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情感.意志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认知.情感.意志

第三节 注意原理在教育中的作用

书籍名:《认知.情感.意志》    作者:詹姆斯.马克.鲍德温



1.注意训练

我们前面的讨论已经能够表明注意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使注意成为完全自主的注意。思维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控制或者说注意的集中,借助这种自主控制,才能防止因为一些偶然的、意料之外的影响分神。注意训练越早开始越好,我们应该教儿童持续观察能引起他兴趣的东西,并鼓励他就物体及其关系提问。在儿童初期,我们应该让儿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直到统觉综合律成熟,也就是说,直达他已经能够多少学会如何把事物和事件联系起来并明白它们的关系,否则,强加的意志可能会干扰情绪的发展,而情绪在此时是一个起控制作用的因素。但是只要可行,教师就应该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一开始是针对他们喜欢的事物,然后过渡到那些他们无感的事物。在一般的环境中,教师应该非常小心,要防止任何东西,如开着的窗户、宠物、玩具使孩子们分神,因为这些事物实际上会让孩子倾向于一心多用。还要小心不要引起注意疲劳,训练时间宜短不宜长,因为孩子会觉得累,如此一来,学习就成了痛苦,学习内容变得可憎。应该经常让孩子休息,对于12~14岁以下的儿童,背诵也不应超过15~20分钟。永远不能让儿童的兴趣减弱。

2.注意习惯

通过这种方式,普通的注意习惯就在生命早期形成了,它们和其他习惯具有同样的力量。注意因此就变成了应用,而应用是自主和怡人的,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长时间关注思维内容。

针对早期教育的单一性,我们也许需要给出一个警告。同样的基本思维倾向不要占据学生太多的早期注意,因为这样的倾向会贯穿他的一生,约翰·斯特尔特·米尔就是这么一个例子。注意如果涉及了我们天性中的情绪方面,将会是非常危险的。宗教老师不仅利用这一点来向学生灌输道德和宗教,而且去激发学生心中的早期偏见和仇恨,这些偏见和仇恨一旦养成,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保姆通常能让孩子形成一生都无法消除的恐惧联想,通常,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顽固观念的起源。顽固观念侵略我们,并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很多人成了嗜好成癖者和偏执狂。

3.统觉所需的注意

后面我们将指出,心理的统觉功能只能在注意中并通过注意来起作用。在辨别结果、选择结果并确立结果的关系时,集中起来的注意称为统觉,而产生这些结果的主动过程则是注意,注意和统觉似乎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主观方面和表象性方面。

*  *  *

[1]见《心理学手册》第1册第5章。

[2]案例描述见考尔斯于1888年2月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的文章。



第二部分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