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第四课 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书籍名:《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作者:苏珊.M.蒂贝尔吉安



通过第二课和第三课,你已经从基础的写日记过渡到了写一般的文章。在这一课,你将学习如何写短篇小说。你的日记可以同时作为非虚构作品和虚构作品的种子。故事意味着叙事性,而它存在于所有类型的写作中。身兼作家和老师的尤妮斯·斯卡夫写道:“写作的种子存在于每一种文体中,不论它是被讲述的还是被书写的,是想象的还是忆起的。只要我们活着,我们每个人就都有故事;只要我们能说,我们就能写。故事有补偿、重建和更新的力量,它将我们结成一体。”这就是故事。在通往作家路的这一年,我们始终伴随着故事。具体到这一课,你将以短篇小说和小小说的形式学习故事。

我对于短篇小说颇为乐观,相信文斯·帕赛罗所说的,美国的短篇小说正在静静地复兴。在他的文章《未必是故事》中,帕赛罗强调当代短篇小说在世纪之交日益蓬勃。尽管相较于20世纪海明威和菲兹杰拉德的30年代、《纽约客》风靡的50年代和极简主义[1]小说风靡的80年代而言,故事选集和小说类杂志都在萎缩,但是短篇小说在21世纪的前十年还是得到了扩张、革新、细化和丰富。

最接近短篇小说的定义应该是,每一个故事中都有某事发生在某人身上。人物在为了一个目标抗争——这个目标比故事中呈现的更崇高、更重要。或多或少地,人物为此感动。这一章我们学习短篇小说的结构、不同的元素,以及切入的视角。但是要在头脑中保持这样的印象:一篇短篇小说要大过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约翰·加德纳写道,“小说的原理是,在读者的脑海中创造一个鲜活而持续的梦。”故事,不论是短篇还是长篇,都在于要在读者的脑海中造梦。

这就是短篇小说这一写作形式吸引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原因。创造一个梦想世界的挑战是非常诱人的。怎样才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创造一个鲜活而持续的梦呢?如何让人物生活在一个虚构的场景中呢?这一切要如何在短篇小说中呈现?

*  *  *

注释

[1]极简主义作为后现代艺术的一种流派,原指一种设计风格。文学上的极简主义表现为文字的简约性,让读者主动参与内容成为文本角色。此类文学主要以松散的文体,如生活絮语、散文甚至箴言或短句形式表现。雷蒙德·卡佛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短篇小说复兴的最大功臣,同时也是极简主义的代表作家。



短篇小说简介


当我们想到短篇小说,就会想到人物和行动。它们对于故事,就像句子中的主语和动词一样重要,人物没有行动就无法构成故事,而行动缺乏人物则无法传达意义。约翰·厄普代克[1]认为故事就应该做到凤头、猪肚、豹尾。[2]

在练习写作短篇小说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书籍:约翰·加德纳的《小说的艺术》,拉斯特·希尔斯的《一般写作和短篇小说写作》,A.B.高斯林的《小说写作生存指南》,安娜·拉莫特的《循序渐进作家路》。当然,你还会从阅读短篇小说中学到更多。你会阅读契诃夫、詹姆斯·乔伊斯、弗兰纳里·奥康纳、海明威、爱丽丝·芒罗[3]、洛丽·摩尔[4]。你也会阅读最佳短篇小说选集和文学期刊:《纽约客》、《犁头》、《格兰塔》,等等。其中许多都有纸版和电子版。找到你最喜欢的短篇小说作家,然后读完他或她所有的作品。记住,你是站在所有前辈的肩膀上进入这个写作世界的。记住这点,然后再去阅读。不要担心模仿大家的作品,正是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你才能最终发现属于自己的声音。

