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童话的结构

书籍名:《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作者:苏珊.M.蒂贝尔吉安



童话包含故事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我们在第四课讨论过这三个部分:

——开头,人物遇到某件事情,产生了一种需求或欲望。

——中间,人物在寻求满足自己的需要时,遇到了对手;困难随之而来。

——结尾,人物有所触动,问题得到解决(或者转变)。

下面《三片羽毛》的例子选自《格林童话》,我给我的外孙们讲过这个故事。记住,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版本,这要取决于讲故事者以及听众是谁。

《三片羽毛》[1]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二聪明伶俐,小儿子却头脑简单,不爱说话,人们管他叫“小傻瓜”。国王年纪大了,身体虚弱,想到身后之事,觉得难以确定究竟由哪个儿子来继承王位。于是他把三个儿子找来对他们说:“你们到外面的世界去,谁带回来的地毯最漂亮,谁就能继承王位。”为了防止彼此争吵,他将儿子们领到外面,对着三片羽毛吹了一口气,说:“你们分头跟着羽毛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吧。”

三片羽毛一片朝东,一片朝西,第三片直着朝上飞了一阵就落在地上了。两个哥哥一个朝东一个朝西去寻找最美丽的地毯去了,剩下“小傻瓜”弟弟留在原地,难过地叹气。突然,他发现羽毛边有扇活板门。他掀开盖板,看到有几级楼梯,就沿着梯级走向了深处。不久又见到一道门,他伸手敲了敲,门开了,只见一只巨大的蟾蜍蹲在那儿,四周挤满了小蟾蜍。大蟾蜍问小王子要什么,小王子说:“我想要世界上最漂亮、质地最好的地毯。”大蟾蜍于是搬来一口大箱子,打开盖,从里面拿出一块世界上没人能织得出的最漂亮的地毯,递给了小王子。就这样,谢过大蟾蜍之后,“小傻瓜”带上地毯,顺着台阶出来,回到了国王面前。

再说两个哥哥,他们认为弟弟傻,相信他找不到什么好地毯,就都只从牧羊人妻子那里买了些织得很粗糙的羊毛围巾带了回来。当“小傻瓜”将他那块美丽无比的地毯交给父亲时,国王一看,惊讶地说:“王位该归小王子。”可是另外两兄弟吵吵嚷嚷不甘心,非要再比试比试不可。于是这一次,国王说:“谁能带回来世界上最漂亮的戒指,谁就继承王位。”又将三个儿子带到外面,朝空气中吹了三片羽毛,让他们跟着羽毛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大王子和二王子这次又是一左一右迅速跑开,而“小傻瓜”的羽毛又是落到原地。小王子像上次一样赶快回到了大蟾蜍那里,告诉它这次他需要世界上最漂亮的戒指。大蟾蜍吩咐搬来大箱子,从里面取出一个闪闪发光的金戒指,其工艺之精湛,是世界上任何工匠都做不出来的。

两个哥哥带回来的简直就是两个车轮。当小王子将金戒指拿给国王时,国王还是说:“王位属于小王子。”可他的两个哥哥仍不甘心,他们不断给父亲施加压力,非让他答应再比试一次。这一次,他们要比试谁带回家的姑娘最漂亮,谁就继承王位。国王还是朝天上吹了三片羽毛,它们所指的方向还和以前一样。“小傻瓜”立刻下去找大蟾蜍,说:“我要把世界上最美丽的姑娘带回家!”“哦?最漂亮的姑娘!”大蟾蜍说,“她这会儿不在家。不过你还是可以带她回家的。”说着就将一个套着六只小老鼠的空心萝卜交给他。“小傻瓜”小王子无可奈何地说:“我拿这些有什么用呢?”大蟾蜍说:“抓只小蟾蜍放进去就行了。”他随手抓了一只放了进去,那小蟾蜍还没坐下,就立刻变成了一位世界上最美丽端庄的姑娘,萝卜变成了真正的马车,六只小老鼠变成了六匹骏马。小王子谢过了大蟾蜍,吻了吻姑娘,立刻赶着马车回来见父亲。

