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新零售实战宝典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新零售实战宝典

金百万掌门人邓超的八个瞬间

书籍名:《新零售实战宝典》    作者:商业评论



■刘雪慰

一·西单夜市的工科男

邓超属龙,打小儿在北京市公安局大院长大,高考时,他没像同院大多数孩子那样去报考警校,而是学了计算机。那时国内高校刚开设计算机专业,热门得很,邓超他们这批学生自然成了宝贝,1987年大学毕业时遭到国家各部委的疯抢。邓超因为在校时比较捣蛋,不招辅导员待见,被分配到当时四机部(第四工业机械部)下面的一个军工厂。他在那儿待了仨月,实在觉得没劲,加上那时市场经济大潮已经开始涌动,他便辞职下了海,从一枚傲娇的计算机工科男变身为在西单夜市倒腾服装的个体户。

二·中国合伙人

1989年,邓超一老同学在深圳倒股票认购证发了财,揣着1,000万元现金回到北京,成立了一家商贸公司,拿批条卖彩色显像管。老同学念旧,喊来邓超和其他三个发小儿,希望哥儿几个一道挣钱。邓超带着一辆面包车、一辆富康车,还有一点流动资金加盟,其他仨人带着手和脑袋入伙。后来商贸公司开了家餐厅,让邓超去负责。再后来,有一天老同学突然意识到,办公司跟吆喝死党聚会不是一回事,得讲个投资回报,而他们几个,除了自己和邓超,其他人基本没为公司带来什么,他便提议按贡献分配利益,然后,“中国合伙人”就没有然后了。

三·有了一张百万美元

邓超开的餐厅叫龙城酒家,做家常菜,菜做得味道一般,可生意特别火,人们从早起10点钟开始排位,到了晚上还有人排。也难怪,那时候刚改革开放,经历了极度物质匮乏的人们,欲望被释放出来,人人都是吃货。

可邓超高兴不起来,他想挣大钱都想疯了。卖彩色显像管一单能挣几万,干餐馆一个月才挣一两万。有一次他去福建进货,见路边有人用电脑打印美元,谁要就把美元上的总统头像换成谁。邓超盯着那张标着100万的美元,说:“我的目标就是它,给来一张。”然后,他接过那张印着自己头像的百万美元,一路小心带回北京。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写字台玻璃板下面压的照片都收了,换成那张百万美元,用它励志了好些年。

四·皇亲国戚赐名

龙城酒家做的是家常菜,价格便宜,久而久之成了街坊邻居的食堂。在老主顾中,有位老爷子来自爱新觉罗家族,是抚远大将军十四阿哥的嫡传后人,平时靠给人起名谋生。让他给起个名可不便宜,小孩3,000块,公司5,000块,那可是1990年代初哦,就这还排不上队。

皇室后人来吃饭,邓超觉得蓬荜生辉,怎肯收钱?可老爷子非要给,邓超非不要,推来推去,老爷子想了个主意,说:这么着吧,我老琢磨你这餐馆的名儿,‘龙城酒家’这名字你做不大,我给你改一名儿吧。”邓超一听,大喜过望,赶紧笔墨伺候,只见老爷子大笔一挥,“骅越”二字落在纸上,说有宝马良驹上房之意,邓超顿感皇恩浩荡,差点给跪了。

五·天价厨师

为了对得起这名字,邓超决定向高档酒楼转型。他请了新加坡设计师,花了70多万元对店面重新装修。接下来开始四处寻觅名厨,有人向他推荐了一名厨师,要价两万块一个月。邓超问他,为什么其他好厨师也就千八百的工资,您身价这么贵?厨师跟邓超说他在湖南主厨时做过四个家常菜: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烧茄子,一套加起来在普通餐馆卖10来块钱,可他卖到200块,因为190块是手艺钱。邓超一听,这手艺那相当了得,他特别兴奋,当即发出邀约。

骅越酒家重装开张,名厨料理。一份以前卖两块多钱的炒土豆丝,现在卖十几块,分明是“御膳房”的范儿。开张头一天营业额比之前翻了6倍,邓超高兴坏了,心想老爷子这名儿起得那绝对了,这天价厨师也请得值,街边排挡的土豆丝跟皇家土豆丝能比吗?

