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新零售实战宝典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新零售实战宝典

从“元产品”到解决方案

书籍名:《新零售实战宝典》    作者:商业评论



在当时,传统的家具企业都是先设计、再生产、再销售。因此,在做产品时就会遇到困惑:今年这个东西好卖,明年卖什么?付建平认为,传统工业设计的理念是:设计出可以满足顾客需求、价格合理又美观的产品,然后进行大批量制造以降低成本。而定制家具则是用消费者需求来驱动设计。

为了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尚品宅配研究了不同消费者在不同生活空间的生活行为。例如,在卧室,处于育儿期的人要给小孩喂奶、换尿布,其生活行为就和处于新婚期的人有很大差别。而因为生活行为不同,空间的功能分区和适用产品就不同。此外,尚品宅配还研究了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职业的人,审美观也不同。



观点概要


和传统的家具企业不同,尚品宅配可以为每个消费者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或解决方案。不但能快速交付而且仍然具备成本优势。

在前端,通过建立“元产品”库、让设计师提供专业服务等方式,尚品宅配可以让消费者像“试衣服”一样挑家具,从而快速制订设计方案。

在后端,为实现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并解决成本问题,尚品宅配对生产线进行了信息化改造。通过拆单、“让机器指挥人”、混合排产等措施,做到了“生产100个不同柜子的成本,可以和100个相同的没有区别,甚至更低”。从接受订单到送货到家,平均周期只有15〜25天。

梳理尚品宅配的发展轨迹,我们发现这家企业以消费者需求为起点,在消费者的驱动下,“被迫”在商业链条上,逐步进行了倒逼式的创新。可以说,“被消费者逼着创新”就是尚品宅配的成功秘诀。



显然,消费者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那么,如何快速设计匹配的产品,并为后续的生产提供便利?对于板式家具,不管是橱柜、书桌还是茶几,它的柜体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台面、柜身、地台(或地脚)。其中,柜身又由抽屉和门板组成,而抽屉和门板还可以继续分解。为此,尚品宅配提出了“元产品”的理念。就像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小单元,“元产品”就是组成产品的最小单元,即部件。每个“元产品”就像一块样式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的积木,进行不同组合,就可以得到不同产品。而这些产品既可以符合特定消费者的使用需求,还可以符合其审美需求。

2008年,尚品宅配开发了能满足中国消费者全屋家具需求的第一套“元产品”系统。该系统由4,000多种“元产品”组成,形成了丰富的“元产品”库。而对“元产品”进行合理搭配,就可以形成不同产品,并进而形成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

有了“元产品”,尚品宅配就可以和消费者进行互动了。在消费者提供户型图后,设计师会到实地进行量尺,并摸清承重墙、插座位置、梁柱等情况,从而用软件模拟出一个微缩版的、立体的房间。接下来,就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利用“元产品”库为房间设计产品和解决方案,并看到三维效果。当然,尚品宅配也积累了很多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可供设计师参考、调用。

就如同试穿衣服一样,消费者可以不断地试穿,如果对某个部分不满意,还可以快速调整。而消费者有好的想法和设计,也会被收录,从而让“元产品”库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能体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设计师=销售员


面对消费者时,很多具有C2B特征的企业,提供的还是菜单式的选择。例如,美国的Zazzle网站,可以让用户基于Zazzle的素材库,设计自己喜欢的T恤、杯子、海报,等等,然后由Zazzle帮助用户完成产品的定制生产。但由于缺乏互动,在某种意义上,这还是一种单向的沟通。

为了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尚品宅配的做法是:让设计师在设计环节和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首先,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设计师给出解决方案。之后,再根据消费者的意见,进行修改并确认。李连柱形象地比喻:“这就像开药店和开医院。开药店比较简单,根据顾客的选择或简单描述,提供药品即可。而开医院则要进行系统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专业的医生,这样才能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诊断并给出治疗方案。”

由于提供的是全屋设计,而不仅仅是橱柜和衣柜,这就对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最初,尚品宅配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只在营销部门里有几个督导,到加盟店给当地的设计师做一些辅导。设计人才的缺乏让尚品宅配感受到了压力,于是,2007年尚品宅配成立了教育学院,给设计人员提供专业的培训,为之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成立的前几年,尚品宅配的设计人员和销售人员是分开的。但在实践中,尚品宅配发现,设计师在和客户的沟通中,能更好地挖掘潜在需求,获取更大的订单。于是,2008年尚品宅配决定让设计师承担双重角色——既是设计师也是销售员。

这一变化收到了奇效,在尚品宅配,一个“300元变3万元”的故事,就是经典的案例。2012年,一位女客户已经购买了两个大品牌的家具,但床头柜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于是联系了尚品宅配。设计人员去量尺时,带了公司的板材样板,和客户的品牌家具进行了对比,结果恰好是同一种板材。量完尺后,又了解到,客户还想在卧室增加一个衣柜,设计人员便给了客户一些专业建议,然后又告诉客户该选用什么样的墙纸和饰品,可以让整体效果达到最佳。设计师的专业性让客户产生了信任,主动提出让设计师做一个设计方案。看到效果图后,客户非常喜欢。最终,成交的订单是3万多元。虽然当初只是想买一个床头柜(通常只要300多元),最终却支付了3万多元,但客户很满意。



顾客接触点:实体店+网络商城


2009年之前,尚品宅配只发展实体店,通过实体店来吸引顾客。2009年,它把招揽顾客的“地点”扩展到了网络,即官方网络商城“新居网”。在新居网,消费者可以浏览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感兴趣,就可以预约量尺,并进行设计。在沟通设计方案时,还可以到最近的实体店体验。

对于其他企业,线上和线下可能会存在冲突,但尚品宅配却不会。最主要的原因是,线上和线下服务的是两个基本完全不同的群体——线上吸引的主要是80后和90后,而线下主要是60后和70后。“几乎没有客户群的重叠”,新居网总经理胡翊表示。从性格上看,线上的客户比较宅,比较感性,而线下的客户则更理性,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去打动他。据胡翊和李鹏介绍,从销售额上看,线上的客单价更高,因为线下客户在接触尚品宅配时,通常已经在其他商家购买了一些产品。从成功率上看,则是线下更高,因为家具的材质和质感很重要,线下的体验更直观、更真实,也更容易让消费者放心。其次,线上和线下的价格体系和服务质量是一致的。新居网和实体店在获取量尺需求后,都会及时登记到后台,通过姓名、地址等信息,可以判断某个消费者是否在线上和线下都预约了服务。如果是,客服则会和客户沟通,以免出现资源浪费。

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尚品宅配把设计师分为两个团队:线上团队和线下团队。但不管客户来自哪儿,都可以到实体店去体验产品,感受更多的细节。例如,在对北京一家实体店做暗访时,我发现了一个用板材拼起来的四方盒子,里面养了几条金鱼。一位年轻的女设计师告诉我:“这些鱼已经养了两年多,比我来店里的时间都长。”毫无疑问,如果你对板材的环保性和防潮性有顾虑,这个木质鱼缸就可以说明一切。

在吸引客户方面,线上和线下也有不同的方式。在线上,尚品宅配是全网营销,通过搜索引擎推广、门户网站广告等方式,把客户引导到新居网。在线下,实体店会获得自然人流,另外,还会通过举办设计节、发布传统媒体广告、户外广告等方式吸引客户。当然,在一些实体广告(例如公交车广告)和电视广告中,“尚品宅配”和“新居网”这两个名词会同时出现,以对两个渠道做整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