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情感.意志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认知.情感.意志

第26章 自主运动[1]

书籍名:《认知.情感.意志》    作者:詹姆斯.马克.鲍德温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探讨了自主行动的动因。不过,这些动因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换句话说,什么是自主行动呢?如果我们像前面一样只讨论肌肉运动,那么我们将会发现两大类情感,这两类情感依附于所有我们愿意称为个人表现的运动,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作努力感和同意感,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自己同意的或努力做出的身体运动称作是我们自己的运动。下面,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来思考这两种情感。



努力感和同意感


通过探讨一个具体的自主动作,比如说前举胳膊到一定高度,我们将能很清楚地看到作为一种经验类型的肌肉努力究竟是指什么。如果忽略我们已经发现的存在于反应性运动或无意识运动中的要素,我们将能看到两大类努力:努力去做和努力不去做。在肯定性努力的情形中,我们奋力谋求运动的发生,我们可以称之为意志的肯定。在否定性努力的情形中,我们奋力终止一项运动,或者控制或压制它,我们可以称之为意志的否定。如果我被人责怪说没有动一动麻木的胳膊,而我说“是的,可我确实努力去动了”,这是肯定。一个儿童因为做了某个动作而被责怪,他喊叫说“是,可我真的努力不让自己动了”,这是否定。

意志的肯定还包括一些新因素,既有心理上的,又有生理上的。

1.肯定性意志的心理要素

(1)首先得有意识地选择一条要走的路线。比如说,我同意我自己把右手举起、同意举这么高、同意举前面等。在此,欲望的目的得到了清楚地强调,不再具有任何外来的不确定性。在选择活动的范围内,我会感觉选项很丰富,会感觉我对它们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思考,会感觉所有器官的准备状态都令人满意。

我们通过选择和排除来做准备,然后采用特定的选项,这种准备感和采用感是意识中的新要素,简单的反应性运动中并不存在类似的东西。对于反应性运动,在反应完成之前,我根本无法知道刺激的本质或运动的本质。但在这里,我知道我将要做出的运动是什么,并且知道我怎么执行它。简而言之,我很清楚地意识到了目的,而前面我们已经发现目的存在于刺激意志的欲望中。在这里,我感觉到自己把这个目的当作我自己当前的欲望而予以采用、接受和批准。

在我们自主地使用肌肉之前,我们会有一种与身体器官的分离感,会感觉到选择徒劳感,读者在尝试第一次动耳朵时就是如此。这时候,我们感觉像在寻找一个正确的按钮,一个可以放置杠杆的支点。我们清楚地搜索意识,而这个意识就定位在大脑一侧。

(2)其次,我们会感觉到这个目的在意识中对我越来越重要。目的持续存在于意识中,逐渐生长,最后超越了意志提出的其他所有要求。就好像脸颊在风的作用下开始从内向外膨胀,越来越大,最后到了我能承受的极限。但无论如何还是我在承受,并且我感觉是我自己在承受,没有人在帮我,也没有人阻止我。

这种扩张感、观念吸收感,也存在于反应性意识中。有时候,一个观念从感性背景中不请自来,昂首阔步地来到意识的灯光之下,其阴影遮住了前排的观众,并使我背叛了我的意志。不过,在这种情形中,目的感向前而顺其自然感(通过预期)向后流出了一个情感色彩,不自主的意识扩张则不存在这个色彩。

(3)肯定感:算了!我忍不住了!行动的时间已到,我要行动。这个肯定感绝对专属于自主生活,它是自我能动性的核心。反应性意识的爆发伴随着一种无助感,就好像控制不住自己胯下的马,但在这里,意识的爆发则被感觉为是对受控之马的驾驭,这就是严格意义上的意志意识。

