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评论文章写作

书籍名:《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作者:苏珊.M.蒂贝尔吉安



在写作评论文章之前,让我们先回到第二课写个人随笔时讲授的四个步骤。在本课中,我们需要用到已经学过的前两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并识别。什么主题能够唤醒你?让自己安静地倾听。可以涉及国家、政治、社会或者环保问题。可以是当下的热点问题,也可以是本地新闻——只要是涉及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可以是更私人化的主题——比如一次家庭庆典——只要能够引起共鸣。一旦你选定了主题,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聚焦和规划文章。像在第一课中提到的那样,找人分享一下你选定的主题。这也是聚焦和规划文章的有效途径。要让人们对此感兴趣,并持续保持兴趣。然后再动手写作。

练习  自由写作评论文章的第一稿。限时十分钟。

现在进入展示阶段(要戏剧化)。想想故事的元素。想想叙事技巧:如何运用小对话和强烈的情感作为文章的开始,比如勒迈克写“9·11”;如何写出一个好的开场,比如斯蒂文斯在《艰难时局》中写她看着孩子们在溜冰。试着加入对白,对白可以使场景生动起来,并增加张力。举例说明观点——也就是说为什么你的观点是重要的。写第二稿。

练习  在写第二稿的时候充分运用写作技巧。限时十五分钟。记得停下来想一想,然后给你的文章起一个有吸引力的题目。

如果你有时间,还可以继续第三步(润色,然后制造共鸣)和第四步(酝酿,然后重写),可以回去看一下第二课给出的那些建议。

在讲如何写游记之前,我还有一些投稿建议。在你准备好把评论文章投给报纸或者杂志的时候,要熟悉他们的风格。严格按照征稿启事的要求来写,现在大多数报刊的征稿启事都公布在互联网上。大部分都要求长度在700字左右。最好先投给地方报纸。把你的作品写上名字,寄给专栏编辑。一般不需要问问题。可以附上某一领域专家就这个主题的推荐信,或者已出版作品的复印件。

记住,一篇不长的评论文章可以有数以千计的读者。这就是你作为一个作家对世界的影响,运用你的笔创造一个更加祥和的家园吧——不仅为你的孩子,也为全世界的孩子。



游记简介


如同评论文章一样,今天的读者同样希望在游记中找到触动心灵的感觉。他们期待游记能够与他们分享对一个地方的发现。

以前的游记会记满具体的旅行细节:旅行时间、酒店价格、行程、公共交通指南等等,不过这早就过时了。现在的游记需要写生活经历。如果编辑需要加入参考信息,通常会额外做一个附注栏。保罗·泰鲁写道:“重要的是经历的精彩程度。”旅行本身才是重要的。有时我们甚至不需要离家很远;《泰晤士报》很多年前举办过一个伦敦游记比赛,得奖者写的是他从自己的公寓走到街角报刊亭的一段旅行。

《岛》杂志的编辑在写给游记作者的征稿启事中写道:“我们需要定位鲜明、视角独特的作品。我们的目标是,使读者真正抵达那些岛屿。我们寻找信息丰富、充满洞见的个人作品,这些作品要能够真正写出目的地的精华所在。”重要的是要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

《旅游者》建议,“为你所写的地方画一幅图。”在你的故事中展现当地色彩,与当地人交谈,并加以引用。该杂志在英国特别注重在游记作品中加入作者的独特的个人体验。

《国家地理旅游》杂志的主编基思·贝洛斯说旅行者需要惊喜。他对游记作家说:“目的地必须让你有话可讲。你必须带着故事回来。旅行就是关于故事的。”

汤姆·卡希尔,2006年《美国最佳游记》的特约编辑,写道:“故事性是游记的精髓。我们要把大量的事实材料以故事的写法呈现出来——如果我们精于此道,还可以为人类境遇提供某些洞见。”

《旅行家的故事》的编辑征选旅行故事的要求是:“我们需要个人化的、非虚构的故事和轶事——生动有趣、有启发性、充满冒险、令人后怕或者恐惧。故事应该反映你进入陌生环境时的感受,以及展现世界不同之处的独特魅力。”

在陌生环境中的个人故事,你会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