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新零售实战宝典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新零售实战宝典

拥抱C2B浪潮

书籍名:《新零售实战宝典》    作者:商业评论



本刊曾经发表过一篇轰动业界的文章《C2B: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鸣在文中激情澎湃地预言,C2B模式是对工业时代B2C模式的彻底颠覆。它的出现不是转瞬即逝的浪花,而是塑造全球商业气候的巨型洋流。

尽管前景如此诱人,但是对于很多传统企业来说,挑战仍实实在在地横在面前:如何识别并体现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如何组织生产,并让价格仍然具备竞争力?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并能快速交付?

在本期,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一位C2B的弄潮儿——尚品宅配,看看它是如何屹立潮头的。尚品宅配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具企业,它能够为每一位消费者定制从厨房到客厅、卧室的全屋家具,更神奇的是它能做到“生产100个不同柜子的成本,可以和100个相同的没有区别,甚至更低”。而这正是其能实现C2B模式,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传统的家具企业都是先设计,再生产,再销售。基本思路是设计可以满足顾客需求、价格合理又美观的产品,然后进行大批量制造以降低成本。这类企业在做产品时,会遇到困惑:今年这个东西好卖,明年卖什么?而尚品宅配则完全用消费者需求来驱动设计。

消费者的需求千变万化,如何快速设计匹配的产品,并为后续生产提供便利?对于板式家具,不管是橱柜、书桌还是茶几,它的柜体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台面、柜身、地台(或地脚)。其中,柜身又由抽屉和门板组成,而抽屉和门板还可以继续分解。为此,尚品宅配提出了“元产品”的理念。就像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小单元,“元产品”就是组成产品的最小单元,即部件。每个“元产品”就像一块样式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的积木,进行不同组合,就可以得到不同产品。2008年,尚品宅配开发了能满足中国消费者全屋家具需求的第一套“元产品”系统。该系统由4,000多种“元产品”组成,形成了丰富的“元产品”库。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尚品宅配又有一系列的创新。例如,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凑单,在订单集中到一定数量后,再将部件和尺寸相同的集中起来,一起生产。因此,生产周期比较长。而尚品宅配的做法是,把每个部件都当作一个产品来生产。为此,他们开发了混合排产系统。若干个订单可能被划分为几百个部件甚至更多,而排产系统可以把相同和相近的归类。例如,一块板材由4个客户的8个部件共用,就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又如,很多家具生产商都拥有数控设备,但这些设备需要人工输入程序,然后再完成规定的动作。尚品宅配对设备的智能系统进行了改造,只要把订单转化为生产指令后,机器就能自动识别和执行生产指令,摆脱了对技术工人的依赖,并提高了效率。

饶有趣味的是,这个对家具产业进行颠覆性变革的企业原来并非行业中人。尚品宅配的前身是圆方软件,圆方最初从事的是装修和家具设计软件的研发,供设计师使用。后来,由于定制家具的兴起,他们又开发了可供销售人员使用的产品:在和顾客交流时,可以用软件展示产品的三维效果图(而非传统的线框图),并自动生成报价,从而让消费者“先看效果再购买”。但是因为家具企业都认识不到这个软件的价值,圆方就想,为什么不做一个示范,让大家看到软件和这种服务模式的价值?于是就有了尚品宅配的诞生,并进而撼动了整个行业。(参见本期《尚品宅配:C2B中国样本如何炼成》  )

其实,业外搅局者打破原有产业格局的故事并不鲜见,前段时间,阿里集团“余额宝”搅起的互联网金融潮,不也让传统金融业大佬大吃一惊吗?当你读完本期尚品宅配的案例之后,你就会明白,C2B并非那么遥不可及,是赶快行动的时候了。



新商业丨商业模式

*  *  *

和传统家具企业不同,尚品宅

配可以为每个消费者定制独

一无二的产品,不但能快速

交付而且仍然具备成本优势。

它是如何做到的?



尚品宅配:

C2B中国样本如何炼成


■江涛



很  多消费者都希望得到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但他们面对的多是种类繁多的标准化产品。如果选择定制,则需要付出更多的金钱和时间。近年,随着互联网对商业的渗透,一些企业正在突破这些局限。工业时代以厂商为中心的B2C(Business  to  Customer)模式,正在逐步被信息时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Customer  to  Business)模式所取代。(参见本刊2012年2月号《C2B: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C2B模式是一场双赢的游戏。一方面,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按需生产,摆脱库存的烦恼。当然,它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如何识别并满足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如何组织生产,并让价格仍然具备竞争力?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并能快速交付?

一些企业已经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尚品宅配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一家提供板式家具定制的企业,它可以快速和消费者沟通,制订设计方案。它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做到了“生产100个不同柜子的成本,可以和生产100个相同的柜子没有区别,甚至更低”。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提供的不是单品,而是整体的家居解决方案。从接受订单到送货到家,平均周期只有15〜25天。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



像“试衣服”一样挑家具


2004年,尚品宅配正式成立,在广州开了两家店,做橱柜和衣柜定制。虽然企业很小,定位却一鸣惊人:免费上门量尺,免费设计,免费出效果图,而且如果不放心,还可以拿效果图让其他企业生产。

在同行看来,尚品宅配是不折不扣的搅局者,但在尚品宅配看来,这种做法很自然,这是因为他们已经为家具企业服务了十年,深知这些企业的“盲点”和“痛点”。而成立尚品宅配,则是“被逼无奈”。

尚品宅配的前身是圆方软件,由华南理工大学教师李连柱(现在的尚品宅配董事长)和同窗好友周叔毅在1994年共同创办。圆方从事装修和家具设计软件的研发,最初,其产品只用于造型设计,供设计师使用。后来,由于定制家具的兴起,他们又开发了可供销售人员使用的产品:在和顾客交流时,可以用圆方的软件展示产品的三维效果图(而非传统的线框图),并自动生成报价,让消费者“先看效果再购买”。

虽然圆方的产品很实用,但很多家具企业并不认可软件的价值。李连柱的创业伙伴,现任尚品宅配董事的付建平形容当时的情形是:“(部分企业)到米兰的家具展抄一抄,模仿一两个系列产品就可以卖一年。”因此,虽然圆方成为了行业老大,年销售额却只有区区3,000万元,面临着增长乏力的窘境。

既然家具企业不认可,为什么不做一个示范,让大家看到软件和这种服务模式的价值?另外,软件企业员工的素质很高,也需要不断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于是,圆方便决定成立一家家具企业——尚品宅配。

尚品宅配的模式立刻得到了追捧。“产品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服务体验上打动了客户。”副总经理李鹏回忆道。运营两个月后,尚品宅配开始在全国发展连锁店,并在2006年提出了全新的概念:三房两厅全屋定制。“三房”即厨房、书房、卧房,“两厅”即客厅和餐厅——这五个空间基本涵盖了日常的家居生活空间。

从橱柜和衣柜,到全屋家具,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每个消费者的需求都不同,尚品宅配如何与消费者沟通并确认需求?另外,要如何操作才能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