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

真正了解自我提升的快乐

书籍名:《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    作者:高杉尚伊



你要改变自己,要实现自我提升,因为全面的自我提升可以让你获得一切你想要的东西,包括财富、地位、情感以及成就感。同时,更重要的是,自我提升能够带给你的,是真正的快乐。

为什么自我提升能够带来真正的快乐呢?按照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5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上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以及最重要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自我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满足了最高层次的需求,自然会获得最多的快乐。

自我提升说来容易,但是并不简单。去读一个更高的学位,哪怕是个博士学位,也不能让你实现真正的自我提升。自我提升的本质是,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包括知识、经验、仪表、心态,甚至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当你具有了这样的大智慧,你会发现,视野不同了,看世界的方法自然也会不同。你的学业、工作以及目前面临的困扰,都会变得不值一提,你可以轻松地解决它们,自然而然地,你将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圆满。

人的成长在最开始的时候,是身体的成长和智力的成熟。长大成人以后,成长看似停止,但是心灵的成长不会停滞。你必须在岁月中磨砺自己的心灵,让心灵和智慧同步成长。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重视物质,追求快节奏的世界里,古老的智慧也不会落伍。你要记住,如果你的生活是一株植物,那么你的心灵就是那颗种子,生活是不是能够绚烂盛开,是否会结出累累硕果,关键都在于你的心。你会变成怎样的人,取决于你有一颗怎样的心,只有在岁月中不断地让心灵得到提升和成长,才会让你不惧世间风雨,才会让你抓住阳光和雨露,从而茁壮地成长,才会让你的生活一点一点地向更好的未来改变。

思维能力的成长也非常重要。所谓思维能力,指的是你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如何能够不遗漏不重复地整合信息,如何能够不误解不片面地理解问题,如何能够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训练。尤其是在现在这个不断变化着的、每天都有新的信息爆炸式出现的时代,你的思维能力更是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提升,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

情感能力与思维能力同等重要。很多专家甚至认为,情商在很多时候,比智商更能决定事情的成败。情感能力不是林妹妹似的多愁善感,不是敏感脆弱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是清晰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能力,深刻敏锐地感受别人情感的能力。你要了解自己的感受,更要敏锐地意识到家人、朋友、同事、上司、合作伙伴、客户等身边人的感受,并且能够对他们的情感作出适当的反应。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健康,这是自我提升的物质基础。健康的身体使你充满生命的魅力,也会使你的生命变得从容和淡定。当你生病的时候,你的情绪一定不会像健康时那样稳定,也许会暴躁易怒,也许会自暴自弃,身体的不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你的能力,降低你的反应速度,让你无法正常地生活。

最后,你要注重的还有自己的容貌和魅力。别误会,注重自己的容貌并不一定需要去整容,增加自己的魅力也不是靠名牌的衣服或者手包。事实上,一个人想要从容貌上开始,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并不难,尤其是在你30岁以后,你的容貌并不完全由你的基因决定。你的学识、阅历、个性、个人修养都会改变你的容貌。专注于自我提升,你的执着、专注、自信、才艺、情趣、教养等内在素质的提升,都会让魅力自内而外地发散出来,让人在见到你的时候,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自我提升是一个贯穿一生的过程。然而,从现在开始,永远不会晚,越早开始就越早受益。实现自我提升的路并无捷径可走,必须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

人的一生都应该坚持学习,通过文化的积淀提升自己的素养,可以有效地提升自我价值。也许只是每天读几十页书,也许只是睡前听一节高水平的公开课,每天的学习成效不会那么立竿见影。但是日复一日,你的文化底蕴一定会渐渐丰厚,你的视野会越来越广,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渐渐地,你会发现,原本困难的事变得容易了,原本遥不可及的目标已经近在眼前。

生活的实践是另一个提升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在读书时还是在工作以后,无论是在社会上处理问题还是在家庭中与亲人、爱人、孩子相处,都是不停地实践着的过程。你需要整合你的知识和经验,深度地了解信息,洞悉问题的本质,进而拿出最优的解决方案。每一次成功地解决问题,都会提升你的能力。在职场上,这样的能力是你最佳的自我行销名片,比溜须拍马、投机钻营更能让上层的领导记住你,更能让你发展出有效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是你攀登职业生涯顶端的基础,它能够帮助你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长久、更稳妥。

自我价值的提升可以给你带来金钱、地位和旁人的羡慕,但是这绝非快乐的全部。也许你不需要金钱、地位和旁人的羡慕等这些身外之物,但是你仍旧需要一生不停地自我提升,因为提升自我价值会使你具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