邓超正做着宝马良驹的美梦,谁知不到一个月,生意就淡下来了,门可罗雀,最差的一天,一单生意也没有。最后,他不得不将天价厨师遣散,将原先的老厨子们再召回来,老老实实,从头开始做百姓餐饮。

六·一只社区化的烤鸭

1995年,邓超一朋友管他借了25万,在五棵松开了家湖南餐馆,他答应年底还钱,结果到了年底,餐馆没做起来,钱还不上,就想把店抵给邓超。那时,邓超的骅越酒家因为原址物业扩建正好停业,就把店接了过来。



接过来卖什么?被“皇室”和“天价厨师”闪了腰的邓超不敢再拍脑袋了,他那时已经从一些内部资料中了解到国外前沿的商业理念,比如沃尔玛的卖点营销,还有品类、品牌、连锁、加盟和定位方面的初级知识。邓超选定北京烤鸭作为卖点,因为烤鸭是北京的名片,人人皆知,不需要教育;但烤鸭价格贵,98元一只,比大学毕业生一个月的工资都高,而且只有全聚德和便宜坊才卖。于是,邓超请了个在全聚德做学徒的师傅来主理,保证正宗口味,并将烤鸭定价38元一只。他的卖点是“98的品质,38的价格”,他将老百姓最熟知的产品定价最便宜,让人们顺理成章地认为这家餐馆什么都便宜。


接下来是宣传,餐馆位于航空航天部二院附近,二院那时是北京最大的单位,有10万人聚居,好消息坏消息传播起来都很快。邓超想了一个传播办法,二院闭路电视每天晚上放武打片,他就找到负责的人,请他在播武打片前给打个字条,说南门有个餐馆开业卖烤鸭,38块一只。对方收了他400块钱,给播了一个月。这样一下就传开了,餐馆门口天天排大队。

七·谁叫金百万

食客趋之若鹜,餐馆却没个正规名字。开业三四个月了,有一天邓超一朋友对他说,哥们儿你不是卖烤鸭吗?我带你去看一家叫“金百万”的餐厅,烤鸭不亚于全聚德,生意那叫一个火,你去学习学习。邓超就跟他去了,走着走着发现怎么进到自己店里了。他问,谁说这餐馆叫“金百万”啊?朋友说大家都这么叫。后来邓超才知道,这是送鸭子的人叫开的,因为在他们的送货路线图上,邓超的餐厅排在一家叫“金百万”的餐馆后面,而因为他们没正式名字,人家在送货筐上就写了“金百万2”,一来二去,这名字就在食客和周围人中传开了,邓超却全然不知。

邓超直觉上不愿叫这个名字,嫌老土,可人们都这么叫,就是说它已经占领顾客心智了,邓超没辙儿,只能接受。叫着叫着,他发现这名字与自己那百万美元梦想不谋而合,就喜欢上了。后来他找到“金百万”的原法人,花了7万块买下“金百万”这个名字,并正式注册了商标。

八·798的变迁

一次采访结束,邓超开车送我去798艺术区。路上我们谈到理想,他说他最初是有雄心壮志的,想将中餐做到国外去,用餐饮文化来增进外国人对中华民族的了解,用美食占领外国人的胃,再征服他们的心。但是后来,他逐渐放弃了这个理想,因为中餐在国外已经被“同胞先辈们”做烂了,口味、卫生、标准化都是问题,积重难返。说这话时,我发现他的口气有些无奈。

他说现在的理想变小了,就是想让这些年跟他打拼的弟兄们能实现财务自由,让跟金百万一同成长的年轻员工在城里过上安稳日子,最好能找到好模式帮他们创业。

说话间,车子到了798附近的万红路,邓超放慢车速,说,我们哥儿几个最初创业的商贸公司就在这条路上。他的目光不时瞟向马路左侧,想从一溜儿门店中找到当初53平米的那个门脸儿。“瞧,应该就是那家。”我顺着邓超的手指,远远望见一家小面馆,面馆门前的灯笼和幌子在夜风中摇曳着,窗户上覆着一层薄薄的蒸汽,影影绰绰可以看到里面还有不少食客……我看了邓超一眼,他的表情有些怅惘,也许是想起了当年那5个创业年青人的身影吧。

“798这地方在50年代可了不得,是咱国家最大的电子工业厂区,最高科技的地方,厂房和设备都是苏联和东德援建的,我岳父当年就在这里工作,那就相当于现在的硅谷啊。”邓超说,“谁能想到才40来年,那么庞大的工业集群就不复存在了,我岳父现在说起来还难接受呢。”

“变化太快了。尤其是到了现在,要想生存,没别的,只能快。”邓超踩下脚刹,像是自言自语道。

我下了车,目送他的车在夜色中一骑绝尘,我想起对他做的一次次采访,他和金百万的迭代速度的确太快了,以致每次见他之前,我总担心前次的采访内容会成为“过去式”。不过,总还是心怀期待,希望见到一个不一样的金百万,一个更好的金百万。

关注“商评小微”(微信号:xmi8607),即刻拥有你的企业家交流圈。



作者简介:  刘雪慰,本刊副主编。刘艳晖,博思爱德企业顾问机构企业家教练,创始合伙人,曾在埃森哲咨询公司、俏江南等多家企业担任高管。李志宏,博思爱德企业顾问机构私董会教练及企业家教练,原IBM全球企业咨询资深合伙人,曾任两家中国知名大型餐饮集团CEO。



焦点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  *  *

按照不同生活场景开发

眼镜品类,建立品类型

品牌……望客正在构建

一个以眼睛大数据组成

的生态系统。



望客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