订单做定制产品。



新渠道可靠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内容电商这个新兴渠道,大朴还是有点担心的。

温涵喻说,内容电商不是长期性的,是偶发性的,目前也只是一个趋势,就连内容电商他们自己都说,不知道这个趋势会流行多久。

另外,内容电商的活动是那种脉冲式的,很容易打乱大朴供应链的节奏。

大朴曾跟一个内容电商合作,对方凭经验备了2,000套货,大朴建议多备点,但对方没听。结果,该多备的没有多备,卖断了货,有一些卖得不好的反而剩下了。

传统电商平台出现流量瓶颈,新兴渠道又不稳定,大朴的营销出路在哪里?这是王治全的一个大难题。让王治全不好把控的还有一件事,就是断货问题。怎么回事呢?且听下回分解。



商评君:


你的企业是否也遇到了线上流量瓶颈?你在新兴渠道方面有何动作?



案例故事四


一边是库存,一边是断货,咋整?


上回我们讲了大朴在各个销售渠道的表现情况。在传统电商平台,大朴的销售增长越来越难。在内容电商这个新兴渠道,销售喜人,但前景不明。而线下门店,因为受关注不够,发展缓慢。所以,对大朴来说,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营销出路。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大朴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们知道,许多品牌商家都面临库存积压问题,而大朴经常出现的不是库存,却是断货,因为这个,不得不放弃很多生意机会。王治全就说过,如果能够做到不断货,估计业绩至少能提高百分之三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