自由地选择如何生存的权力,很多时候,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客观审视自己和目标的差距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梦想,通过前面的阅读,想必你已经找到了改变自己的方向,为自己的未来树立了目标。但这还远远不够,人们常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让目标变成现实,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你必须做的事很简单,那就是搞清楚自己的现状与目标之间,到底存在着多大的差距。

搞清楚从梦想到现实的路到底有多远很重要吗?有人或许认为不重要,认为自己已经决定要改变,找到了目标,那么现在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一定会到达目的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想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是现实很残酷,闷头向前走的结果固然可能到达目的地,却更有可能在行走的路上迷失方向,或者错误地估计了距离,没有带足补给和装备,不得不悻悻地放弃了这次可能会改变你一生的征程。就像是开车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没有GPS的导航,如果没有在启程之前正确地估计旅途的长短,多数时候,你一定得不到一次完美的旅行。

了解自己和目标的差距能帮助你完成梦想,而想要搞清楚这条路到底有多长,首先必须客观地审视自己,搞清楚现在你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着怎样的优势和劣势。古人说,知人易,知己难。很多时候,人们会有太多的不知不觉,对自己的习惯、优势和劣势都太习惯,以至于熟视无睹。你必须学会审视自己。最好要将自己放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评估自己,打量自己,反思自己,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静坐常思己过”,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人们常常说,世界上最微妙的就是人心。看清旁人的意图并不太难,反倒是对于自己,其实是最难看清,也最难掌控的。审视自己,战胜自己,远比看清敌人,战胜敌人更难。

你可能也已经发现,客观地反思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你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人来达到反思自己的目的,很多时候,你身边的人就是你映照自我的镜子。那些跟你很亲密、让你很羡慕的人身上的特质,往往就是你想有而没有的,而那些你觉得讨厌、莫名不耐烦或者“不对路”的人,身上存在的某些特质没准就是你的缺点和劣势——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因此,你讨厌的人,也许比你喜欢的人更能让自己看清自己。

也许,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真正超脱、完全客观地观察自己。你也不用太过纠结,毕竟你不是神仙,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你的心跟任何人一样,会趋利避害,选择性地接受那些对自己而言比较轻松的部分,回避那些痛苦、屈辱、懊悔或者其他会带来负面情绪的部分。这是人类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并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你必须学会审视自己,学会成长,并且学会在小心翼翼地绕开那些让你不快的情绪、那些让你永远不想面对的失败的时候,独立思考、体会和领悟。只有这样,你才能实现生命的飞跃,一步一步,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在客观地反思自己之后,你还应该客观地衡量一下你的目标。衡量目标和衡量世界上的大多数事情一样,都包含两部分的内容,即定性和定量。这样说或许有些抽象,让我们来举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假设你的目标是减肥,你首先应给这个目标定性。定性的依据往往跟你自身的状况有关,就“减肥”这个目标而言,你的具体情况可能是“因为太胖影响健康必须减肥”“夏天到了想穿超短裙所以应该减肥”“想要练习马拉松所以提高肌肉含量降低体脂”等,相应地,你的减肥目标定性就可以是“降体重”“塑曲线”“增肌肉”等。给目标定性的过程会让目标变得更清晰,前面已经重复过很多次,清晰明确的目标比模糊含混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仅仅为目标定性往往还不够。就像你知道蒸馒头需要在面里放酵母,但是如果放的量太多,你的馒头就会变成酸的,而如果放的酵母太少,面就无法发酵,成品很可能变成硬邦邦的小饼。无论是酸馒头还是硬邦邦的小饼,都不是你想要的,也可以说,都是你的失败。因此,想要避免失败,为目标定性之后,你应该继续为目标定量。

继续以减肥为例,假设你的目标是“降体重”,你面临的问题就变成了“降多少公斤体重”,考虑到自己的身高、年龄、性别等具体条件,你可以依据科学的公式,计算出理想体重或者标准体重,然后用自己现在的体重与之相比较,就可以精确地将目标定量为“减体重10公斤”这样了。

现在,你已经客观地审视了自己的位置,对自己的目标进行了精确的定性和定量。如果这是一道数学应用题,那么可以说,你已经凑足了所有的条件,需要做的就是解答问题,计算答案了。想要正确地解答“你距离目标到底有多远”这个问题,你必须综合考虑自己和目标的情况。听起来一样的目标,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完全不同的。还是以减肥为例,目标都是“减体重10公斤”,如果你现在的体重是200公斤,实现这个目标不会太难,因为你只需要减掉5%的体重;而如果你现在的体重是60公斤,那么要实现目标,你需要减掉的是六分之一的体重,很显然,做起来要麻烦得多。

无论你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你的目标又是多么大或者多么小,搞清楚自己与目标的差距都是必要的。因为这有助于你了解改造的难易程度,可以帮助你估算需要的时间,准备相应的物质条件,让你少走弯路,径直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