(4)对肌肉的控制感。也就是感觉可以重新考虑,可以抑制这个意志肯定,这种感觉也能延伸到心理流。

(5)与肌肉系统的矛盾感。面对“你没有做”的指控时,我们会坚称“我试了”,而这个理由也足够充分,詹姆斯称这个意识要素为“白瞎”努力。在这里,严格意义上的努力似乎是添加于意志感之上的东西。虽然内部力量呼之欲出,可无奈肌肉僵如枯木。伴随着这种矛盾感的还有困难感、阻抗感、意志感和更强烈的意志感,以及我们已经说过的消耗感。

(6)目的所属的关系复合体会得到增强和扩张。我们通过行动而更加理解行动,某个具体反应可与其他反应相比较而表明行动者的能力、精确性、强度,由此构成了一个衡量相似欲望能否在未来实现的重要尺度。

(7)运动时,我们会有独特的运动感觉,包括触觉、温觉和肌肉感觉。在一般条件下,如果没有真实的运动,这些感觉也将无法被感觉到。

2.肯定性意志的生理要素

从生理角度来看,我们发现当自主反应得以稳固确立时,会有某些重大的现象发生。

(1)相应肌肉器官的复杂性会极大程度地变复杂。相比反射运动和冲动性运动的简单性和单一性,这是自主反应的最大特点。前者会激发一些重复出现的具体反应,这些反应所对应的肌肉要素以更加固定也更简单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相反,自主运动则会把这些反应的要素以无数种方式打乱、重排、重新结合。

(2)被意志征用的特殊肌肉会直接具有更多能量,肌肉在被自主征用的条件下可以完成更多工作。

(3)相比冲动性运动,自主运动中的反应更迅速、更确切、更精准,这种优势与目的的明晰度成正比。通过努力,可使用的肌肉越来越多,但是,通过不断重复努力,必需的肌肉越来越少。从这些方面来看,重复可以提升一个自主反应,因为它可以把目的的执行化作一个复杂的反射,这时候,意志只需要打开神经能量外流的阀门就行了。

(4)在教育的作用下,运动器官在整体上会保持一个持久的平衡,不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婴儿必须学习保持抬头,而成人则总是积极地保持这一姿势。我们看到,成人在倦意不断加重的时候,他的头会低下,他会“点头”。所以,我们的身体一直处于肌肉紧张状态,这个状态被比拉德称为“静态收缩”。稍微注意一下我们自己的四肢,我们就能发现这些紧张状态,并能在不需要的时候释放它们。如果一个人无法有意识地放松肌肉,也就是说,如果他只能像木头一样坐或躺着,那么他永远也学不会如何正确休息,而肌肉的绝对休息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放松。[2]

3.否定性意志的心理因素

一种否定性意志行为还涉及其他一些额外的意识要素。

(1)我们会感觉到当前正在执行或即将执行的反应与我想要并且争取的目的之间有强烈的冲突,这种感觉比单纯的身意分离感更为积极。因为在这种情形中,我积极地反对了,我并不是催促一匹驽马,而是遏制一匹烈马。“虽然我动了,但是我曾经努力不去动”,这便是严格的否定性努力。

(2)如果被否定的是一个自主反应,那么我们就会感觉“自我被取消”,维持功能所必需的神经能量被抑制,这就是否定性意志。如果功能仍然继续,那么被否定的就是一个不自主反应,而我通过“否定性努力”而反对它。

(3)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感觉到无助,感觉自己在寻找方法以求间接地规避和阻止神经能量释放,比如,我们会请别人帮助我们固定住受伤的胳膊,以此来阻止其反应。

(4)最后,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停止会产生一些感觉。

4.否定性意志的生理因素

否定性意志的生理机制是:

(1)肌肉的运动与那些实现被否定反应的肌肉运动相反,绝不向敌人鞠躬献媚的受害者会“身体后挺”;当我们决定不笑的时候,我们会做出一张苦脸。

(2)另外,实验还表明,如果一个肌肉的反应被否定了,那么该肌肉会直接放松。

5.同意感

许多人都认为同意感没有自主重要性,不过,鉴于同意感总是涉及一个观念或目的,并指出了我们对这个目的的积极态度(这个态度并不是简单的理解或信任),上述观点并不成立。我不同意尼亚加拉河瀑布的汹涌澎湃,但我确实同意我孩子去参观,后一种同意明显与我的意志相关。