当我开始学习短篇小说写作的时候,我读了所有海明威的小说,还有奥康纳的。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我将每一个故事分开读,试图弄清楚它们是如何产生效果的。我读了奥康纳的《神秘与规矩:散文遗珠》,包含了一些她最好的文章,还有带有小说性质的作品,以及如何写短篇小说。奥康纳的题目显示了她对此的看法——通过精心构筑场景,老老实实地揭示意义。只有通过规矩的表现手法,我们才能发现其中的神秘。她能够写出那种小说,即作者自己也不知道人物的神秘性意味着什么,但是人物本身却适合于一个可信的上下文中。

作者就是读者。谁是你最喜欢的短篇小说作家?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他。研究他们的作品。这些作品何以如此动人、如此成功?它们是如何写成的?如何描绘人物?如何使用观点?作者的声音重要吗?如何运用想象力?把那些俘获你想象力的段落标示出来。你最喜欢的作家就是你最好的老师。

让我们看一下詹姆斯·乔伊斯的经典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死者》的几个句子。这是这篇故事的最后几句,写得极富诗意——有韵味的句子,凝练的想象——这几个句子本身就是殿堂之作。

摘自《死者》

又下雪了。他懒懒地看着雪花,银与黑,映着灯光纷飞飘零……它们飘散在黑暗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飘散在荒寂的山丘……也飘散在山顶上那可爱的教堂墓园……当他倾听那些雪花在整个宇宙间簌簌飘落的时候,他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慢慢消融;在簌簌飘落的时候,仿佛一切都到了尽头,超越死生。

再读一遍最后一句。雪花在簌簌飘落,簌簌飘落至超越生死。在这里,乔伊斯确实在读者脑海中创造了一个鲜活而持续的梦。

*  *  *

注释

[1]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美国小说家、诗人。一生发表了大量体裁多样的作品,包括系列小说“兔子四部曲”、“贝克三部曲”以及一些短篇小说集、诗集和评论集等。其中,《兔子富了》和《兔子歇了》使他分别于1982年和1991年两度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厄普代克被公认为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

[2]该句话直译为:故事在开头使人感到惊奇,寥寥数语引人入胜;在中段得到深入展开;然后在结尾处给出富有意义的完满阐述。

[3]爱丽丝·芒罗(Alice  Munro,1931—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2009年获布克国际文学奖,并曾三次获得加拿大总督奖。代表作有《荫影之舞》。

[4]洛丽·摩尔(Lorrie  Moore,1957— ),美国短篇小说家,以辛辣幽默的语言跻身美国当今最优秀小说家的行列。



短篇小说范例


在学习短篇小说的结构和不同元素之前,先来看一篇短篇小说的例子。我在小小说之前选了一篇相对短小的短篇小说。在短篇小说的大类中,瞬间小说(sudden  fiction)和闪小说(flash  fiction)是两个子类别。像托尔斯泰、契诃夫、莫泊桑和卡夫卡都写过这样的短篇小说,还有格蕾斯·佩蕾[1]。她的《欲求》是一篇不足800字的绝对的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74年。

《欲求》

我在街上看到了我的前夫,我当时正坐在新开放的图书馆的台阶上。
你好啊,我的生活。我说。我们曾有一段27年的婚姻,所以我觉得我这么说没错。

可他却问道,什么?什么生活?反正不是我的生活。

那好吧。我说。我对于真正有分歧的事情并不想争论。我站起身走进图书馆,打算去看看我到底欠了多少费。

图书馆管理员表示我欠了他们32美元,而且已经欠了18年。我不想否定任何事。主要是由于我不明白这些时间是怎么过去的。我经常想着要来还这些书,毕竟这家图书馆离我家只有两个街区。

我的前夫跟着我来到了还书柜台。他打断了那个本来还有话要说的管理员。基本上来说,在我看向他的时候他开口道,我认为我们婚姻的瓦解跟你从来不邀请伯特伦一家来咱家吃晚饭有关。

有这可能,我说。不过真要这么说的话,你应该记得:首先,我爸爸那个周五病了,往后咱们就有孩子了,然后我就每周二晚上都要开会,再然后战争就爆发了。而且咱们也不见得跟他们家有多熟啊。不过你说的对,我应该邀请他们来吃晚饭。