他的两个哥哥随后也回来了,但他们找的并不是最美丽的姑娘,而是带回了两位农家姑娘。国王一看到“小傻瓜”带回的美丽姑娘就说:“我死后王位由小王子继承。”两个哥哥又吵又闹,说:“我们不同意‘小傻瓜’当国王!”直吵得国王耳朵都要聋了。他们要求在大厅中央挂一个圆环,谁的妻子能跳着钻过去,谁就能继承王位。他们暗想:“农家姑娘结实强壮,跳过去不会有问题,而那漂亮姑娘准会摔死。”国王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两个农家姑娘先跳过去了,但是笨拙得摔折了粗手大脚;轮到小王子的漂亮姑娘,只见她轻轻一跃就跳过去了,轻盈得像只小鹿。

这一下谁都无话可说了。小王子继承了王位,成了一位英明的国王。

例子中的三段结构非常鲜明。第一部分开始写道,国王日渐衰老,需要选择一个儿子来继承王位。第二部分写小王子如何赢得了三项测验:找到了最美丽的地毯、戒指和最漂亮的姑娘。然后第四个测验是要求带回来的姑娘跳过圆环。第三部分只有一个句子,故事的结局就是小王子继承了王位并英明统治了许多年。

童话故事的另一个鲜明特色就是都有一些典型人物。在这个例子中,首先是国王和他的三个儿子,而且国王到了必须选择自己继承人的时候。故事中有三项测验:去寻找最美丽的地毯、戒指和姑娘。童话故事经常会用到“三”这个经典数字。但是这个故事中还有第四项测验——跳过圆环。玛丽-路易丝·冯·弗兰茨[2]在《童话释义》中写道,第四项测验也属于童话的一种典型规律。这个故事中有三个类似的测验以及一个最终的行动。前三项测验是为了引出第四项测验,层层铺垫引出最后的结果。当然,这一路上少不了帮手:大蟾蜍和它的小蟾蜍们。故事中有魔法,有活板门,有大箱子,有最漂亮的地毯和最精致的戒指。萝卜变成了马车,六只老鼠变成了六匹骏马,小蟾蜍化身成为最美丽的姑娘。最后,是一个大团圆结局。“小傻瓜”继承了王位并英明统治了多年。

你可以让自己沉浸在这个故事中一会儿,就像沉浸在自己的梦中那样,不要试着解读它,只是感受这个故事,想象它出现在舞台上,然后进入它。荣格把这称为“主动想象”。“你必须深入参与自己的内心反应,就像你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奇幻人物,就像你眼前正在演一出戏。”(《神秘合体》,第706段)

坐在椅子上好好想象一下这个童话故事。你是那个正在寻找继承人的老国王吗?如果要测验自己的子女,你是父亲还是母亲?或者你是孩子中的哪一个?是那个坚持要获得继承权的长子,还是那个找到地板上的活板门并走入地下世界的小王子?又或者你是那只大蟾蜍,或者是小蟾蜍,作为帮助者,永远都会提供帮助么?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再体验一下这个故事。

现在,将你的感受写成一篇短日记。可以这样写,“读完《三片羽毛》,我想象自己就是‘小傻瓜’。我看见了活板门,打开了它。”走入地下的黑暗中感觉如何?至关重要的是,写下童话是在哪个部分引发你的想象和感受的。这个故事人们已经听了几百年,由于故事本身有一种能量,当你开始读它,你的感受就会被激发。你的感受会变得更加丰富,你的写作也会变得丰富。如果不将这种感受及时记下来,你可能会忘记它们。

练习  根据《三片羽毛》在日记里写一篇读后感。限时五分钟。

*  *  *

注释

[1]部分译文参考了中国儿童文学网:http://61w.cn/news/wtonghua/0742518345DFBFCFJH7FBD3H5HH5DE.htm。

[2]玛丽-路易丝·冯·弗兰茨(Marie-Louise  von  Franz,1915—1998),瑞士荣格研究学者,心理学家。著有《荣格:他的神话与我们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