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日记写作范例

书籍名:《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作者:苏珊.M.蒂贝尔吉安



以下是两个日记写作的例子,显示了在一则日记与你所能经历并发现的广阔的可能性之间,文字内容是如何一以贯之的。第一个例子来自伯吉尔德·妮娜·霍尔泽的《在天堂与人间漫步》。她的这本书跨越数年写就,采用日记的形式追踪她个人的足迹,并且以此帮助他人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霍尔泽告诉我们,当我们写日记时,就如同进行一次漫无目的和方向的散步。一天开始,闲游片刻,写上一会儿,然后停下来。我们会获得一些片段,或者是一些感性的记录。随后在下一次,很快,我们就有了很多这样的片段——关于我们自己的,以及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以下是霍尔泽记录的一个片段。

1987年9月23号,周一,中午,旧金山

今天早上我在拂晓醒来,然而当我穿戴整齐后却突然感到筋疲力尽,而且昏昏欲睡。于是我决定再去睡一个回笼觉。没准是因为梦还没有做完。我望着卧室窗外,一只鹰飞过,落在了一棵大松树的顶端,静候着曙光。这时太阳正要升起,鹰头面向着东方。我来到窗前站着,它的头转了一下,看到了我。随后它扭过头,继续看着太阳。于是我也决定坐下来,等着日出时刻的到来。

在我呆的地方最近到处都是鹰,即使这里是城市。这可真奇妙。

我回到床上梦到了黎明,梦到了我漂浮着,在珊瑚色的光芒中失重。

有时候一件事情看起来与另外一件无关,但事实并非如此。诀窍就是把它们记录下来,没什么要搞懂的。仅仅只是记下来,一次记一个画面。

去记下来,一次记一个画面。看到了鹰,就记下来,跟从着这个画面。学鹰的样子守候日出,随后就会梦到漂浮在珊瑚色的光芒中。

第二个例子选自埃蒂·希尔萨姆的《被打断的生活》。这是她在阿姆斯特丹最后两年以及随后在韦斯特伯格临时营地的日记。此后她就被每周开行一次的运输车送往了波兰营地。她于1943年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年29岁。

摘自日记开头部分,1942年3月14日,周六早上,十点

我窗外的树枝都被修剪干净了。以前的夜晚,星斗静静地挂在浓密的枝头,就像闪闪发光的水果,而如今它们怯怯地、不确定地攀上那遭到蹂躏的光秃秃的树干。哦,是的,这些星斗:在夜晚,它们迷失,被遗弃在广衰的旷野中,孤独凄凉,无依无靠。

有那么一刻,在树枝被剪断时,我变得伤感起来。那一刻我如此悲伤。随后我意识到:我也可以爱上新的景致,以自己的方式爱它。现在矗立在我窗前的这两棵树像高大憔悴的苦行僧,也像刺入明亮天空的两把匕首。

周二晚间,我的窗外再一次硝烟四起,我躺在自己的床上,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发生……

希尔萨姆日复一日地在纸页的记录中发现自我。每一则记录都带给她更深的理解和能量。读者可以明白,在她努力将被砍伐的枯枝视为新景致的时候,她倾注了自己的悲伤,在那里,树干像充满威胁的匕首刺入明亮的天空,而她,只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着这新的一切。

现在把这两个例子再读一遍,并寻找能够引起你共鸣的意象。慢慢地读,然后选中那个画面。在霍尔泽的日记中,她选中了鹰。在希尔萨姆的例子中,是被修剪的树枝,像闪耀的果实一样悬挂在枝头的星星,被毁坏的树木,还有看起来像憔悴的苦行僧的树干。用这种方式训练你自己关注画面中的意象,然后把它们记下来,一次完成一个。这样你周遭的世界就会变成一个每天为你提供新视野的大屏幕。

练习  慢读以上两个例子,勾选然后记下引起你共鸣的种种意象。限时五分钟。

接下来我们回到你先前写的那个日记开头,慢慢读,然后选中那个唤醒你的意象,那个颤动的画面。如果你在日记中找不到这样令人激动的画面,那就闭上双眼,让它自己浮现,让它以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时出现了什么意象?如果你已经挑出了一些意象,那就从中选择一个。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用自由写作的方式描绘它。让你脑中的意象引领你,而非动用意识。再看一次霍尔泽是如何向那只鹰学习凝视日出的;希尔萨姆是怎样从被砍伐的树木写到苦行僧以及那刺入天空的两把匕首的。

练习  以自由写作的方式描述一个取自你日记的意象。限时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