我给了那个管理员一张32美元的支票。马上她就对我信任有加了,把我的过去抛在脑后,清空了我的欠款记录,这是大多数其他的市政和(或)国家机关绝不会做的事。

我再次借出了自己刚还的那两本伊迪丝·华顿[2]的书,因为我是在太早之前读的了,而它们显然比那个时候更适合今天的状况。这两本书分别是《充满欢笑的房屋》和《孩子们》,都讲述了50年前美国纽约的生活如何在27年间发生了改变。

我倒是记得咱们的早餐还不错,我前夫说。我对此感到惊讶。因为我们的早餐就只是喝咖啡而已。我还记得橱柜的后面有一个洞,通到了隔壁的公寓。他们家经常吃甜味腌制的烟熏烤肉。这让我们家对早餐印象深刻,因为我们从来吃不饱,而且吃得很差。

那是因为我们当时很穷,我说。

我们什么时候富裕过?他回答。

哦,日子不是越过越好么,我们又不缺什么。你还上了足够的财产保险,我提醒他。孩子们每年可以穿戴整齐地参加为期四周的露营,有睡袋,有靴子,跟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他们看起来棒极了。在冬天我们的室内温暖如春,而且我们还有红色的大靠垫,还有好多东西。

可我还想要一艘帆船,他说,而你什么都无所谓。

别挖苦人,我说,你想要的话什么时候都不晚。

不是这样的,他以一种极其苦涩的口吻回答。反正我会有一艘帆船的,而且我有钱买得起一艘两人用的18英尺的船。我今年干得不错,而且会越来越好。但是对你而言,已经太迟了。你总是无欲无求。

过去的27年他就是一贯做出这样刻薄的评价,就像拿着一个管道疏通机从我的耳朵下到喉咙,然后堵在我的心口。再之后他就消失不见了,任凭那东西生生把我噎住。我是说,任凭我坐在图书馆的台阶上,他就那么绝尘而去了。

我翻着手中那本《充满欢笑的房屋》,但是失去了兴趣。我感到深受伤害。没错,在那一刻,我什么也不想求、什么也不想要。但是我确实是想要某种东西的啊。

我想要立刻变成另外一个人。我想要成为那种借了两本书,两周后准还的人。我想要成为那种雷厉风行的好公民,改变教育体制,要求预算委员会解决市中心的诸多问题。

我甚至还曾经承诺过我的孩子们在他们长大之前让战争结束呢。

我想要成为那种一旦结合就永不分开的人,无论是对我的前夫,还是我的现任。不管是否有足够的心性来应对这一生,最后你会发现一生原来真的并不长。这短暂的一生,还不够你完全理解一个人的全部品质,或者听完他那些无穷无尽的理由。

就在这个早晨,我望着窗外的大街,看着那些梧桐,这些树在我的孩子出生前若干年被悉心种下,如今,它们已经枝繁叶茂。

好吧!我决定把这两本书还给图书馆。这证明了当一个人或一件事对我有所触动或者让我有所思考的时候,我还是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的。当然了,我看我还是更善于接受友善的评价。

又一次,作者在读者脑海中构造了一个鲜活而持续的梦。你会感到自己也想要在图书馆的台阶上和她一起坐下来。我将以这篇文章讲述短篇小说的结构、它的不同元素以及切入视角。

*  *  *

注释

[1]格蕾斯·佩蕾(Grace  Paley,1922—2007),当代美国犹太女作家。她的著述并不丰富,只出版了3部短篇小说集,却颇受文学界和评论家的关注和好评。佩蕾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是政治活动家,又是一位在艺术上不懈探索的作家。

[2]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美国女作家。作品有《高尚的嗜好》、《纯真年代》、《战地英雄》等。伊迪丝出生于纽约上流社会,作为社交名媛,后在欧洲定居下来,在豪华的巴黎公寓及法国南部花园别墅里,经常以文人的身份热情慷慨地招待初出茅庐的年轻作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