6.肌肉运动小结

通过探究努力所包含的要素,我们明确意识到了自我和肌肉阻抗之间的对立,在这一点上,意识是明确无误的。反应性意识中虽然也有自我感,但是这个自我是包含于一般肌肉适应倾向中的自我,而自主意识中的自我则是一个可以提前查看运动、可以进行选择和批准、可以抑制自身和进行谴责的自我。无论自我是什么,无论这个对立意识的含义是什么,它都是存在的,并且必须因此获得充分的承认。

7.肌肉运动和注意

我们在前面提到了自主运动的几个特征,其中第一个就是准备感,也就是说,关联、选择和采用一个目的去实现。现在我们看到,这种从多个表象中选出一个表象的选择活动只能发生于注意中,它本身要么是不自主的,要么就是一个意志性肯定。如果是不自主的,那么它就是一个反应性意识问题,这时候所产生的运动也是不自主的。如果一个人只是随机地运动,没有时间思考或没有信息可供思考,比如说他通过投掷一个心理硬币来决定自己的选择,那么他的行为就根本不是自主的。

所以,在所有自主运动中,都会提前有一个对运动的意志性肯定,而不是去运动的意志,也就是说,先同意去关注一个特定的运动概念。一般来说,意志在意识中有两种截然分明的形式。我可以如我所愿地去关注一个运动观念,果断地把它放在意识中,但不做决策去执行这个运动。就算我确实做了这样的一个决策,我也是通过把注意集中到这个观念上并因此排除其他观念而做到的。如果我无法做出这样的决策,那么原因似乎就是我的注意力有缺陷,其他观念与这个运动观念共同占有注意,所以,使一个表象蔓延整个意识并渗入意志的是准备程度也就是自主注意。搞清楚自主注意是如何起作用的,也就明白了意志是什么,自主运动只是自主注意的特例。

8.自主运动的发展

自主注意的发展有三个阶段:①自主注意瞄准一个表象,而这个表象又反过来刺激一个先天性的肌肉反应,这个阶段体现在儿童的暗示性和模仿性反应中。②自主注意瞄准一个运动表象,这个表象激发了运动。当我们尽力掌握新的肌肉动作组合并使其变为我们的目的时,我们就处于这个阶段。③自主注意瞄准一个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借助一个肌肉反应。这样一来,我们就回到了第一个阶段。通过学习过程②,我们获得了新的适应反应,通过重复,这些新反应变成了先天性反应。(第一个阶段①一样的无意识手段。现以书写为例说明。我们的身体天生就能做出书写动作①,我们通过努力而改进这些动作②,然后我们把这些改进交给身体③)。

9.神经论

任何认为意志具有一个统一神经基础的理论,都承认一个中枢过程之后会跟着一个传出过程。这个传出过程会激发一个肌肉反应,而该反应反过来又通过一个传入过程进入意识。现在,我们要进一步问努力感在这个序列中的确切位置,我们是什么时候感觉到努力的呢?是肌肉刺激的能量准备离开大脑时,还是传入过程向大脑报告实际发生的运动时?这个问题还可以精确地表述为:努力感是完全运动性的外向感觉呢,还是说它们也包括有神经感觉或者说内向感觉呢?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神经系统的一般构造,通过类比这个构造,我们可以去寻找一个来自外向过程或者说反应过程和内向过程或者说接收过程的意识要素,不过,我们不在此给出相应的正反证据。[3]

*  *  *

[1]见《心理学手册》第2册第15章。

[2]美国公众已经掌握了一些解除“静态紧张”的方法。以我自己为例,我会想象自己躺在一张漂流于平静海面的船上,不受任何打扰,或者会模仿睡眠时的状态,慢慢呼吸、长吸气、快吐气等。每当无事可做时,我就会如此休息五分钟。

[3]关于这一点,详见《心理学手册》第2册。