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情感.意志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认知.情感.意志

第四节 消耗注意感

书籍名:《认知.情感.意志》    作者:詹姆斯.马克.鲍德温



描述。检查无意识注意力行为包含以下要素。

1.参与感:心理潜能

肌肉运动已经出现了这种潜力的感觉。肌肉的新鲜感和活力遍布整个有机系统;因此,关注或从事智力工作是一个清晰而明显的意识状态。而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截然不同的。整个上午我都把自己关在写字台前,注意力就失去了集中的弹性和准备。但是我开始感到肌肉系统能量过剩,迫切需要驱除。当我放弃我的智力任务,放纵我对运动的渴望时,我有一种特殊的感觉,那就是在轻松愉快的肌肉活动中,摆脱思想的重担及束缚。然而,我们可能会认为,智力和肌肉潜能之间的意识差异是很明显的。智力准备可能包括保持神经和肌肉的新鲜状态。

2.注意力疲劳感

智力和肌肉疲劳的情况大致相同。除了特殊肌肉疲劳,是否还有神经疲劳,这个问题已经被广泛报道。把这个问题分成两个部分,并且假设除了神经疲劳之外还有纯粹的智力疲劳。注意力疲劳的感觉可能是暂时的,首先,它至少包括神经系统的疲劳,无论是在整体感觉上,还是在特定的元素中,神经系统都会在活动中产生疲劳,其次,它还包括肌肉张力降低的因素。

3.无意注意感

在关注实际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力达到消耗的中心点。如果准备先于注意力,如果疲劳随之而来,那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感觉呢?除了现在描述的各种各样的感觉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活动的感觉呢?

感官和知识的关注。另外,无意识的注意力既可以是感觉的,终止于身体的一部分或物体上,也可以是知识性的,即终止于图像上。导致开始的声音的例子是前者的典型情况:在被动想象中,或者当所有控制被撤回时,都论证了后者。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开处理。除了任何自愿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它们以外,“思想”这个词还可以被用来指明感知中的想法。

因此,注意力的问题就简化了,现在我们面对三个简单的问题:第一,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大脑紧张不安,或者我们是否意识到这样的结果?其次,我们是否意识到注意力或思想的活动,或者仅仅意识到这种活动的效果,即思考的思想,或仅仅是思想的活动?第三,这两种意识形态是一回事吗?



第五节 反射注意活动感论


反射注意的联想论或效果论。该理论把反射注意当作一个由内向肌肉感觉以及这类感觉的记忆构成的一个联想体,所以,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感觉性注意感与知性注意感是同一类情感,但这两种情况中所涉及的感觉来自不同种类的肌肉和肌肉记忆。感觉性注意的感觉来自运动的四肢,这些感觉的痕迹残留在记忆中。知性注意中的感觉只是来自眼睛和眉头肌肉、头皮以及呼吸肌肉等,其中的记忆是关于以前的注意动作的记忆。

这个观点无须详细论证,因为我们已经观察到,完全没有注意时,肌肉消耗感也不存在。如果有朋友在我背后抓住我的手并轻轻提起我的胳膊,我不会感觉到肌肉消耗,这时候,肌肉消耗感是完全缺失的。做了很多次这个动作后,我开始觉得疲惫,不过很明显,这是肌肉疲惫,是传出过程导致的结果。在大脑和纯粹反射中,单独一个神经放电有时会突然引起肌肉颤搐。在这种情况中,我们也只能在事过之后才意识到,所以,我们就此可以舍弃第三个问题。

第二,该理论回答了上述第二个问题,即我们是意识到了思维活动呢,还是思维产物呢?是意识到了思想关系的建立还是意识到了被思考的思想关系呢?答案是,我们只意识到了后者,只意识到被思考过的思想。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在思考,我们要不就是感觉到我们刚刚在思考某件事情,要不就是感觉到我们即将思考某件事情。被思考之事在未出现和出现之间并没有什么过程,压根儿没有什么缝隙。如果一个响亮的声音唤起了我的注意,那么这个声音在未出现和出现之间,并没有什么间隔可以容纳有意识思考,也就是没有思考感,整个过程就是一系列情感相继被一个新的情感暂时打乱。我识别出这个声音时产生了顿悟感,这只是因为这个序列恰好终止于一个我所熟悉的情感。此外,就算承认思维过程中存在一项综合活动,这项活动也是凭借其建构产物的出现而被我们认识到的,而不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了该产物产生的过程。

结合任何给定思维阶段中的实际意识要素,这一点似乎将更容易理解。意志不在场的时候,我们不能说我们感觉到一项综合活动,因为我们感觉到的全部内容不过就是要素的聚合和离散。“这是活动的结果”只是一个假设,一个必然的前提,而非一个被感觉到的事实。

所以,关于这个理论,我们只需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即我们是意识到了穿行于大脑中的神经流呢,还是只意识到了这种神经流的结果,也就是实际的肌肉运动呢?与前面一样,这个问题在此只局限于反应性意识或反射注意。

对于上述问题,效果论会很快作答。效果论的拥护者要求其对手举出例子,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这类消耗感不能从传出感觉的角度来解释。随后,我们会在一个新的关系中,简单地指出当前的讨论状态。[3]



第六节 关于反射注意的结论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只要反射注意中有自我意识,这个意识中的自我就是一个客观的、被感觉的自我,而不是一个主观的、去感觉的、主动的自我。无论后面我们发现这种主动的、执行性的自我具有什么基础,在这里我们绝无法发现这样的基础。

这个结论可以得到所有催眠现象的大力支持。在这种状态中,主体完全是反应性的,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选择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而神经过程的机械本质则通过他仍然具有的关系性意识而起作用。假设他并没有得到外部暗示,而是根据简单的感官刺激或进入内部意识的记忆来行动,那么我们就会对此有更清楚地理解。无论被催眠者具有什么活动感,这项活动都是他的神经系统的活动,哪怕这项活动反映了其他人的心理活动。

*  *  *

[1]见笔者所著的《心理学手册》第2册第11章。

[2]这些意识种类与注意的关系如下:

[3]见本书第26章第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